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平 王安宁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人民医院内科,甘肃 庆阳 745200)
利胆汤治疗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韩新平 王安宁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人民医院内科,甘肃 庆阳 745200)
目的 探讨、分析利胆汤治疗胆道运动障碍综合征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意义、指导治疗。方法 对189例经B超、ERCP检查并确诊为胆道运动障碍的患者,给予利胆汤,水煎服2个疗程;临床随访观察2年。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利胆汤疏肝利胆、缓解疼痛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临床可以单独应用于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胆道功能障碍;利胆汤
胆囊和胆道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是消化科肝胆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欠发达地区,由于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局限性,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院内外科从2010年10月开始至2012年12月,对189例胆囊和胆道运动障碍性疾病,自拟“利胆汤”进行观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设利胆汤观察治疗组和常规药物对照组,治疗组选取临床症状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并结合辅助检查确诊的189(男62例,女127例)例胆道功能障碍患者,年龄阶段为34~82岁,作为治疗组(研究组);对照组101例,同等条件下随机组成。
1.2 方法
1.2.1 利胆汤组:选取择右季肋部或上腹部疼痛,经常向右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等症状间断性发作,发作时间及周期不等,有时有轻度黄疸;经B超脂餐试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并排除胆囊胆管结石、慢性胆囊炎、胰腺炎、溃疡病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给予利胆汤(方药组成:柴胡9.0、郁金9.0、虎杖20.0、醋炙陈皮9.0、酒炙大黄4.0、三棱8.0、金钱草30.0)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20d为1个疗程;统一服2个疗程。
1.2.2 对照组:根据病情分别给予抗胆碱能药山莨菪碱10mg,每日三次,或硝酸甘油片5mg,每日3次,10~14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疼痛及自觉症状减轻或缓解,ERCP检查:十二指肠乳头开放关闭运动较用药前增强。显效:疼痛及自觉症状消失,ERCP检查:十二指肠乳头开放关闭运动较用药前明显增强。
根据观察项目,观察组189名患者,有效38例,占20%;显效143例,占75.7.4%;总有效率95.8%。无效9例,占4.8%。对照组101例,有效63例,占62.4%,显效33,占32.7%,无效5例,占5.0%。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包括胆囊运动障碍(胆囊运动功能增强、胆囊运动减弱以及胆道共济失调)、胆囊管运动障碍和Oddis括约肌功能不全,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有两种学说: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胆囊或胆总管张力增强或减弱。②消化道激素如胆囊收缩素分泌障碍所致。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范围比较广泛,确诊较为困难,临床容易误诊为慢性胆囊炎、胆汁郁积症等,多以大量抗生素消炎利胆以及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而为之给个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
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多见于女性。胆囊管运动功能障碍少见。Oddis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以继发性为多见;如:胆管结石直接损伤Oddis括约肌、胆固醇沉积使其发炎、手术或内镜取石损伤Oddis括约肌、十二指肠乳头纤维化、腺体和平滑肌增生、平滑肌肥厚均可导致十二指肠乳头狭窄[1]。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多样,但多以消化不良、腹胀、右上腹及周围疼痛、黄疸、恶心、呕吐为主;中医描述,此症属于“黄疸”、“胁痛”和“积聚”等症。黄疸多与湿有关,湿困脾胃,郁热于肝胆,而发黄;治以祛湿利尿则。胁痛以肝区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胁痛的辩证以气血受阻为主,以疏肝理气、祛瘀通络为主。积聚以腹内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出;胆汁淤积、胆囊肿大属于此证,治以行气消积、活血化瘀。
抗胆碱能药能阻断括约肌收缩,适用于紧张型胆道运动障碍,由于该药在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仅适用于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2]。硝酸甘油可降低括约肌基础压和收缩幅度,但不减少频率。利胆汤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消积止痛、利胆退黄,酒炙大黄泻下作用弱、活血作用强组方合理,经临床大样本临床试验,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且没有常用西药治疗的弊端,又可避免手术或介入治疗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1] 萧树东,许国铭.中华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771.
[2] 沈志详.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R289
B
1671-8194(2013)25-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