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高 何颖康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浅议中医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陈志高 何颖康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目的 探讨中医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对 10 例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所选患者均依照心肺复苏程序治疗,在第二期恢复心搏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第三期的抢救方法、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针对心衰、心率失常以及休克等症状全都采用中药配合治疗。结果 2 例急性乙醇中毒、2 例冠心病患者以及 1 例心肌梗死患者均在 3 个小时后恢复意识,2d 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 例紧急梗死患者在3h 候恢复意识,由于安装起搏器,在第 4 天将其去除,生命体征平稳;1 例肺心病、1 例因煤酚皂溶液中毒患者,分别在 6h 及 8h 后恢复意识;另有两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分别在 3d、4d 后病情稳定,于 2、3 周后恢复意识;10 例患者在治疗 1~2 个月后出院,未出现心肺复苏后遗症。结论 中医药可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医药;心肺复苏;心脏停播
心脏骤停(CA)指的是心脏突然停止射血,是临床常见的十分危急的情况,怎样能够提高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得到了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探讨中医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1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选10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为39~71岁。心脏呼吸骤停时8例发生在医院,2例发生在家中。患者病发到接受心肺复苏的时间为:7例患者在2min内,2例患者在5min内;第二期成功复苏的时间为:2例患者10min,7例患者为20~30min,1例患者为45min。从第三期复苏起采用中药针剂相配合治疗。本文中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文所选患者均依照心肺复苏程序治疗,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均给予呼吸机通气辅助治疗,并行抗感染以及低温疗法、脑保护等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使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具体使用方法为,应用100mL丹参酮注射液行静脉滴注,1次/d,也可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采用50mL血必净注射液,2次/d。在第二期恢复心搏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第三期的抢救方法、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针对心衰、心率失常以及休克等症状全都采用中药配合治疗。
2例急性乙醇中毒、2例冠心病患者以及1例心肌梗死患者均在3h后恢复意识,2d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1例紧急梗死患者在3h候恢复意识,由于安装起搏器,在第4天将其去除,生命体征平稳;1例肺心病、1例因煤酚皂溶液中毒患者,分别在6h及8h后恢复意识;另有两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分别在3d、4d后病情稳定,于2、3周后恢复意识;10例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出院,未出现心肺复苏后遗症。
心跳骤停在心脏病学的实践当中是最难以进行预防以及对临床医师具有最严峻的挑战的一种心血管事件,是多种疾病直接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心肺复苏技术的成功实施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心肺复苏作为一种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挽救患者生命,早期的心肺复苏不仅抢救的整个过程比较简单,而且其抢救的有效率以及成功率均有着显著提高,国外资料[1]显示,心跳呼吸在骤停之后,马上对其实施心肺复苏,那么其成功率较高,一旦超过6min,成功的希望也会随之急剧的减少。
中医药学对心肺复苏的抢救以及心肺复苏成功之后所进行的后续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如今,中医药越来越重视以及发展心肺复苏在临床上的应用。患者心脏出现骤停之后,因为其心脏血流发生中断能够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损害情况,缺血和再灌注进行时,由于氧自由基过多的生成,造成患者出现缺血性的损伤以及再灌注时发生损伤,另外,心肌酶大量的释放到血液当中,使心肌细胞的破坏情况不断加重,使恶性循环逐渐形成。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以及中药参附在心肺复苏以及再灌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各个方面产生作用,进而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得到不断提高。丹参酮属于丹参当中具有脂溶性特征为橙红色以及橙黄色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丹参酮ⅡA更是丹参当中脂溶性成分的一个代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属于一种水溶性钠盐,是丹参酮ⅡA通过璜化的合成而形成的,属于中药西制的一种化学药物。通过对生物产生的不同生化反应进行促进或者于扰,进而将多种的生物活性表现出来[2]。患者接受心肺复苏之后逐渐恢复了自主循环,但是组织器官出现了缺血再灌注发生损伤的情况,机体出现了全身的炎性反应综合征,从而引发患者出现多器官的功能性障碍综合征,是心肺复苏患者在ROSC之后出现死亡情况的主要原因,造成了患者的病死率不断增加。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起到很好的抗缺血再灌注发热损伤以及抗炎性反应等治疗作用,特别是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以及抗血栓形成等的作用,此外,还可通过氧自由基的清除,防止Ca2+内流,使钙超负荷减轻,维持TXA2/PGI2的平衡,提高能量代谢水平等措施来维护缺血再灌注心肌,使其模型缺血周围区增大血流量,且能够使缺血预适应组将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的能力增强,并减少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所受到的损伤[3]。
有研究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可以使脑缺血或者再灌注之后血管内皮细胞表层E-selectin和ICAM-1的表达得到显著的降低,使缺血区脑组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浸润,并且能够通过脑缺血或者再灌注时炎症介质的释放与表达,使脑缺血或者再灌注时所造成的脑损伤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也降低了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消除脑水肿,缓解神经损伤的症状[4]。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对IL-6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还可促进IL-10表达,课件其具有控制炎性因子的作用[5]。脑缺血再灌注患者所产生的损伤接受丹参酮ⅡA不同剂量的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梗死的体积与脑含水量,保护了缺血的脑组织,它还能有效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后的TNF-α、MCP-1以及IL-1β含量,采用高剂量治疗,其再灌注损伤出现后,抑制炎性反应的效果更好[6]。
综上所述,中医药可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效果良好,还可在防止心脏呼吸骤停再次发生中,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Sirbaugh PE.A prospective,population based study of the demographics,epidemiology,management,and outcome of out of hospital pediatrics cardiopulmonary[J].Amn Emerg Med,2009,23(4):185-186.
[2]蔡丽萍,习志刚,杨红.丹参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3):123-125.
[3]王蓉,陈连壁.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适应心肌的保护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3(4):280-282.
[4]胡霞敏,周密妹,胡先敏,等.丹参酮ⅡA预防性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4):436-440.
[5]郭伟强,曹婷婷,徐雯婧,等.丹参酮ⅡA对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8,18(6):30-31.
[6]李浩,刘开祥,俸军林.丹参酮ⅡA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P-1和IL-1β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957-958.
R242
:B
:1671-8194(2013)02-02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