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文广
(赣州市养蜂学会,341000)
赣南养蜂迎来三个“一”
龚文广
(赣州市养蜂学会,341000)
二月的江南春来早,春江的水暖鸭先知。在赣南儿女欢天喜地庆祝“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浩荡东风中,数万赣南养蜂人迎来了赣南养蜂业的大发展。
养蜂业一步一步走来,从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委员长1960年2月27日倡导的:“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收益”、“发展养蜂将成为农业增产除‘八字宪法’以外的又一条途径”;从1986年9月10日的《养蜂管理暂行规定》二十四条,到20年后的2006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的养蜂条文“国家鼓励发展养蜂业,积极宣传和推广蜜蜂授粉农艺措施”四条;到6年后,再次专门为养蜂业接二连三出台的农牧发(2010)5号《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办牧(2010)8号《蜜蜂授粉技术规程》、农牧发(2010)14号《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系列文件,到2012年2月1日颁布《养蜂管理办法(施行)》二十五条,再次重申“农业部负责全国养蜂管理工作”。
早在2011年初,省厅特别提出抓好草食畜、水禽业、养蜂业三大产业,《江西省2011~2015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明确:石城列入白莲授粉示范基地,信丰列入柑橘授粉基地,石城、安远列入优质蜂产品基地,大力推进赣南养蜂事业发展步伐。
赣南为欠发达地区,养蜂发展存在若干问题:
一是养蜂业缺乏组织指导与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二是养蜂群体为弱势群体,他们远离城市,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丛林中;
三是因为养蜂人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养蜂条件艰苦,缺乏资金扶持;饲养蜜蜂规模小,养蜂人年龄老化,转地搬迁劳动强度大,缺乏基本机械;没有创立品牌,营销能力差;蜂产品市场良莠不齐,缺乏监测与打假力度;蜂蜜产量偏低,蜜蜂品种趋于退化,没有专业的科研与育王场;养蜂技术参差不齐,没有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严重危害生产的中蜂囊状幼虫病、巢虫屡有发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农业与林业单立、管理上脱节,蜜源作物的栽种与保护没有得到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等。
一是:2013年,春节过后上班不久的一天,市农粮局郑世飘局长看了提交的《2012年养蜂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建议》之后,明确批示:发展养蜂业是促进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请分管领导及畜牧局认真阅研,并将养蜂业发展列入正常工作内容,加以指导、推进。字里行间,倾注了对苏区蜂农的关爱,是蜂农梦寐以求的事情。
二是:赣财农字(2012)185号“关于下达2012年省级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资金的通知”,养蜂业项目有:“赣州市石城县20万,为‘蜜蜂为白莲授粉技术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并组织编写蜜蜂为白莲授粉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蜂农、莲农1000人次,组织调配10000群蜜蜂为白莲授粉,项目指标:亩白莲产量提高30%,增加产值300万元。
三是:《全市农业和粮食工作考核评比方案》100分里有养蜂产业项:目标管理1分。这一分,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倍加珍惜。养蜂业将这1分细化分解成十个0.1分(即1.举办一次《养蜂管理办法(试行)》的宣传贯彻会议;2.建立养蜂档案;3.养蜂日志的设立与配置;4.养蜂证发放数量、程序规范;5.组织进行过一次蜜蜂对农作物授粉示范推广试验;6.举办一次县级或者二次乡级蜜蜂技术培训班;7.全县培育有10户百群养蜂大户(中蜂60群、意蜂100群);8.协助成立有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组织1~2个;9.撰写养蜂方面的文章1~2篇(市农粮网或县市区刊物上刊登);10.县市区台拍摄养蜂方面的视屏报道1~2个),考核这1分。
接下来,我们计划工作:一是尽快建立机构,使县市区有人分管或者兼管养蜂工作,做到蜂农找得到地方、找得到人、解决得了问题;二是组织建立蜂农专业合作社,形成合力,助力养蜂事业发展;三是树立蜂业先进榜样,组织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生物工程,进行示范推广,全面带动养蜂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养蜂工作确实做到“亲民爱民惠民”,学习“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