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茹 黄晓慧 王小华 赖惠萍
(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人民医院下沙社康中心,广东 深圳 518048)
浅谈糖尿病与膳食健康
张春茹 黄晓慧 王小华 赖惠萍
(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人民医院下沙社康中心,广东 深圳 51804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直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高达2%,很多病患者没有科学健康合理的安排个人饮食,最后影响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本文将对饮食疗法的概念进行概述,目的是为了引导糖尿病患者树立饮食健康意识,调整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习惯,给出合理的建议,提供健康的安排。
糖尿病;饮食疗法;饮食原则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已经成为广泛播散的流行病。我国已经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据推算,中国现有9240万成年人罹患糖尿病,还有1.523亿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1]。因此,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尽管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利于减轻体质量、控制血脂和血压,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2]。根据今年来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循证医学依据以及科学研究进展,结合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营养现状,提出合理科学的饮食疗法。对预防糖尿病、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平衡饮食与合理营养,以控制血糖、血脂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预防其他必须营养素的缺乏,纠正代谢紊乱,通过改变营养摄入和生活方式以预防或至少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速度。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应该实施个体方案,同时考虑患者饮食习惯,疾病代谢状况、预期治疗目标。在综合考虑了患者的个人饮食偏好后,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既满足患者的个体营养健康需求,又尽可能帮助患者布因过于严格的限制而丧失饮食的乐趣。
1.1 饮食治疗的概念
当人们谈到糖尿病饮食疗法时,一般人都会这样认为:①出现糖尿病的患者在进行饮食疗法的时候,不可以吃,也不可以喝,从而导致患者失去了对饮食的一种享受。②还有一些老年患者认为,都一把年纪了,因此就不需要太注意病情的控制,因此可以随便的吃。如果患者按照上述做法进行饮食,那么患者的病情将会继续恶化,难以控制。其实,所有的饮食疗法其实就是指:为了能够很好的将糖尿病进行预防和控制,那么就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的将患者的血糖,控血脂达到或者接近正常值,临床症状得到缓解,阻止糖尿病的病情继续发展下去。
1.2 饮食治疗的目的及原则
1.2.1 饮食治疗的目的
①通过平衡膳食,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降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达到全面代谢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纠正血糖、血脂的代谢紊乱情况,使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处于正常的水平,也就是说要控制血糖,调节血脂,使他们处于正常的状态。②满足一般和特殊生理状态需要,达到或维持承认的理想体质量,保证充沛的体力确保儿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③有效防治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防治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减少病死率。④通过合理的饮食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全面提高体内营养水平、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1.2.2 饮食治疗的原则[3]
①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质量为宜。以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结合病情、年龄、身高、实际体质量、活动强度、季节、生长发育等情况制定总热量。成人:达到并维持理想体质量;儿童:营养平衡保证生长发育需要。②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搭配食物。每天,我们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必须足够并且平衡才能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任何一种食物无法含有营养素,只有通过多种食物混合才能达到营养齐全;食物品种多样化是活的全面营养的必须条件应做到:主食粗细粮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③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少量多餐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又可减轻胰腺负担,有利于控制好血糖;建议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岛素者4-5餐为适宜,可预防低血糖发生;定时定量进餐,与药物作用运动时间保持一致,使血糖不会波动太大。
误区一:糖尿病食品可随便吃。很多人说这个病的食品食是可以任意吃的,这是不正确的,在饮食上它存在很大的误区,比如说,当患者对含有粮食成分的糖尿病的食品爱不释手的时候,那么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血糖升高的迹象。那么,或许有患者会问,既然这样,那么不含有粮食成分的糖尿病食品是不是就可以放心的吃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有些食品不是由粮食做出来的,可是其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脂肪,如果过多的饮食,同样或造成上述迹象。
误区二: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误区:即认为糖尿病食品中是不含糖类的。吃的话, 还会起到降低糖类的作用。其实不然,在目前的市场上,不含有糖类的糖尿病食品是屈指可数的,一般情况下,只要食品中含有碳水化合物,那么就含有糖类,因为碳水化合物本事就属于糖类的一种。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多糖,该种类在吸收方面低于单糖和双糖,因此在短时间内对血糖没有影响,不过由于其仍然属于糖类的一种,因此其依然会对患者的血糖造成影响。其实,所谓的不含有糖类的食品,其实是指不含有葡萄糖和蔗糖。因此,不能要求糖尿病食品能降糖。
3.1 平衡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首先,在饮食上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性和合理性,对此病的患者来说,不管患者是属于第一种还是第二种类型,要想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那么相应的患者,就必须养成一个比较好的饮食习惯。从而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来选择一些食物和运动。在饮食方面,手写必须保持饮食的均衡[4]。一定要避免油腻,糖类过高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像蔬菜,全麦饼干,全麦面包以及水煮马铃薯之类的。在这里又会有患者产生误区:其认为,米饭和面包含有碳水化合物,因此患者不可以吃他们,其实刚才所说的,是少吃而不是不吃。
3.2 饮食疗法应该根据病症的情况随时调整,灵活掌握。不管是何种疾病,他多需要饮食的合理调配的,那么在饮食上要注意的是盐分的摄取,所以对这个病的患者来讲要降低对盐分的吸收。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新陈代谢的疾病,其非常容易导致以下几种症状:①视网膜病变;②中风;③肾衰竭;④手脚四肢发麻;⑤肢体坏死;⑥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对这个病的患者来讲要降低对盐分的吸收。
3.3 科学地安排主食与副食的比例,不能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长期不吃或者少吃主食,人体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就会减少,同时胰岛素的敏感度也会下降,对于葡萄糖的降解功能减弱。降解不了的糖分滞留在血液里,血糖就会升高。另外如果膳食中长期缺乏主食会导致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问题,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时间久了,还会造成体内钙、铁、钾[5]等微量元素的流失经过一段时间后,即使在恢复正常饮食,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液往往不能恢复。糖尿病就容易形成。这也是二型糖尿病发病的常见原因。同时,人体的代谢系统相互制约,主食吃的少,还会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又是糖代谢紊乱的诱因,亦可诱发糖尿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的肥胖,又是糖尿病等“代谢综合症”的启动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安排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患者必须掌握“吃饭”的基本知识,因为患者都是自家安排饮食起居,只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住在医院里。粮食是必需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有足够热量的均衡饮食。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虽然有很多,但是糖尿病饮食却是其中的一项重点,患者要重视起饮食来,可以把它看作一项正规的治疗,因此需要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对于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都要了解,合理的安排每天的饮食。
[1] 蔡斌,吴悦,张片红.糖尿病患者营养学知识评估[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7):59.
[2] 洁杰.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六项注意”[J].中国健康月刊,2005, 24(9):96.
[3] 曹玉祥,赵霖对糖尿病人饮食的建议[J].科学养生,2011,24(3):51.
[4] 戴美娟,汪燕.中国食疗与营养学[M].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
[5] 向红丁,陈伟.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南[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
R587.1
A
1671-8194(2013)01-03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