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临海市畜牧兽医局,浙江临海 317000;2.临海市大田畜牧兽医中心站)
临海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陆域面积2200 km2,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征,人均耕地仅0.45亩(1亩=667 m2),不到全国人均(1.39亩)的三分之一,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0.53亩),是个畜牧业资源小市。由于土地资源匮乏,长期以来,临海市畜牧业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明显。
自2000年以来,该市提出了畜牧业“上山拓土”战略,通过发展基于“农牧结合”、“种养平衡”为理论基础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畜牧业发展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市畜禽养殖业产值达7.59亿元,包括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和饲料产业在内的畜牧大产业产值则超过10亿元,具有临海市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1.1畜牧业总量和份额稳步提升,现代畜牧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据调查,2011年全市生猪出栏量达20.85万头,年末存栏19.49万头;家禽出栏62.77万羽,年末存栏75.07万羽;肉类总产量2.30万t,禽蛋产量7093 t。
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总产值中,首次超过15%,生猪自给率达到60%,达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且呈现出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畜禽加工及饲料兽药等相关配套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以现代化家禽养殖为中心,以畜产品加工为龙头的现代畜牧大产业综合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1.2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临海市自2005年起,开始发展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为主要内容的“畜禽生态养殖工程”,对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实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探索出了种养业有机结合、养殖业与农村能源有机结合等多种畜禽生态循环养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畜牧业的动物防疫工作水平、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能力和养殖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目前全市已建千头(羽)以上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32个,生猪规模饲养水平达到61%,家禽达到77%,位居台州市各县区市前列,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3产业链向纵深拓展,一体化经营程度不断增强 近年来,临海市注重整个畜牧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从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入手,融合畜禽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污染治理以及贮运、流通、销售等环节和行业,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合作。
该市相关部门、基层畜牧兽医服务部门及各类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均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促进了畜牧大产业的升级和畜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新组建的“临海永城生猪合作社”和“台州九联生猪合作社”整合了养殖业、畜产品流通以及饲料等相关部门,畜牧业产业链向纵深拓展,形成了以畜禽养殖为中心,畜产品加工为龙头,饲料兽药为保障,连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贮运、流通及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为一体的面向市场的大产业。
1.4经营机制和组织模式灵活多样,民营资本已成投资主体 临海市畜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出现,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和协会、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等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成分的经营主体,成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多种产业化模式的出现,主要有“龙头带动型”、 “综合服务型”、“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整合了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由于政府引导和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纷纷涌入畜牧业,兴办各类现代养殖小区和现代规模化养殖场,兴建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龙头”——各种产业化经营主体。全市投资畜牧业超200万元的企业超过5家,新增投入畜牧业民间资本的总量达到2000多万元,是财政投入的10倍,突破了现代畜牧业发展中资金瓶颈的制约,促进了畜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民营资本的介入,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现代的管理理念、营销方式,提升了畜牧业的经营水平和综合发展能力。
1.5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得到强化,有力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临海市在不断完善动物疫病预警和突发重大疫情应急处置体系的同时,围绕现代畜牧业建设,加强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建设和流通防疫监管,大大提升了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的综合监控能力。
目前,全市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已覆盖到每个乡镇、街道,市级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已基本形成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监控体系。2011年,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率较上年下降50%以上。
2.1畜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临海市的畜牧业,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畜牧业产值总量偏小,人均生产肉、蛋、奶的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而言,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相关资料报道,全国的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近10年来约为30%左右,而临海市一直介于12%~16%之间,畜牧业在农民纯收入的贡献份额,与全国相比也明显偏低,全国的平均水平为8%~10%,而临海只有4%左右。
2.2畜群结构有待继续优化 据调查,临海市畜牧业结构中,目前仍然以耗粮型的生猪生产为主,草食家畜和家禽的比重较低,近10多年来猪肉产量一直占肉类总产量的70%以上。
据调查,在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中速度增加较快的奶业,在畜产品产量中的比例自2000年以来一直徘徊在10%以下,禽蛋产量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0%左右。
2.3区域发展不平衡 因历史原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临海市各地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尤其是由于养殖传统导致的畜牧业布局不平衡且不合理。
据调查,全市40%的生猪分布在大田、东塍、邵家渡和古城等市区周边环保敏感区域,尤其是最重要的饮用水保护区“牛头山水库集雨区”所涉及的东塍、小芝两镇更是集中了临海市35%的蛋鸭养殖,明显增加了牛头山水库集雨区水源污染治理的难度。而奶牛养殖则基本集中在古城和大洋两个街道。从地理环境上看,东部区块和西部区块更适合发展畜禽养殖,而这两个区块目前畜牧业则相对比较落后。
2.4畜牧业发展受土地资源制约 由于临海市地少人多,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全市80%以上的畜禽饲料粮主要从省外调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国家加大了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的管理力度,畜牧业的用地空间越来越小,并已成为制约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5环境污染与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明显存在 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粪便、污水和臭气,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虽然临海市已从2005年起开始建设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并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了如富越农庄的“猪-沼-果链接”模式、四砰山的 “山地养鸡”模式等畜禽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提高了污染防治能力。但是,目前畜牧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除,需要进一步综合治理。
另外,为了防控疾病及提高畜产品产量,各种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仍被部分养殖户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较高的产量,违规使用化学药品和促生长剂的情况时有出现,使畜产品原料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发展临海市畜牧业生产,稳定肉食品市场价格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市政府“菜蓝子”工程的重要内容。
畜牧业要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势头,必须对原有的生产模式、市场环境、准入制度等进行针对性的改革。要以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布局当前的畜牧业,通过建立长效的政策引导机制使畜禽养殖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环境。
3.1强化规划,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创造有利空间 临海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应该紧紧围绕“让全市人民吃得好、吃得放心”这个要求,以“高效、低耗、生态、优质、自足”作为总体目标,按照“构建自然环境和谐、区域布局协调、特色优势明显、产品生态安全、储备数量充足、比较效益显著并具有鲜明临海特色的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根据临海市山多地少、人口密度高的地理特点,在土地的消纳能力范围内,合理规划畜禽的养殖量。畜牧业的总体布局应该走“适度规模,相对集中”的路线。
近期建设的重点是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中期规划目标应是大力发展基于优良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优质土猪、土鸡等特色畜禽生产,充分挖掘 “花猪”、“土鸡”等优良畜禽品种资源、文化以及市场价值,提升临海市的畜牧产业档次。
长期发展的规划重点应是按照生态循环原理,建设具有“原生态农业”特征的生态畜牧业,不断优化优势产品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且符合环境功能区的畜牧业产业带和块状畜牧业经济。
3.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畜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议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财政补助方面:建议继续加大对畜牧业新兴产业体系和龙头企业的财政直接补助,帮助其扩大生产或技术提升。
二是融资方面:针对融资难的问题,政府与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出有利于激励农民创业的小额信贷品种,继续探索信用担保等融资形式,为农民搭建有效的融资平台,降低小额信贷的门槛。
三是畜牧业用地方面:落实对养殖户用地优惠政策,按照“依法用地,统筹安排,相互衔接,农牧结合”的畜牧业用地原则,各乡镇应统筹规划,有效引导,指导乡村和农户合理利用,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3.3培育和鼓励发展产销深加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继续对散养户积极推广“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养殖户走向联合,共同提高抗风险能力;积极鼓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和部分大型规模养殖场自主建办生猪屠宰企业和批发市场,直接加工、经营猪肉产品,把生产和流通、消费环节连接起来。
二是采用资格许可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厂鼓励建设定点销售点,放宽“自产自销”的限制,使养殖户、屠宰企业和肉品经营商之间形成公平合理分配机制。
三是进一步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品牌化建设,加快扶持冷鲜肉、小包装分割肉、熟肉制品等畜禽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加工型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力。
3.4完善生猪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状态下的市场供应能力 建议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完善活体猪储备制度。加强对活体猪储备的监管是保证制度落实的关键。建立不定期抽查和每月报帐制度,以报表形式反映饲养场每月的生产情况。
二是确保储备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调动储备场的生产积极性。确保有应急需要的情况下能迅速投放市场,以满足应急消费需求和保证节日市场的畜禽产品供应。
3.5加强动物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队伍建设 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动物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努力建立和完善临海市重大动物疫情预警与指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检疫与监督、兽药质量检测和残留监控、动物防疫物资保障、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等六大系统,保障人员力量和工作经费。
二是加快对全市重大动物疫情预警与指挥体系、动物疫病监控实验室、动物检疫与监督设施、流通环节动物防疫监督屏障设施、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动物疫病防疫物资储备库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保障动物疫病预警、防疫、检疫、监督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有效运行,构筑全市“菜篮子”的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