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科特色注射的工作经验

2013-01-23 10:32:43陈锦苏叶丽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
关键词:恐惧感儿科情绪

陈锦苏 叶丽芬

(广州市昌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140)

浅谈儿科特色注射的工作经验

陈锦苏 叶丽芬

(广州市昌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140)

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因对注射产生的创伤、疼痛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以及分离性焦虑、控制感丧失等应激反应,常不配合治疗,造成治疗困难,甚至病情反复。儿童注射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对人性化服务要求的提高及对音乐疗法等在儿科的应用研究,在减轻儿童注射痛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针对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通过建立儿科特色注射室,有效减轻患儿应激反应,提高工作效率。

儿科特色;注射;工作经验

1 改变医疗环境,减轻患儿恐惧感

儿童情绪易受环境影响,注射室应空气清新,光线明亮,墙壁上可贴上生动的卡通图片,周围可悬挂彩色的气球或小风铃,室内可播放轻快的音乐或卡通片,安放儿童玩具,护士衣服颜色可适当选择彩色,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减轻患儿的不安,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对哭闹剧烈、不配合注射或注射后仍哭闹不休的患儿,为免影响其他患儿的情绪,可安排单间注射室,并给予小玩具,平复患儿应激情绪[1]。

2 提高个人素质,获取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儿科注射室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自己的专业,语言和蔼、态度可亲,对待

孩子要热情、耐心,微笑服务及温和的言语可取得家长和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微笑能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亲切的言语可减轻患儿的不安,要多主动接触患儿,如对婴幼儿多抚触、搂抱,善于用玩具逗其开心,对年长的、比较懂事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询问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调节患儿的心理状态,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对不合作的患儿切忌训斥、恐吓或强迫。面对患儿的哭闹、家长的责备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护士的积极情绪,和蔼可亲的表情和举止,既能够调节注射室的气氛,更有助于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和家长的焦虑心情,使患儿及家长感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受到被关心和爱护的亲情,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取得患儿及家长的合作和信任,增加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增加安全感[2]。

3 提高操作技术,避免多次穿刺

穿刺时“一针见血”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及恐惧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儿科注射室护士要

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变化,勤于练习,穿刺动作要轻、柔、细腻,避免反复穿刺,穿刺失败切忌急躁、动作粗暴,可对患儿适当安慰、鼓励后再进行操作,必要时及时更换技术更熟练者进行穿刺。平时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以老带新,促进年轻护士的快速成长,提高静脉穿刺操作的成功率。

4 尽量减少引起疼痛的因素

一般选用5~7号针头,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药物的性质选择,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1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选择头皮静脉。对引起疼痛的药物可缓慢滴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先注射无刺激性,再注射刺激性强的,大一点患儿可以尽量选一些粗和直的血管降低药物刺激减少局部注射痛苦。

5 灵活把握患儿心理,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有多例患儿同一时间注射时,可采用示范法[3],先给年龄稍大,配合较好的患儿注射,

树立榜样,通过调动其他患儿的勇敢和好胜心理,使其减轻、克服焦虑和恐惧;对于自我意识及独立性较强,不愿接受注射的患儿可采用疏导法[3],通过指导合作,对患儿的意向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根据治疗的需要给予合理解释,同时指导患儿转移注意力,情绪放松,让患儿自我意识得到满足,配合注射;患儿反应剧烈、拒绝注射时,可采用认同法[3],先对患儿的激动情绪进行冷处理,与家长一起暂停劝导,让患儿处于沉默但不失和善的氛围里,逐渐明白哭闹、抗拒的无效,待患儿渲泄结束后再行正面引导或兴趣转移。

6 争取家长的理解与协助

注射室护士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巡回工作,端正的工作态度有助于加强患儿家长

的信任感。同时,护士应加强与患儿家长沟通,适当进行健康宣教,说明穿刺的好处及注意事项,争取家长协助,嘱咐家长不要硬性逼迫,不要过度表现不忍、紧张的情绪致增强患儿的恐惧。穿刺不成功时,应首先向患儿及家长道歉,争取合作。注射完毕可让家长拥抱、表扬患儿,树立良好榜样。

总之,儿童在生理及心理上均与成人有极大的区别,对儿童进行治疗的环境、方法等均较成人有更高的要求,将儿童与成人区分治疗,建立儿童专门治疗室已形成共识并在有条件的医院施行。我们通过建立儿科特色注射室,有效减轻儿童对注射的恐惧感及注射时的痛苦,完善治疗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经验值得推广。

[1] 洪黛玲.儿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 管秀红,汪琪,张雯,等.音乐疗法在儿科的应用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9,33(2):153.

[3] 徐嘉凤,杨苑芳,李雨桃,等.门诊注射患儿应激心理分析及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2):319-320.

R473.72

A

1671-8194(2013)15-0365-02

猜你喜欢
恐惧感儿科情绪
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学生经常性迟到的问题研究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恐怖气味”可合成
百科知识(2016年1期)2016-02-18 06:53:08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