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实用价值

2013-01-24 14:06:24陈雅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5期
关键词:吡喃绿原金银花

陈雅文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金银花,是中药材和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称忍冬,是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词出自《本草纲目》,是由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外形呈棒状,上粗下细,长约2~3.5cm,外表为淡黄色,下部有细小的花萼,先端5裂。偶有开放者,花冠筒状,顶端开裂成唇形;上唇有4裂,下唇不裂。筒内有雄蕊5枚,附于筒壁;雌蕊1枚,稍长于雄蕊,子房无色,气香,味淡,微苦。在我国,金银花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银花)、山东 (东银花)、广西(山银花)、湖南、广东、湖北、安徽、四川、浙江、江苏、江西、贵州等地[1]。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其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为中医常用药,广泛应用于急性热病及外科感染性疾病。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研究发现,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类、三萜类和一些微量无机元素。

1.挥发油。挥发油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从金银花干花蕾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7种以上的成分,主要成分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香树烯、芳樟醇和香叶醇。而从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鸡爪花和大毛花干品挥发油中鉴定出60多种成分,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其他成分则多为醇、醛、酮、酸、酯类和烷烃等。不同产地的金银花鲜花挥发油成分多为低沸点的不饱和萜烯类,其中以芳香醇为主,含量占挥发油的45.5% 以上[2,3]。

2.黄酮类。1995年高玉敏等[4]从金银花中分离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樨草素-7-O-α-D葡萄糖苷、木樨草素-7-O-β-D-半乳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金丝桃苷等。黄丽英等[5]从金银花氯仿萃取物中又分得5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和 Cbrymbosin。景小琦等[6]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金银花修剪枝各部位的黄酮含量显示:在不同时期的金银花修剪枝各部位中所含黄酮含量不同,节部和叶片最高,花蕾中次之,茎干含量最低,因此可以断定金银花叶和茎应是较好的药用部位。

3.有机酸类。金银花中主要有机酸类是绿原酸类化合物,其中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和咖啡酸。黄丽瑛等[5]从金银花氯仿萃取物分离得到棕榈酸和肉豆蔻酸。

4.三萜类。金银花水溶性部分分离可以得到3个有保肝活性的三萜皂苷,分别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 -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3-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和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4]。

5.无机元素类。金银花主要含有的微量元素:Fe、Mn、Zn、Cu、Ti、Ca、Mo、Sr、Ba、Pb、Cr、V、Co、Li。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

金银花具有抗菌消炎、清热、保肝、抗氧化、止血、免疫调节、降血脂等作用。

1.抗菌消炎的作用。金银花能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研究实验表明,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叶煎剂比花煎剂作用强。金银花不仅有抗菌作用,还对一些病毒有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金银花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等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金银花的水煎剂对细胞外的柯萨奇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金银花注射液对绿脓杆菌的内毒素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同时金银花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在注射给药时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蛋清等引起的大鼠脚指肿胀。金银花还具有抗渗出、抗增生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实验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巨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从而证明金银花作为清热解毒剂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控制和治疗感染的。

2.保肝利胆作用。金银花所含有的绿原酸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金银花中的三萜皂苷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减轻肝脏病理损伤,降低肝细胞坏死总数及坏死改变出现率,增强肝细胞酶活性,加强肝细胞解毒代谢过程,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

3.其他作用。金银花花蕊提取液具有显著止血作用。金银花还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动脉粥样硬化,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金银花还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绿原酸还能轻微增强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4]。

4.毒副作用。经研究金银花水浸液对家兔、狗等无明显毒性反应,对呼吸、血压等也均无影响,但有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致敏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

金银花的实用价值

1.金银花在医药上的应用。金银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金银花的提取液可制成各种注射液、双黄连粉、金银花膏等多种形式的中药制剂。金银花还可与其他药物配合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高血脂、皮肤病、肺炎、伤寒、阑尾炎、急性结膜炎、肿瘤放化疗等40种病症[7]。

2.金银花在保健食品、饲料中的应用。金银花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制成色香味俱佳同时又保留有金银花独特保健功能的金银花茶、金银花饮料等,不仅能生津止渴,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用金银花为原料生产的保健产品有忍冬酒、银花茶、忍冬可乐、金银花汽水、银花糖果和银仙牙膏等。用金银花制成的金银露清凉爽口,是夏季清热解暑的好饮料。以金银花为主要原料的银仙牙膏防治口腔疾病也有较好效果。这些产品除供应国内,优质品还远销国外[8]。金银花中丰富的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微量元素是良好的饲料营养成分。金银花主要药效成分绿原酸等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兔、鸡等牲畜有防病治病的功效。金银花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前途。

[1]崔树德.中药大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28-329.

[2]林启寿.草药化学成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45-148.

[3]蔡永敏.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77-78.

[4]高玉敏.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5,26(11):568-569.

[5]景小琦,武雪芬,雷敬卫.金银花枝叶中粗黄酮、无机元素和蛋白质含量测定[J].河南中医,2001,21(4):66-67.

[6]黄丽瑛,吕植桢,李继彪,等.中药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6,27(11):645-647.

[7]郑占虎,黄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三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935-2936.

[8]罗中华.药用金银花的资源分部及其他[J].时珍国药研究,1995,6:119-120.

猜你喜欢
吡喃绿原金银花
小分子螺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化学工程师(2022年5期)2022-05-11 06:26:16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金银花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6:46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42
金银花又开
夏日良药金银花
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 05:50:15
3-叠氮基丙基-β-D-吡喃半乳糖苷的合成工艺改进
合成化学(2015年9期)2016-01-17 08:57:14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烟草科技(2015年8期)2015-12-20 08: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