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成人教育《医学影像学》本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3-01-23 08:23:30张德清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姜春晖高丽娟
中外医疗 2013年25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影像学医学

张德清 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 姜春晖 高丽娟 王 俭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医学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实用性人才,实施终身教育重要的途经。临床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影像检查是临床医生的“眼睛”;《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的最重要的支撑学科。临床医学成人教育《医学影像学》课程有其特殊性,如何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是影像教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成人教育既是学历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目的多元而且模糊

高教[2002]10号文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2002年以后医学成人教育招生对象只能是具备相应医学执业许可证的从业人员;2008年以后停止招收成人脱产班,只能是业余教学,教学时间主要数集中在周末或晚上,教学课程密集[1]。这样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矛盾突出,对于临床专业学生来说,对作为辅助课程的《医学影像学》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多数为学历而学习。

1.2 教学设计与实际脱钩

现行《医学影像学》临床专业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临床医生的影像思维及对疾病的影像诊断,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2]。成人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学前大多数为中专、高职学历;主要在社区、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工作,少数为二、三级医院工作人员;临床医师为主、医学技术人员及少量药护人员。这些学生从业机构有基础的影像设备,主要是小功率X光机、B型超声诊断及少量CT机,MRI设备很少;他们对《医学影像学》有一些了解,对影像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必要性有较深刻的认知。他们对影像医学的学习又有一定的期望。

1.4 教学计划、方案及教学实施基本脱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46个学时)和实践(8个学时)两个部分,以神经五官系统、骨关节及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为主。教学设计主要为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各论4部分;以基本影像学表现、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为重点。这种课程设计与安排缺少对成人临床医学生的针对性及教学的差异性。成人临床医学生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为丰富临床经验,有利用简单影像手段解决基本临床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他们在工作中积累大量关于影像方面的问题,希望通过成人教育能得到解答,带着问题来学习。这种脱胎于现行本科临床医学的教学计划与成人临床医学生的实际及期望值有较大差异。另外现行影像医学理论教学方法多样化,很多方法超前,实践课程少,与从学生实际从业环境不适应;很多的新知识、新方法不能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 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课程前期调查分析

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对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基础信息。例如学生临床从业经历、工作单位影像设备、专业技能、执业范围与影像医学的相关程度等。另外了解学生学习的目的很必要,一方面学生学习为了得到学位、毕业证书;另一方面希望提高临床技能,大部分能来上课的学生多属于此类,他们希望通过课程学习来解疑答惑。了解学生的这些基本情况,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有利于针对性选择重点教学内容、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2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对这部分有一定理论基础,临床经验的学生,理论课时适当减少,增加临床实践课时。理论课内容选择应紧扣学生从业环境,以解决基层临床医疗实际为出发点,着重讲授骨关节、胸部及消化系统疾病;而需要较高端影像检查设备的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则应作为较次要内容学习。不同教学内容,也应有所侧重。疾病影像检查方法,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应作为重点之中的重点学习;影像解剖及系统常见、多发疾病更多在实践教学中体现。

2.3 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教学方法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影像医学教学中有很大局限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善,针对不同的内容选取合适的方法。理论课程内容如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影像解剖学等应以SBL(Subiect-based learning)教学法为主,围绕影像学特点、进行各主题讲解与学习。而疾病各论(常见病、多发病)的学习应多偿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及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法,为学生临床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为主线,发挥团队导向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与教师授的兴趣与绩效[3-4]。在学习疾病影像方法时,注重比较学习法的应用,结合学生从业环境,提高学生就现有影像条件解决基础临床问题的能力。如评价复杂肩关节脱位复位的效果,在仅有X光机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X线照方法如前后位、后前位、穿胸位及不同斜位组合拍片,来初步评价复位成功与否、复位效果等。

2.4 利用传统及现代信息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学生的从业环境决定了影像医学信息化的程度,脱离实际环境,盲目完全应用大医院的信息集成手段如PACS(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cating system)、RIS (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等系统实施影像示教课,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5];如仍能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胶片示教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利用互联网,如国内众多的医学影像网站、小范围的QQ群等现代快捷手段,提高学生对影像医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6],提高结合实际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综上,临床医学成人教育《医学影像学》教学有其特殊性,现行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只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从业的影像环境,在教学大纲内适当调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影像医学解决基本临床问题的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新型复合型的临床医学人才。

[1]谢有良,高德富.中医院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状浅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755-757.

[2]唐曦,刘洪,刘卫华,等.医学影像学五年制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西部医学,2012,24(4):819-820.

[3]罗健,范平,王凌鹏,等.PBL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教学示教中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1022-1024.

[4]史瑞华,翟仁友.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11-212.

[5]曾红春,袁建明,王晓堂,等.PACS平台在医学影像专业民族班超声互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2,42(6):138-140.

[6]胡俊峰,武斌,唐鹤云,等.基于网络的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1):62-64.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学影像学医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
对比剂肾病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华夏医学(2016年4期)2016-12-12 01:10:27
医院PACS系统在颈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7期)2016-07-27 00: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