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治疗表热证之理论探源

2013-01-24 04:15周建伟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3期
关键词:艾炷腠理泻法

吴 楠 周建伟

(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2.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灸法是指应用高温(艾叶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病症的一种疗法[1]。《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生,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可见,灸法是烧灼、熏煨的意思。据《本草从新》载艾叶言:“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由于其熏煨之义和温热之性,从古至今大多医家都认为灸法属热,适用于虚寒之证,而对于邪热壅盛和阴虚阳亢的热证疾病,恐有伤阴液、助火势之误,所以多列为灸法之禁。现代甚至许多针灸教材也都把“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灵枢·经脉》)作为针灸适应证的金标准,认为虚寒宜灸,实热宜针。热证施灸,似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矛盾,却在《内经》中早有例证。但自从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用火、灸的诸多“火逆”危害和变证、坏证以后,后世一些医家对灸疗热证采取审慎甚至否定的态度,引起中医界关于热证是否可灸的长期争论。

查询国内中文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灸法(或以灸法为主)临床疗效观察文章648篇,提取70项相关信息,建立10年灸法文献信息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对艾灸治疗机理的研究多侧重于艾灸的药性和温热效应。艾灸治疗疾病选取的穴位相对集中在足三里、神阙、背俞穴、关元、三阴交、气海、中脘、百会、天枢等具有温补作用的穴位上,对寒证、虚证疗效明显。这说明目前灸法在虚证、寒证的治疗上基本上做到了游刃有余,但在实证、热证方面的报道较少,理论和方法上也存在不足之处[2]。然笔者认为就表热证之病机而言,采用艾灸方法治疗并无不可取之处。

表热证,病症名,表证类型之一,与表寒相对。柯雪帆[3]认为,表热证是因热邪入侵卫表,卫气与之抗争,卫阳郁阻,故发热,卫气被遏,温养肤表功能受阻,故微恶风寒。温热之性易耗伤津液,故初起即见口微渴。邪在肤表,腠理开合失司,故无汗或少汗。头部经气不利,则可有头痛。若邪热犯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热郁肺经,可有咽痛。可以看出表热证病机总因热邪郁遏气机引起。《素问·调经论》云:“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其气郁发热之机理在于卫气不畅。正如刘河间所言:“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甚则腠理密闭而热郁结也。”气为阳,热为阳邪,热致气郁,两阳相会,愈燃愈烈,故郁愈重则热愈旺。清代医家吴又可提出:“阳气通行,温养百骸,阳气壅闭,郁而为热。不论脏腑经络,表里上下,血分气分,一有所阻,即便发热。”

表热证用灸,正如王焘言:“夫诸阳为表,表始受病皮肤之间,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其理论遵循了《素问》中“正反逆从”和“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火性炎上,施灸以发之,犹如大禹治水,因势利导,顺应其性。热证,治疗当采发散之法以解之散之,则郁热可退。后世《医学入门》认为“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另外,《灸赋》中所阐明的内容概括“表热证可灸”的机理为:“虚热用灸,元气周流;实热用灸,郁热能疗;表热可灸,发汗宜谋;里热可灸,引导称优。火郁宜发,同气相求,开门逐贼,顺气行舟。”《理瀹骈文》中说:“若夫热证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红炉点雪》云:“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犹火郁发之之义也。”

综历代医家所述,艾灸治疗风热感冒可以热引热,发散透泄,调和营卫,助卫气以驱除皮毛肌表之热邪,恢复其正常“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发汗解肌,祛邪安正。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考虑,艾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开通,从而达到散热退热的目的。

那么艾灸对表热证的治疗方式又是怎样的呢?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曰:“泄者……假令渴引饮者,是热在膈上……此证当灸大椎五七壮立已”。《千金翼方·针灸》载:“诸烦热时气温病,灸大椎百壮。”艾灸治疗郁热应采用泻法,若临床辨证确定为表热证后,则应进行选穴。腧穴的作用有双向调节性、相对特异性,应用泻法时可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而不同灸法其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急性实热证则多用着肤灸、雀啄灸等等。若用艾炷灸,则艾炷宜小,壮数宜少。而实施泻法的方式早在《内经》便已提出,《灵枢·背俞》载:“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王焘认为:“凡灸皆有补泻……泻者亦可灸,既须吹其火至灭也”。明代杨继洲又在《针灸大成》中提出:“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即点燃艾炷后,以口速吹使其旺,促其快燃,当患者感觉局部烧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此种灸法的火力较猛,灸治时间短,壮数少,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可使邪热由肌表而散,同时可伴见微微汗出,热随汗出而解,正所谓以热引热,发散透邪。

表热证用灸,从中医学理论来看,似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相矛盾,但只要进行深入探讨,并非不可理解。“热者寒之”是热证治疗之准则,而艾灸通过作用于腧穴经络来实行补泻与一般用药准则不同。且虽然艾用火,但这个火只是将艾灸的作用施加给人体的一种手段,通过其对腧穴经络的作用进行补泻,所以不能将艾灸作为一种温热性的物理刺激或温法来理解。而对卫气闭郁所致之表热证,艾性苦温,其性属阳,具有很好升散、开泄、畅达的作用,使用泻法施于体表可使郁遏之气得以宣散,这些灸法的运用正与方剂中加入辛温解表药治外感热病有异曲同工之妙。且古人早就有“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出”的经验总结。我们应加强灸法的文献整理,系统总结、归纳和提炼古代、现代医家的灸疗学术观点,继承之,发扬之,从而扩大灸法临床治疗的优势病种。

[1]吴焕凎.中国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2]陶晓雁.从近10年灸法文献看灸法的特色与优势[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91.

[3]柯雪帆.中医辨证学[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50.

猜你喜欢
艾炷腠理泻法
腠理部位当属半表及腠理病的治疗探析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从“讳疾忌医”说“腠理”
Chinese Acupuncture
隔姜灸治疗五更泻1例
太阳穴
周围性面瘫用苇管灸
《字里藏医》之——腠理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