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治疗目赤肿痛100例

2013-01-24 04:15:49陈永学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3期
关键词:耳尖肿痛风热

陈永学

(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262100)

目赤肿痛为多种眼疾患中的一个急性症状,俗称“红眼”或“火眼”。初起时仅一目,渐及两侧,其临床症状为目睛红赤、畏光、流泪、目涩难开。如兼头痛、发热、恶风、脉浮数等为外感风热;如兼有口苦、烦热、舌边尖红、脉弦数等为肝胆火盛。本病之病因病机多因外感风热之邪,致经气阻滞,火郁不宣;或因肝胆火盛,循经上扰,以致经脉闭阻,血壅气滞而成。笔者数年来共治疗目赤肿痛患者10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1d,最长3d。

治疗方法

于双耳尖穴(在耳尖上,卷耳取之,尖上是穴)处轻轻揉按待其充分充血,先用2%的碘酊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带无菌手套,左手捏住耳尖,右手持无菌三棱针在耳尖部快速点刺一下,深度约2mm,医者用手指迅速挤压出血,用消毒棉球擦拭,使出血5~10滴,隔日1次。

治疗结果

42例治疗1次即愈,34例治疗2次而愈,24例治疗3次即愈。治愈率100%。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44岁。3d前始感双眼红肿疼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自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口服黄连上清片效不显。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于双耳尖穴处点刺放血,次日即感眼痛明显减轻,畏光、流泪、分泌物亦明显减轻。第3日继续双耳尖穴放血1次,第4日痊愈。

体会

目赤肿痛为眼科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常可引起流行,好发于春秋季节。患本病后应注意眼的卫生,睡眠要足,减少视力活动,戒怒戒房劳,勿食辛辣之物。耳尖点刺放血属泻血法范畴,使热毒随血而泻,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毒止痛作用。目赤肿痛耳尖放血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出血量要尽量多,至恶血完全出尽。疗效的好坏与年龄的大小、发病时间长短等有关。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疗效越好。耳尖放血操作简便,疗效快捷,大大缩短了病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耳尖肿痛风热
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8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病有几多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0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7-14 04:39:14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特别健康(2018年1期)2018-03-28 01:36:38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