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肉牛的生产周期与育肥技术

2013-01-23 09:39:06燕海峰朱立军李昊帮易康乐张佰忠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棉籽饼产犊预混料

燕海峰,朱立军,李昊帮,易康乐,张佰忠,刘 灿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31)

牛肉价格一直持续上涨,市场非常好。湖南肉牛养殖,农村散养占90%左右,因湘西黄牛生产性能差,人工授精普及困难,饲草缺乏等原因,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在目前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肉牛的生产周期、生产计划、育肥饲料配方以及提高育肥效益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提高湖南农村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1 肉牛的生产周期

成年母牛生产周期是指本次产犊到下次产犊这一时间间隔,时间上与产犊间隔一致。对肉牛而言,按产生经济效益的方式,可分为销售犊牛,公犊牛育肥后销售、母犊牛自繁自养等方式。

产下的犊牛如果销售,最佳状态的生产周期为18个月左右。即按产犊后2个月配种,配种、妊娠、产犊按10个月计算,到下一次产犊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2个月左右。目前犊牛销售,一般是6月龄左右,所以如果饲养母牛,产犊销售,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最短也是18个月。如果产后不发情,则生产周期更长。

产下的母犊牛如果自繁自养,则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为46个月左右(母牛产犊间隔12个月,母犊牛饲养18个月性成熟并配种,经10个月妊娠产犊,犊牛饲养6个月销售)。

产下的公犊牛如果自己饲养与育肥,则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一般是36个月。即母牛产犊间隔12个月,公犊牛饲养至24个月左右出栏。

牛是单胎哺乳动物,受孕率一般为80%左右,一头母牛每年只能产一头犊牛。与多胎的猪相比,牛繁殖数量少,生产周期长。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是自己饲养母牛,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最短也是18个月。

农村规模养牛生产中,一般情况下,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在产后30~72d。由于营养不良,加之犊牛哺乳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53.7%的母牛在犊牛断奶后才开始发情配种,群体平均繁殖率仅为61.3%,大大延长了产犊间隔,造成母牛资源的浪费[1]。

此外,如果是育肥牛源采取购买来解决,则生产周期最短可以是3个月,比自繁自养方式,周期短,见效快,这可能也就是目前不愿养母牛,造成牛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 肉牛的生产计划

2.1 有关肉牛生产的几个名词

2.1.1 犊牛 从初生到断乳前的小牛,称为犊牛。牛的哺乳期一般都是6个月左右,一般将6月龄作为分界线,对6月龄以前的牛称为犊牛。这个概念在奶牛与肉牛中是统一的。

2.1.2 育成牛与青年牛 一种解释为,青年牛即育成牛,是指断奶后到性成熟配种前的牛,在年龄上一般为6~18月龄阶段。另一种解释,育成牛指从7月龄到配种前的母牛统称育成牛,青年牛则为14~16月龄、配种妊娠后到产犊前的母牛。前一种解释可适用于奶牛与肉牛,更通俗易懂。

2.1.3 架子牛 指准备要育肥的牛,不仅指处于生长发育的牛,还包括已经成年的牛。因此架子牛是不作种用,针对育肥而言的牛。

2.1.4 成年母牛 成年母牛是指第一次产犊后的母牛。完成第一胎妊娠、产犊后的母牛称为“经产母牛”。因此,成母牛与经产母牛的概念相似。

2.2 肉牛的生产计划

指饲养者出栏商品牛的生产计划,即养牛者准备将牛养至什么阶段使其进入交易市场或屠宰。生产计划的制定必须依据自身的条件,如所处地域、生产环境、饲草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等选定。肉牛生产计划有下列4 种:

2.2.1 纯种母牛的饲养繁育 指饲养母牛以繁育犊牛出售为目的。本地母牛,如果采用与国外肉牛品种杂交生产犊牛,就可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2.2 生长牛的饲养 指幼牛在1岁或1岁以下,身体较瘦,饲养者利用牧地或低廉粗料饲养,以后再对牛进行育肥。

2.2.3 架子牛的生产 生长时期不加肥育,或营养中等仅能满足牛生长而不肥的肉用牛。架子牛的生产就是为了供以后肥育。

2.2.4 育肥牛的生产 指从市场上收购架子牛,给予高营养水平进行阶段性育肥后出售。主要包括:短期快速育肥,主要是针对2岁以上成年牛,利用牛的补偿生长特性和年龄越大贮脂能力越强的特性,进行3~6个月的短期育肥;育成牛育肥,即购进周岁以上不满2周岁牛,经12~15个月或8~10个月育肥,牛年龄不超过24~30月龄时出售。

3 肉牛育肥的饲料配方

3.1 肉牛育肥精料配方

目前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最好的方式是育肥,连续补料3个月,500kg以上出栏,日增重1kg左右。而自繁犊牛,则可以大幅度降低育肥牛源的成本。

牛日粮,精料占30%,粗饲料占70%。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粗饲料资源,降低成本。如果有豆渣、酒糟等,可以部分代替精料,降低精料成本。以下是部分资料公布的精料配方:

3.1.1 放牧补饲,不添预混料 精料配比:玉米55%、菜籽饼21%、米糠14%、麦麸8%、食盐1%、骨粉1%。开始时自由采食,每天最多补饲2.5 kg[2]。

3.1.2 圈养,预混料按精料量的2%添加 精料配比:①玉米55%、菜籽饼21%、米糠14%、麦麸8%、骨粉1%、食盐1%;②如果按季节区分,则春秋季,玉米69%、棉籽饼21.5%、麦麸5%、贝壳粉3%(或石粉3% )、食盐1.5%;夏季,玉米67%、棉籽饼24.5%、麦麸5%、贝壳粉2.5%、食盐1%;冬季,玉米69%、棉籽饼22%、麦麸5%、贝壳粉2.5%、食盐1%。此外,菜籽饼可等量代替棉籽饼,如果没有棉籽饼可用花生饼、鱼粉代替,量为棉籽饼的5%~7%[3]。

3.1.3 架子牛育肥精料 ①玉米60%、菜籽饼3%、棉籽饼10%、豆粕13%、麦麸10%、磷酸氢钙1%、石粉1.5%、食盐0.5%,预混料1%;②玉米60%、菜籽饼3%、棉籽饼10%、豆粕13%、麦麸8%,预混料6%。

3.1.4 犊牛育肥精料 ①玉米56%、豆粕26%、麦麸14.7%、磷酸氢钙0.7%、石粉1.3%、食盐0.3%,预混料1%;②玉米56%、豆粕26%、麦麸12%,预混料6%。

3.2 育肥牛预混料

肉牛预混料的成分多,含量少,如维生素A 11.3万IU/kg、维生素D23.5 万IU/kg、维生素E 0.04万IU/kg、铜170mg/kg、铁638mg/kg、锰567 mg/kg、锌779mg/kg、碘8.5mg/kg、硒5mg/kg、钴2.7mg/kg、盐7.1%、12.9钙%、磷2.6%,按精料的6%添加。这种情况下很难混匀,如果没有混匀,很可能会导致中毒,一定要谨慎考虑,建议购买商业化的产品。

4 如何提高育肥经济效益

4.1 育肥季节的选择

春、秋季气候温和,而且蚊蝇较少,牛的采食量大,适宜肉牛的生产。夏季天气炎热,牛的食欲下降,牛的增重减缓。冬季气温低,牛体用于维持所需的热量多,饲料报酬低,而且冬季青饲料缺乏,用于贮备草料的费用增加,也提高了饲养成本。一般来说,在气温5~21℃环境中,最适宜牛的生长。气温高于27℃时注意为肉牛防暑,在舍外搭凉棚,避免暴晒。冬季,白天喂食后可让牛在舍外晒太阳,傍晚入棚舍。为了避免在冬季肥育肉牛,可进行季节性肥育,即调节配种产犊季节。调整的方法为集中在4~5月配种,于第二年的早春2~3月产犊,在18~20个月龄进入冬季前出栏[4]。

4.2 育肥牛源的选择

犊牛育肥和架子牛育肥是当前农区规模肉牛养殖场的主要饲养模式。但随着小规模散养户的锐减,能繁母牛存栏也迅速减少,尤其是在广大农区,规模较小的散养模式,杀青弑母现象更加明显。散养户一般是繁育模式,繁育户一般饲养技术较落后,母牛的繁殖率十分低。一般情况下,三年两胎,所以养殖户普遍认为养母牛赔钱,造成能繁母牛的数量急剧下降,直接导致我国肉牛存栏数量和出栏数量下降,收购犊牛和架子牛的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加强选种选配,繁育出自己的高产基础母牛群,自繁自育,是肉牛养殖业的趋势。

4.3 育肥牛品种的选择

实践证明,采用安格斯、西门塔尔、摩拉水牛为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水牛为母本进行杂交,生产的子一代杂交牛具有初生重、生长快、出肉率高的优点。因此,要淘汰本地公牛,在大部分乡村推广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另外,在偏远山村,建议每个村引进饲养1~3头良种公牛进行本交。

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生产性状优势,对饲料营养水平、管理饲喂方式、环境气候等要求有一定差异,因此,选择饲养的肉牛品种应从当地的地理、饲草料供给、准备采用的养殖形式、集约化程度和产品销售渠道等出发,进行综合考虑。

单靠改变品种就可以提高养牛效益,但这一效益的实现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饲草料供给要能满足杂交、改良牛的基本生产发育需要,如果草料不足,即使饲养本地牛也很困难,那饲养杂交牛效果就会比本地牛更差;二是良好的销售的渠道,目前除了高档牛肉可以以很高的价格销售给星级宾馆、饭店,牛肉销售大多数都没有实行分级、分档,对优质肉牛的发展很不利。

4.4 育肥牛年龄的选择

肉牛最佳出栏时间1.5~2岁,体重500kg。犊牛的饲料利用效率最高,1 岁牛居中,2 岁牛最低。我国地方品种牛成熟较晚,一般1.5~2岁间增重较快,故在2 岁左右屠宰。由此可见,1~2 岁以内的牛最适宜育肥,这一期间牛的饲料转化率和养殖效益最高,若超过这个特定阶段,生长速度就会明显减慢,利润也会随之大幅度下降。同时1.5~2岁也是肉牛体内脂肪向肌肉中渗透、沉淀,呈现大理石花纹的最佳时期,过早屠宰,牛的正常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必然造成资源、财源的浪费。公牛生长速度最快,阉牛次之,母牛最慢。2 岁前采取公牛肥育,则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2 岁以上的公牛宜去势后肥育,否则不便管理[4]。

犊牛肥育需要的蛋白质量较多,且利用粗纤维的能力差,对饲料变化的适应性也差,因此日粮价格偏高。犊牛的饲养比成年牛的饲养困难,肥育时间比1岁牛或2岁牛长,其成本高于成年牛。此外,犊牛直到出栏都可以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所以当市场价格低时,可以再饲喂一段时间,等行情比较好时再销售。因此,饲养者若没有经验,在第一次买牛时最好购买1-2岁的架子牛。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年龄的肥育牛有不同的饲养要求,所以必须综合考虑,从而获得最大经济利益[4]。

4.5 育肥牛饲养管理技术

目前,杂交牛以放牧加补饲模式的饲养效益最佳,适宜在放牧条件较好的山区、半山区推广;圈养的效益不如放牧加补饲模式,但不受放牧条件的限制,可以规模发展,适宜于各类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半山区及农区养殖。未改良的本地黄牛因个体小,生长强度不大,不宜采用圈养,以放牧加补饲效果最好[5]。

玉米秸秆、稻草、麦秸、花生藤等农作物秸秆是肉牛的主要粗饲料,但其饲用价值与营养价值均低。俗话说,“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对于刚收获玉米棒子的秸秆,可采取揉搓粉碎后青贮,也可以带棒整株青贮。对于稻草等水分含量较低的秸秆,可采用氨化方法调制。此外,豆渣、酒糟等也是良好的饲料来源。例如酒糟短期3个阶段育肥:①育肥前期(30d),玉米面2.5kg、酒糟20kg、干草5kg、生长素30g、尿素50g、食盐50g;②育肥中期(30d),玉米面4kg、酒糟20kg、干草4kg、生长素33g、尿素50g、食盐50g;③育肥后期(45d),玉米面5kg、酒糟15kg、干草4kg、生长素30g、尿素50g、食盐50 g。此法日增重1.57kg,出栏牛重可达486.6kg左右[3]。

为增强育肥牛体质,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保持旺盛的食欲,育肥牛要有一定的活动量,但不能运动量过大,以减少能量消耗。

[1]张吉昆鸟.制约肉牛养殖效益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2,31(6):1-6.

[2]何光中,王 华,艾方林,等.盘江黄牛放牧补饲肥育不同氮源精料配方筛选[J].中国畜牧杂志,2000,36(4):34-35.

[3]张 丽.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10):73.

[4]李万春.提高肉牛产业化经营效益的措施[J].科学之友,2012,33(10):147-148.

[5]何英俊,傅春泉,徐苏凌,等.不同养殖模式山地肉牛改良及育肥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0,51(6):1409-1411.

猜你喜欢
棉籽饼产犊预混料
羊棉籽饼中毒的危害、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种预防种公牛尿结石预混料饲喂效果的研究
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及缩短措施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预混料的科学生产
湖南饲料(2019年5期)2019-10-15 08:59:12
中国荷斯坦牛青年初产年龄和成年母牛产犊间隔遗传参数估计
棉籽饼粉的理化特性与功能特性
湖南省添加剂预混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
湖南饲料(2017年5期)2018-02-08 23:02:35
牛棉籽饼中毒的防治措施
农村百事通(2017年1期)2017-02-16 13:07:06
羊棉籽饼中毒诊治的研究进展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