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峡
临床上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始终保持在第一位[1],在剖宫产时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有预见性的行宫腔纱条填塞,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从而降低围产期孕妇病死率。三门峡市湖滨区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治疗产后出血患者中采用纱条填塞宫腔的方法,结果令人满意,现将临床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共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35例,均采用了宫腔填塞纱条的方法,其中产妇年龄在21~41岁之间,平均29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6例;31例采用了手术分娩,正常阴道分娩4例。出血的原因:本资料中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59.65%,以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胎盘剥离面出血最为多见;胎盘因素占21.49%,主要表现在胎膜粘连、滞留胎盘、位置不正常、胎盘植入等方面;在正常阴道分娩中宫颈和阴道裂伤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组占17.43%。所有患者出血量在500~4000 ml之间。
1.2 方法 凡胎儿娩出后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出血,用手法按摩及注射缩宫剂无效者,包括子宫壁及静脉给药,局部缝扎止血点等处理后出血仍然达500 ml以上,即可采用纱条堵塞。纱条为本院制作的宽3 cm,厚为3层纱条,长100 cm的无菌纱布条,将纱布条用消毒液碘伏浸透挤干。若为剖宫产术时,术者用卵圆钳夹住纱布条一端,从子宫切口置入宫腔,自宫底起自左至右折叠堵塞,当纱布条填至子宫下段时,术者用卵圆钳夹持纱条另一端经宫颈送入阴道,将纱条由下而上填至切口部位,两纱布条会合后,剪掉多余部分将两端用丝线缝结,最后缝合子宫壁,在缝合过程中注意勿缝及纱条。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纱条填塞宫腔时要先在腹部固定子宫,然后用卵圆钳将纱布条送入宫腔内,自宫底由内向外填紧,不留空隙,留有空隙可造成隐性出血。为了避免感染,填塞的纱条在宫腔内时间不宜过久。本组病例均在18~24 h内取出了纱条,平均留置时间为21 h 30 min,取纱条前用缩宫素15 U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
本组35例产后出血患者,经纱条填塞宫腔后有34例出血停止,并在24 h内均顺利取出纱条,未出现再出血和其他并发症。有1例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部分性胎盘植入患者填塞失败,阴道流血不能控制,术中出血达4000 ml,出现失血性休克,行子宫切除术和采用输血、输液等抗休克处理后成功救治。35例患者无一例死亡,全部治愈出院。
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内,如果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以上,我们都应该按产后出血来及时处理。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滞留、阴道裂伤、宫颈裂伤等[2]。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失血速度的加快,产妇会很快出现休克状态,如果没有预见性和救治不及时,往往会危及产妇生命。由于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危急症之一,除常规止血方法外,子宫腔填塞纱条也是制止产后大出血的一种良好治疗手段。子宫腔填塞纱条可以刺激子宫体感受器产生皮质激素,进而促使子宫毛细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纱布压迫胎盘剥离面的出血位置,通过对出血创面直接压迫而起到止血作用。临床结果证明,宫腔填塞纱条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安全、迅速、有效[3],在临床上由于宫腔填塞纱条方法简便、实用,不仅止血效果良好,而且可以保全子宫让患者容易接受。笔者临床体会到:①产后若出血已达500 ml以上时,采用手法按摩子宫及给予宫缩剂,无效者用肠线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等仍不能止血者即可考虑行填塞术。②应严密观察产后出血患者的血压、脉博、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观察出血量,对于有休克表现的产妇,要及时补充血容量,产妇出现血压低时不要一味的依靠升压药物维持,从而延误抢救时机。产后出血休克患者宫腔填塞纱条是治疗的根本,补充血容量是关键,出现休克后要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按晶体、胶体液3:1的比例快速补液。③对于堵塞宫腔的纱布条要进行严格消毒灭菌,本院使用碘伏消毒后纱布条,通过碘伏这一强效广谱消毒液抑制和防止细菌繁殖,能有效地预防感染。④对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如果经宫腔填塞纱条后仍不能控制出血,我们建议及时行子宫切除术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1] 华嘉增.妇女保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9.
[2] 杨慧霞.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7):481-483.
[3] 谢立敏,于云英.纱布填塞宫腔治疗剖宫产出血10例体会.中国社区医师,2003,24(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