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肾针灸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

2013-01-24 04:41耿立芳朱忠强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太溪胃脘健脾

耿立芳,崔 丽,朱忠强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8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重要病因之一。随着DM发病率的迅速上升和严重低龄化,DN的发病率亦随之逐渐增加。调查显示[1],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DN患病率约为30% ~40%,2型糖尿病约为15% ~20%。早期DN常因自觉症状不明显而被DM患者忽视,一旦出现双下肢水肿等明显症状时,极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DN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中医药在改善D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或延缓肾功能恶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中西医临床防治DN的重要干预手段。目前,中医临床报道多侧重于中药、中成药等药物方面的研究,涉及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针灸疗法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明确、副作用少的优势。本文立足于健脾补肾的基本治则,探讨早期DN的针灸取穴原则和方法,同时结合现代针灸文献以进一步分析其西医作用机制,为健脾补肾针灸法治疗早期DN提供充足的中西医理论依据。

1 脾肾两虚是早期DN的基础病机

早期DN以微量白蛋白尿的间断或持续出现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而蛋白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础物质,属中医学“水谷精微”范畴。《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人体内水谷精微的正常运行主要依赖于脾脏的运化和转输。早期DN的发生源于DM之病理基础,而DM的发生多以“脾失健运”为核心病机。消渴为病,病情缠绵,必及肾络,加之消渴大多存在禀赋不足,故而势必累及先天之本。《圣济总录》有言:“消渴日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聚于体内而发为水肿。”由此不难看出,早期DN的基础病机在于脾不摄精,肾不藏精,肾气不固,精微下泄。

清·陈士铎在《辨证录》言:“夫消渴之症,皆脾坏而肾败。脾坏则土不胜水,肾败则水难敌火。二者相合而病成。倘脾又不坏,肾又不败,无消渴之症矣。”因此,脾失健运是DN进展的关键因素,而肾气、肾阴的亏虚是DN转化及发展的内在基础和主要矛盾[2]。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湿浊弥漫布散周身;而肾虚日久则气化无权,水液代谢失常,日久可导致湿阻、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形成。在这些病理产物中,又以瘀血为重,因为瘀血在DN发病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和加重DN的主要因素。现代病理学研究也表明,DN的发生与全血黏度和凝固性增加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微循环异常有关[3]。正如《太平圣惠方·三消论》所言“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消肾也,斯皆五脏精液枯竭,经络血涩,荣卫不行,热气留滞,遂成斯疾也。”

2 早期DN的基本治则和针灸取穴

现代研究表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E)是诊断DN的敏感指标,所以有效降低蛋白尿就成为治疗早期DN的重要参照指标。根据早期DN的基本中医病机特点,针灸取穴及操作手法当以健脾补肾为基础治则,同时结合临床酌情活血化瘀。根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早期DN的发病特点,针灸取穴当以胃脘下俞、肾俞、脾俞、膈俞等背腧穴为主,同时选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血海等腧穴加强健脾补肾活血之功效。

早期DN的发生基于DM的病理基础,其病程相对较长,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即言机体处于脏腑气血失衡状态,“标实”则指脏腑功能失衡而产生的湿阻、痰饮、血瘀等病理产物。背俞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扶正固本、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能。其中,“胃脘下俞”为经外奇穴,是针灸治疗消渴的经验效穴。肾俞、脾俞分别为肾、脾之背俞穴,两穴合用具有补肾健脾的功效;膈俞为八脉交会穴之血会,功可理气宽胸、活血通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系三焦元气之所发,联系命门真阳,艾灸本穴可培补元气、调补脾肾。足三里为足阳明经之合穴,是经脉之气与脏腑之气汇合之处,具有健脾益胃、扶正培元的功效。《外台秘要》曰:“三里养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三阴交为肝、脾、肾经脉交会所在,功可健脾益肾、疏肝理血。太溪为肾经原穴,乃肾经经气渐盛的部位,也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居于脉气旺盛之处,具有疏通经脉、通利三焦、补肾益阴的作用。血海属足太阴脾经,《会元针灸学》载:“血海者,是心生血、肝藏血、肾助血,肾之阴谷,肝之曲泉,脾之阴陵泉,皆生潮之处,三阴并行,通血之要路。”故血海具有健脾益气、养血行血、通经活络、祛瘀止痛的功效。诸穴合用,共奏健脾、补肾、活血之功效。

3 健脾补肾针灸治法的作用机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DN是一种以微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其发生、发展与血糖异常密切相关[4],同时脂代谢紊乱也是导致 DN 的重要因素[5-6]。所以,早期DN的治疗需立足于改善血糖、血脂的代谢基础。目前研究证实,背俞穴是机体内脏器官生理、病理状态在体表机能的重要感应点。因此,健脾补肾针灸法以背俞穴为基础,通过针刺作用于相应的背俞穴以促进对应脏腑机能的恢复。

胃脘下俞主要由T8神经分布,这与胰腺的神经分布具有高度对应性[7]。支配胰腺的传入神经主要由T8神经分布,传出神经是交感神经T6~10,并且胰腺疾病所引起的牵涉痛的体表皮肤区域正好包括胃脘下俞穴的部位[8]。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针刺“胃脘下俞”能显著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家兔的血糖、尿糖含量,同时有明显改善胰岛形态功能[9]。刘晓亭等[10]通过电针刺激DN大鼠膈俞、脾俞、肾俞等背俞穴发现,电针疗法能有效改善DN大鼠的脂肪代谢紊乱和肾功能异常,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DN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其对DN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与贝那普利相当。潘海燕等[11]研究发现,针刺太溪穴可使双肾段间动脉和叶间动脉的血流得到明显改善,使肾脏血流灌注增加。陈以国等[12]通过针刺太溪穴与肾脏组织蛋白质变化相关性研究发现,针刺太溪可引起肾脏蛋白质NAD依赖型异柠檬酸脱氢酶和醌氧化还原酶的上调,可增强肾脏能量和物质代谢机能,提高肾脏解除醌类化合物毒性的能力,阻断氧化应激和亲电子应激,增强肾脏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健脾补肾针灸法治疗早期DN具有切实可行的中西医理论基础。临床治疗时,当根据早期DN不同阶段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要点进行最优化组合。西医需合理应用药物控制血脂、血糖、血压达标,同时根据中医辨证特点,合理增加相应腧穴,以达到西医药物和中医非药物结合的最优化临床治疗效果。

[1]薛耀明.糖尿病肾病诊治新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5(6):58-61

[2]王建萍.126例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析[J].光明中医,2010,25(2):252-253

[3]董卫.胃脘下俞穴埋线法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10):654

[4]李青,王耀献,饶容丽,等.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5):774 -776

[5]傅松波,汤旭磊,贾丽云,等.苦参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3):343 -344

[6]杨李,唐瑛,朱以良,等.芪莲汤颗粒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鼠及对肾组织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1):37-41

[7]石锦萍,陈晓莉,钟柏松.胃脘下俞穴与胰腺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针灸,1998(1):45-46

[8]周绮楼,饶天佑.论人体诸内脏器官的针灸穴位[J].云南中医杂志,1989,10(2):24 -27

[9]程宝书.新编针灸学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772

[10]刘晓亭,郑方遒,王晓红.电针干预对糖尿病肾病大鼠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3):548 -550

[11]潘海燕,王永德,单秋华.电针太溪、阴谷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即刻效应[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5):320 -322

[12]陈以国,李春日,宋媛媛,等.针刺“太溪”穴与肾脏组织蛋白质变化相关性研究[J].针刺研究,2010,35(3):170 -173

猜你喜欢
太溪胃脘健脾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太溪穴的临床应用浅谈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