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铁民
(河南省许昌市公疗医院放射科,河南 许昌 461000)
13例颅内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
闫铁民
(河南省许昌市公疗医院放射科,河南 许昌 461000)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疾病,但近些随着CT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步加深。该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状况有关,免疫抑制病人患病率相对较高。为探讨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 CT 表现和 CT 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作者对本院 1999至 2011 年间 13 例颅内原发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CT 发现病灶数目 15 个,11 例为单发,2 例为多发,共计 16 个病灶。11例单发病灶,分别位于额叶 3例,颞叶 2例,顶叶 4例,枕叶 1例,小脑半球 1例。2例多发病灶,额、颞、顶、枕叶共发现 5例病灶。CT平扫大部分病灶呈局灶性稍高密度或等密度肿物,无钙化、囊变、坏死、周以轻至中度水肿带。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明显。
CT;淋巴瘤;颅内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为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51岁。临床症状包括:头痛,癫痫,恶心,呕吐,一侧或双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头晕等。
1.2 检查方法
13例全部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机为西门子单排螺旋CT,初次扫描层距层厚均用10mm,病灶较小者用5mm加薄层扫描。增强对比剂用60%泛影葡胺80~100mL,经肘静脉推注,注射60~70mL,开始扫描,然后边推边扫。
13例中单发病灶者11例,另2例各见5处病灶,共计16个病灶,其中额叶5个,顶叶1个,枕叶4个,胼胝体4个,小脑半球1个。幕上病灶4个位于脑皮质或皮质下区,其余10个病灶位于深部脑白质区。
原发性淋巴瘤较少见,仅占颅内全部肿瘤的1%[1],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认为,随着临床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脏器移植手术的开展,以及艾滋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2]。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期与患者自身免疫状况有一定关系,免疫系统正常者发病高峰为50~60岁,有免疫系统缺陷者发病高峰约为30岁左右。其发病机制有,免疫抑制剂可能抑制抗淋巴瘤的防御机制,同种移植的抗原刺激可导致增加肿瘤细胞的产生,免疫抑制剂破坏了免疫监视机制,从而导致肿瘤病毒的出现,这些因素可单独或合并起作用,有文献报道[3,4],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多为B细胞型非何杰金淋巴瘤,本组13例全为B细胞型非何杰淋巴瘤,与上述报道相符。
以前由于人们检查技术的限制以及对该病不够重视,认为原发性脑淋巴瘤缺乏特征性的CT表现,影像表现复杂。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对该病的重视与研究的深入,逐渐总结出此病的一些CT表现特点:原发性脑淋巴瘤好发部位为近中线深部脑组织或近靠近脑表面,幕上、幕下均可发生,以幕上多见。病灶大多呈圆形、椭圆形,少部分为不规则团块状。肿瘤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且水肿区大小与瘤体的大小没有比例关系,以轻、中度最为常见,本组病例中,轻、中度水肿占83%,与文献报道[5]一致。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多为明显均匀强化,少数为环状或不规则轻度强化。原发性脑淋巴瘤坏死少见,即使有,坏死区也相对较小,占位效应较轻,钙化及出血罕见。
颅内原发性脑淋巴瘤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首先是恶性胶质瘤 该肿瘤来源于脑胶质细胞,多发生在额颞叶深部白质区,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多不均匀,瘤体周围水肿比较明显,占位效应严重,增强多呈不规则环形强化,而淋巴瘤的CT表现却是大多密度均匀,轮廓光整,少见坏死,两者较易鉴别。
其次就是脑脓肿,脑脓肿病灶可单发或多发,通常可显示脓腔,脓肿壁和水肿带三个部分,增强后脓肿壁强化明显,而淋巴瘤无此特征。脑脓肿大都有临床感染症状,白细胞通常很高,淋巴瘤多无此临床症状。
还有就是转移瘤,转移瘤可为单一或多发转移,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多呈小瘤体大水肿,病变好发于皮髓质交界区,肿瘤出血,坏死,囊变比较常见,而淋巴瘤却很少出现囊很变、出血和坏死,另外转移瘤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增强后大多呈环形强化。
再有就是脑出血吸收期,脑出血吸收的不同时期,病灶可呈略高密度或等密度,但周围脑水肿比较明显,结合病史不难做出鉴别。
[1]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3:776.
[2]Hochbeog FH,Meller DC.Primary central nervons system lymphoma[J].J Nearosurg,1988,68(6):835.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1998:565.
[4]石立群,张 泰 澄.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 病 bel2蛋白的表 达[J].中华病理系杂志,1996,25(3):171.
[5]石木兰.肿瘤影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3.
R739.41
:B
:1671-8194(2013)05-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