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CTA对颈动脉斑块与脑血管缺血关系的研究分析

2013-01-23 22:32赵清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颈动脉

赵清河 徐 伟

(山东青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青州 262500)

多层螺旋CTCTA对颈动脉斑块与脑血管缺血关系的研究分析

赵清河 徐 伟

(山东青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青州 26250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斑块与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40例患有脑梗死患者进行CTA扫描并于无脑梗死病史的40例志愿者进行CTA对比。结果 40例脑梗死组患者,检出动脉斑块并狭窄80处,其中颈动脉狭窄65处;40例对照组20例检出动脉硬化斑块,其中颈动脉斑块并狭窄10处。结论 颈动脉斑块并颈动脉狭窄是脑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CTA在显示动脉斑块并颈动脉狭窄方面较为直观,在早期预防颈动脉狭窄和脑梗死方面意义重大。

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脑血管缺血;关系分析

目前,在临床研究中已经证实,颈动脉斑块是引起脑血管缺血疾病的罪魁祸首,并且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1],CTA在显示动脉斑块并颈动脉狭窄方面较为直观,在早期预防颈动脉狭窄和脑梗死方面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9年11月以来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岁,4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1岁,两组患者在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使用Simens16层螺旋CT,扫描的范围由Wills动脉环至主动脉弓下缘,对16层螺旋CT的参数要求为:管电压与电流分别为110kV、400mA,扫描的层厚为0.2mm。造影剂选择为碘海醇,浓度为300mg/ mL,注射部位为肘静脉,注射的速度为6mL/L。在工作站对颈动脉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曲面重建和容积重建。根据密度值,CTA图像容易区分脂质斑块(20~35nu),纤维斑块(36~120Hu),钙化斑块(120~800Hu)和混合斑块。

1.3 16层螺旋CTCT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分析

现在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颈动脉狭窄判断方法为目测法,其公式为血管的狭窄程度=(狭窄端近心段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端近心段正常血管直径×100%。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管腔内径减少<50%;中度狭窄,50%≤管腔内径减少<75%;重度狭窄,管腔内径减少≥75%[2]。

2 结 果

40例脑梗死组患者,检出动脉斑块并狭窄80处,其中颈动脉狭窄65处;40例对照组20例检出动脉硬化斑块,其中颈动脉斑块并狭窄10处;其中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形成65处,其中斑块形态规则45例,不规则25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10处,其中斑块形态规则7处,不规则3处。梗死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情况为:双侧同时伴有斑块15例,单纯的左侧颈动脉斑块18例,单纯的右侧颈动脉斑块7例;其中发生于颈动脉起始处的患者30例,颈动脉分叉处5例,椎动脉5例;斑块主要有软斑块20例,溃疡性斑块15例,硬斑块5例。对照组患者,斑块基本为硬斑块,溃疡斑块及软斑块少见。

3 讨 论

脑血管疾病是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占的比例最大,约为75%[3]。据研究,在我国每年因脑血管疾病致死的人口数在所有死亡病因中占第二位,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约200万例,其中死亡病例150万例。因此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脑卒中的临床过程至关重要。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狭窄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约30%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国内的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颈内动脉的狭窄引起,在西方大多见于颈外动脉。因此,检测和评价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并探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及时有效地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病例的选择标准

首先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的标准,并排除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造成的栓子引起的心源性脑梗死;在发病后的48h以内进行颅脑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患者;意识清醒,对CTA的检查知情并签字。

3.2 与DSA相比较CTA的优势以及与DSA检出率的符合度

通过多平面重建,CTA可以清楚显示颈动脉的狭窄情况,并能够对斑块的性质,形状以及大小数目做出正确的判断;DSA只能够显示动脉的狭窄以及充盈缺损程度,但是对于斑块的性质及其密度无法显示。DSA通常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4]。研究显示CTA诊断颈总动脉>30%,<70%的狭窄与DSA的符合率达到98%;对颈内动脉的>30%,<70%的狭窄与DSA的符合率达到96%。故CTA在诊断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方面与DSA有着很高的符合率。

3.3 颈动脉狭窄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引起脑缺血的形式

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动脉硬化所造成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的灌注过低,引起分水岭区域脑组织缺血;②颈动脉粥样硬化所形成的不稳定的斑块继发血栓形成,在血液流动下,栓子脱落,引起颈内动脉内段或大脑中动脉的大动脉干的栓塞,导致脑梗死发生;③溃疡性斑块,在血流的冲击下,溃疡底部的粥样硬化斑块的碎片随血液流向远端血管,导致供血区域的小的栓塞形成。据国外报道,有23%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颈动脉粥样斑块引起。

综上所述,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在颈总动脉以不稳定斑块为主,而在颈内动脉,尤其颅内段,是以稳定斑块为主,且其狭窄比颈总动脉狭窄更常见;高血压、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性别、年龄等不可干预因素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合理控制血压、血脂,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1] 李春燕,黄淑田.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心血血管病学进展,2006,27(1): 1-3.

[2] 周慧青,孙宁玲.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J].高血压杂志,2000,8(4):287-288.

[3] 杜继巨,杨旭,蒲传强,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12):14.

[4] 卢瑞雪,谭兰,宋敬卉.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进展[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15(7):530-533.

R445.4;R743.3

B

1671-8194(2013)24-0114-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颈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临床运用中药治疗脑血管病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