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文 宋志刚
(山西天脊医院,047507)
寻常性痤疮中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影响美容。我科于2007年1月~2010年6月采用中药面膜超声波导入配合西药口服、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20例均为本科门诊患者,病程2个月~3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16~31岁,平均21.26岁。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6~32岁,平均22.3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16~32岁。②均符合Pillsbury分类法[1]中的中度寻常性痤疮(皮损表现为散在至多发黑头粉刺及浅在性脓疱,炎症皮疹数目较多但限于面部),并辨证为肺经风热证:皮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滑数。③治疗前4周内应停服与本症治疗有关的中西药物,1周内停用与本病治疗类似的外用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
排除标准:①极轻和重度痤疮患者。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③最近系统使用抗生素和维A酸类患者。④面部患有湿疹、脂溢性皮炎等影响结果观察的皮肤病。⑤患有肝、肾、血液等内脏疾病患者。
对照组给予口服红霉素0.25g,每日3次;维生素B6片,每次20mg,每日3次;外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擦剂,每日3次。治疗组除给予上述治疗外,还配合中药面膜超声波导入。中药主要成分:苍术、黄柏、牛膝、玄参、牡丹皮、泽兰、青黛、金银花、大黄、知母、黄连、白芷、菊花、薄荷各50g,当归60g,生地黄、天花粉、茵陈、白术、苦参、野菊花、肉苁蓉各75g,薏苡仁100g,研成细粉。具体方法如下:洁面后用75%酒精消毒面部,蒸汽喷雾熏蒸10min,用痤疮粉刺挤压器清理堵塞的毛囊内皮脂腺、脓栓等。取中药约20g用蜂蜜和蒸馏水调匀涂于面部,用美容仪的超声波探头进行导入15min,然后清洗,喷洒收缩水。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早晚注意面部清洁,去除油污,维持皮脂腺导管的通畅;洗脸次数不宜过多,以免摧毁正常的皮脂膜;禁止用手挤压皮疹,以免炎症扩散;均衡饮食,维持大便通畅,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心理状态。两组均治疗1个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为皮损消退90%以上;显效为皮损消退60%以上;好转为皮损消退20%以上;无效为皮损消退不足20%。
治疗组治愈24例(占40.00%),显效20例(占33.33%),有效11例(占18.33%),无效5例(占8.33%),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7例(占11.67%),显效18例(占30.00%),有效20例(占33.33%),无效15例(占25.00%),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愈显率经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常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毛囊口角化及毛囊内微生物、遗传等有关,另外某些药物、外用药物及精神状态亦会加重痤疮的恶化[2]。中医学将本病归属“肺风粉刺”范畴,认为本病总因内热炽盛或风热毒邪,热毒蕴阻肌肤;或过食辛辣、油腻之品生湿生热,湿热蕴结,郁阻肌肤;或脾虚生痰,郁而化热,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痰瘀互结,凝滞肌肤,日久形成痤疮。故中医治疗本病应清热利湿解毒,祛风活血散瘀。自制痤疮面膜中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乃中医经典“四妙散”方,为清热利湿之基本方,又加苦参、茵陈加强清热利湿之功;金银花、天花粉、菊花、野菊花清热解毒;大黄可荡涤胃中积热,与知母清热泻下,使湿热毒邪从下而解;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青黛清热凉血解毒;当归、泽兰活血散瘀解毒;白芷、薄荷祛风散热解毒;白术健脾利湿解毒,使湿祛脾旺,痰湿无由生;然大堆清热之品性属寒凉,恐有凉伏热邪之嫌,故用肉苁蓉既可温阳散寒,用在苦寒药中防止苦寒伤阳、冰伏湿热之邪,又可润肠通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之效。长期使用使肺热得清,湿热得解,痰瘀得除,痤疮得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素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可相当于甲硝唑[3];薏苡仁有抑制皮脂腺分泌作用;本方中多种中药都有抗菌和抑菌作用。痤疮是病在内发于皮肤的常见病,也是易复发的难治病,在治疗方面,中西医各有所长,西药重在治表,中药内服可以调理机体,外涂能直接作用于局部起到抗菌、消炎作用。采用蒸汽喷雾熏蒸、超声波导入,使皮肤温度升高,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开放,促进皮脂腺引流,使药物直接透入毛囊、皮脂腺内,达到皮肤深层清洁作用,促进了毛孔的通畅,从而减少了痤疮的形成。
总之,对于寻常性痤疮采用中药内服和超声波导入,并配合西药口服兼外用治疗4周后,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西药口服和外用,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中药超声波导入可作为寻常性痤疮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与西药配合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36.
[2]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725.
[3]黄畋,孔俐君,孙令,等.48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6(5):3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