田节印 胡明灿 王许平 马 辉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056002)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36例
田节印 胡明灿 王许平 马 辉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056002)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是耳鼻喉科急症之一。由于SD病因病理不明,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72例患者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6~68岁,平均46岁;病程3h~3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2005年济南会议)制订的SD诊断标准[1]诊断为突发性耳聋。有高压氧治疗禁忌证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除外。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患者取仰卧位,头向患耳的对侧转45°。取0.2%罗哌卡因注射液7~8ml,注射部位为患侧的C5或C6颈椎横突基底部,向星状神经节所在处进针,回吸无血后缓慢注药,以同侧出现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鼻塞、睑结膜充血、面微红、出汗等为SGB成功的标志,平躺观察15min。每天1次,5d为1个疗程,隔2d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丹参注射液250ml,曲克芦丁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μg及维生素B12500μg,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强的松口服,第1~2天60mg/d,第3~4天40mg/d,第5~6天20mg/d,第7~8天10mg/d,第9~10天5mg/d,晨起顿服。高压氧治疗:采用YC2004-22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山东潍坊),患者入舱前已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入舱后用压缩空气加压30min至舱内压0.2Mpa,面罩持续吸氧60min,中间休息5min,然后用20min减压出舱,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一般2~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3d。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所有方法综合治疗。
患者治疗前后由同一位听力师在同一隔音检查室,用同一纯音听力计检查。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1]判定。痊愈:频率0.25~4KHz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
结果:对照组36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8%;治疗组36例,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突发性耳聋可因病毒感染、内耳听动脉痉挛、栓塞使供应内耳的营养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耳聋、耳鸣或眩晕[2]。尽管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变化可为临床治疗作理论基础。从解剖方面看,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迷路动脉,迷路动脉从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小脑下后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或直接从基底动脉分出,是供应内耳血液的唯一动脉。迷路动脉受植物神经系统(颈神经节和胸神经节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从病理生理看,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致血管痉挛,组织缺氧、水肿、血管内膜肿胀,进一步导致局部血流减慢、瘀滞;若血液黏滞度增高,则在此发生血小板沉积、黏附、聚集甚至血栓形成,内耳终因缺血、缺氧而遭到损伤;若病毒感染,不但可影响局部微循环而损伤内耳,还使内耳的血管内膜发生水肿,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促进红细胞黏集。
临床常规多采用扩血管、抗凝、降纤、溶栓、营养神经、补充能量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辅以高压氧治疗。现经过多学科合作,我们在此基础上行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高压氧治疗突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SGB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制在于:增加脑血流量[3],扩张椎动脉等血管直径;调节下丘脑植物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末梢血管扩张;并可同时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神经肽类物质的释放而阻断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因此,SGB通过扩张血管管径,增加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起到治疗耳聋的作用。
综上所述,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325.
[2]罗克强,胡岢,张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2):66-68.
[3]Maeda M,Hayashida Y,Nakai M,et al.Cerebral vasoconstrictive response produced by chemical stimulation of the caud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y depressor area is mediated via the 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y pressor area and the cervical sympathetic nerves[J].J Auton Nerv Syst,1994,49(Suppl):25-29.
2012-11-30)
·刺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