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2013-01-24 08:42:19韩晓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9期
关键词:锐器消毒剂危害

韩晓霞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云顶镇卫生院,吉林 东辽 136600)

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韩晓霞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云顶镇卫生院,吉林 东辽 136600)

目的 减少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风险,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方法 找出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相关不良因素,严格制定管理制度并督导执行,采取必要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和防范培训,做好职业安全教育。结果 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发生职业暴露率降低,工作主动、乐观、积极向上。结论 领导针对职业相关危害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护士自身防范意识,增强护士的机体免疫力,有效地减少职业危害发生。

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基层医院各种病种较多,分科不细,是各种传染病聚集的场所,工作中护士普遍存在防范意识不强,病区环境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护士的编制较少等诸多不良因素,这对护士都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因素,2010年我院制定出严格的规范管理制度,提高护士工作中的思想防范意识,对发生职业意外暴露给予及时的处置,得到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288例患者,年龄6~87岁,男120例,女168例,护士人数7人,学历:大专4人,中专3人。年龄20~46岁。主要接触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肺结核、梅毒等。

2 职业常见的危害因素

2.1 环境的因素影响

基层医院条件相对简陋,无层流等消毒设施,室内空气用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时产生的臭氧是对眼睛、皮肤和肺最危险的刺激。患者终末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挥发性消毒剂甲醛、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化学污染可造成病室环境充满刺鼻的味道,护士长期生活在充满消毒剂挥发的环境,可引起护士呼吸道、黏膜、皮肤、神经系统的一些损害,甚至重度的可造成中毒或导致癌症,我科医护发生过皮炎、鼻炎、呼吸哮喘、神经性头痛、结膜炎占70%以上。

患者的分泌物、体液、血液、排泄物都是直接的传染源,医务人员医疗操作时不可避免的与患者直接近距离接触,极易被感染,人类遭受甲流、SARS病毒感染时,医护人员发生大范围传染就是职业危害的真实写照。

2.2 生物感染的因素影响

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护意识薄弱,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缺乏职业防护和受伤后处理的培训,工作中护理人员意外损伤时有发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人可因锐利伤血源性直接感染护士,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30%、0.4%~6.0%、0.25%~0.4%[1],护士在护理操作中不可避免接触注射器、针、刀。剪子等锐利物,一旦发生针刺伤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2]。

护士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近距离的护理操作时,如:流感、肺结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防护不当会造成危害,临床护士操作时遇到患者直接面对操作人员的脸部打喷嚏、呼气、唾沫飞沫也会造成感染概率明显提高。

2.3 心理因素的影响

护士工作紧张、忙碌、琐碎而繁重,处于职业感染的高危环境,她们往往整天夜班、白班频繁倒班,生活缺乏规律,打破了正常的作息时间,严重干扰了身体的生物钟,夜班值了一宿夜班已经身心疲惫,回家往往照顾孩子、爱人、老人较少,家里亲朋如不理解往往造成矛盾。工作中接触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染病人,造成害怕紧张、恐惧的心理。

现阶段医疗卫生护理都处在行业的风口浪尖,医患关系的沟通、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等都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护士面对各种晋级考试、护士职业考试、外语职称评审以及各种院考、科室考试使护士压力较大,情绪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超负荷工作情况下所致疲劳综合征以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下工作,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伤害。

3 防护方法

3.1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职业防护的安全意识,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能力,医院领导首先要加大对感染防护措施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组织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的法规,引进安装空气消毒机每天定时消毒,制定消毒隔离制度,改善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在执行日常护理活动中推行实施标准的预防技术,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培训和监管力度,以及学习护士于职业活动中一旦发生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树立护理人员深入持续的防护意识。

3.2 防止锐器伤

在工作中尽量避免针刺伤,特别是新护士80%以上的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预防职业暴露重点是在使用锐器前、中、后正确操作,工作中专心,不能一面交谈、说笑一面操作及边对用后对锐器的销毁。在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衣帽整齐,戴手套,安全操作,感染别人操作时有可能会溅到面部时,应戴面罩或防护镜。安全使用锐器,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锐器盒,容器应加盖,避免运送保存过程中二次损伤。打开安瓿时,需用无菌纱布包住,以免刺破手套或刺伤皮肤。

临床护士由于操作不熟练心理紧张,忙乱时受伤也较多,因此,平时要勤练基本功,按规程操作,防止锐器伤,在处理血液污染物品及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在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挤出损伤处血液,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用碘伏进行消毒。及时上报护士长及感染管理科,受伤护士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填写意外损伤事故报告单,被HIV污染的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测HIV抗体。对于乙型肝炎污染的根据各自不同情况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4h内注射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注意饮食和休息,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3 化学污染的防护

增加自身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操作前后的防护制度,在治疗室配制化疗药物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特殊感染的患者应穿隔离衣,戴防护面罩,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用物,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洗手制度,在配制酸性消毒剂时要戴防护眼镜,禁止用热水配制含氯消毒剂,以免引发灼伤,操作中如不慎飞溅到面部、眼中、皮肤时应用流动水反复冲洗抗菌眼药水滴眼,物面地面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均按规定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严格消毒,做好自身防范,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时,工作人员应操作后立即离开室内,减少在室内逗留时间。

3.4 心理疏导

关怀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培养护士与患者、同事、家属沟通的能力与技巧,组织学习新技术、新理论,适时请感染科专业人员讲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院领导针对制定防范措施并督导检查,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习惯,护士长要在操作中细心观察病区护士的思想情绪及身体状况,要做到管理人性化,体谅一线护士的辛苦,排班弹性化,保证护士充足的休息时间,加强锻炼,增强护士体质,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更深层次看待自己的护理工作,好的心情能够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4 结 论

医院是比较特殊的工作环境,护士容易受到传染病、疲劳、心理压力等职业危害,减少护士的职业危害已经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医院不断健全完善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培训指导课程,提高护士自我防护能力,护士长人性化合理排班,并为护士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鼓励护士多参加竞赛、表演等,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荣誉,使护士减轻压力,爱岗敬业,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1] 张培.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91.

[2] 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35-536.

R47

C

1671-8194(2013)29-0284-02

猜你喜欢
锐器消毒剂危害
防倾倒双层伸缩锐器盒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12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40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药+酒 危害大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6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大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9 12:27:54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民生周刊(2016年9期)2016-05-21 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