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英,陈弼沧
(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道教内丹学(以下简称“内丹学”),是以道教宇宙观、神仙信仰、人体生成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传统医学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以心性论为心理基础,以性命为修炼对象,以人体先天精、气、神为药物,以人体为丹房,丹田为炉鼎,意念呼吸为火候,借用外丹术语、易学符号系统来描述修炼火候及成丹过程,最终目标为得道成仙的修炼理论和实践体系[1]。钟离权和吕洞宾是五代和北宋时期最著名的内丹学家,题名并经考证的有《破迷正道歌》、《灵宝篇》、《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百问篇》、《九真玉书篇》、《指玄篇》和《传道篇》等著作传世。后经吕洞宾的弟子施肩吾等进一步地完善,形成了内丹学的“钟吕丹法”。后人将钟、吕位列“八仙”之中,从而极大地增强了“钟吕丹法”在内丹学发展中的影响力。追溯内丹学发展史,受道家哲学和养生观念影响很深的《黄帝内经》就包含有内丹学初传时期的理论和实践[2]。我们摒弃内丹学所带有的宗教色彩,解析“钟吕丹法”中蕴涵丰富的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现论述如下。
《灵枢·邪客》之“人与天地相应也”,是指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人应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主动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以利人体的生存和健康。钟离权说:“修持之士,若以取法于天地,自可长生而不死。”同样强调内丹修习者,应根据天地四时的阴阳变化之道进行修习才能祛病延年。如《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以《易经》的“八卦”配一日中的八时,来说明人体阴阳之气在一日之内升降的规律:“一年之中,立春比一日之时(丑、寅时),艮卦也,肾气下传膀胱,在液中微弱,乃阳气难生也;一年之中,立冬比一日之时(戌、亥时),乾卦也,心液下入,将欲还原,复入肾中,乃阴盛阳绝之时也。人之致病者,阴阳不和,阳微阴多,故病多。”所以当“日出当用艮卦之时”,为“阳气难生”之时,内丹修习者应“咽津摩面,手足递互伸缩”以养气,当“日入当用乾卦之时”,为“阴盛阳绝”之时,养生修行者应“咽气搐外肾,纳心火于下,收膀胱之气于内”以聚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此处的“平旦”即是“日出当用艮卦之时”,“日西”即是“日入当用乾卦之时”。宋代的内丹学家张伯端以《易经》的“十二辟卦”配一年的十二个月和一日的十二个时辰,用十二辟卦的象数变化,阐述人体阴阳之气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规律相同。如夜半子时天地之间一阳之气上升,为复卦值事,人体肾中也有一阳纯精之气上升。此时应以意念引导阳气运行,即内丹学术语所谓的进阳火。由此还可见内丹学理论十分重视调养阳气,如钟离权所说:“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总而言之,钟、吕认为内丹修习者应效法天地才能修习有成。后世的张继先和白玉蟾等内丹学家进一步提出将内丹学和“雷法”相融合的学说,即内丹修习者通过修习实践,应主动运用所掌握的天地、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规律去改造自然,如《道法九要序》所说:“法也者,可以盗天地之机,穷鬼神之理;可以助国安民,济生度死。”葛洪和孙思邈既是著名的内丹学家也是一代名医,即是最好的例证。
《素问·疏五过论》言:“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相连,病有所并。”说明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所带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变化,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中医“七情内伤”学说,更是详述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导致脏腑发病的机制。所以人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不要把贫富贵贱看得太重而影响健康。唐代的内丹学家崔希范认为外在的事物会刺激人的心灵,所谓“三毒十恶八邪,皆起于心,神常从之”。所以钟离权指出:“若以绝念无想,是为真念,真念是为真空。真空一境,乃朝真迁化,而出昏衢超脱之渐也,开基创始,指日进功,则存想可用。”明代的内丹学家张三丰也指出:“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功夫也。”此处的真念和扫除杂念即是内丹修习中入静的过程。明代的内丹学家朱权对于内丹修习者如何做到真念,在《救命索》中做出详细的描述:“且夫下手立基之始,必先断灭一切念头,离诸妄想,勇于精进,无染无着,物我两忘,专气致柔,回光返照,虚心实腹,昏昏默默,存无守有,若亡若存,精习静定,使吾心如止水无波,太空无云,以致寂然不动。”
在钟、吕的著作中记载大量“搬运河车”和“肘后飞金精”等内丹修习的方法,如《会真记》言:“万阴之中,有一点元阳上升,薰蒸其胞络,上升元气,自肾气传肝气,肝气传心气,心气传肺气,肺气传肾气,而曰小河车也;肘后飞金晶,自尾闾穴起,从下关过中关,中关过上关;自上田至中田,中田至下田,而曰大河车也。”即是描述内丹修习者以意念引导“真气”沿肾-肝-心-肺-肾(即小河车)或督任二脉(即大河车)路线循行。然而钟、吕并没有明确指出何时开始以意念引导“真气”运行。明代的内丹学家伍守阳认为:“如遇至静至虚,不属思索,不属见闻觉知,总是虚之极、静之笃者。而真阳之自动,虚静之极自动,方是循环自然妙处。非觉而动,实动而觉,觉而不觉,复觉真玄。觉而动者,先觉后动也;动而觉者,先动后觉也。即是先天宜用之药物。”指出当虚极静笃之时,神无思索、见闻觉知,真阳自动(即内丹学术语所谓的“活子时”),非觉而动之时便可以开始意念引导“真气”运行,即内丹学术语所谓的“采药”。《古书隐楼藏书·琐言续》更加详细地将“活子时”描述为三种情况:“功到寂无所寂,忽觉内机有若得得焉,此是活子之初;继觉勃然机现,乃是活子正象;油然内透,将达男根,乃是活子内气充盈。”在意念引导“真气”运行的同时,要特别注重调息即调整呼吸,如伍守阳所说:“达观往昔千千圣,呼吸分明了却仙。”指出应以神驭气,即心息相依,一呼一吸合乎自然,不可执着有、无,才合乎大道。伍守阳批判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所中提出的“闭息法”,言:“内不空而逼塞者,是强闭气,外道、邪法、旁门之类皆然。”崔希范在其著作《入药镜》中指出:“瞑目端坐,定息澄心。于是神定气和,其心至则火发矣。真火者,可以炼丹,非理勿行焉。”内丹修行者“神定气和”的状态下,意识引导真气运行所至之处人体自觉温度开始升高。时间与自觉温升高之比就是内丹学术语所谓的“火候”。
钟、吕认为:“人之长生者,炼就金丹。欲炼金丹,先采黄芽。欲得黄芽,须得龙虎。所谓真龙出于离宫,真虎生于坎位。离坎之中而有水火”,“故知肾中真一之水,心中正阳之液,二者交焉,在人生人,在身生神,其名曰内丹”,“液中有真气,气中有真水,互相交合,相恋而下,名曰交媾龙虎”。其中“龙”即是肾水,“虎”即是心火,“交媾龙虎”即是“心肾相交”。《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从宇宙范围来说明阴阳水火的升降。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言:“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矣,故生意存也。”说明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伍守阳指出守神至“昏沉尽绝,散乱俱无之诣,方为纯阳果满之胎神”,即是“心肾相交”的状态,内丹学术语所谓的“丹成”或“胎圆”。如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即“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则会出现日间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夜间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亦梦扰不安等症状。钟、吕以及伍守阳、张三丰等详尽地描述了内丹修习者在“丹成”时所见的各种景象,我们认为这些景象是因修习者而异,切不可过分追求。如《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指出:“坐中或闻声莫听,见境勿认,物境自散。”而现代许多修习者就是因为过分追求执著能见到某种景象,导致出现“走火入魔”,类似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
钟吕丹法对内丹术诸多基本范畴和重要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对钟吕以前的各种内修方术做出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发展,其精妙透彻之处达到了当时的高峰,是传统内丹学走向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希望通过解析“钟吕丹法”中蕴涵丰富的中医养生学理论和方法,使先祖创造的养生瑰宝能惠及广大民众。
[1]霍克功.道教性命之学内丹[J].中国宗教,2006,12(12):26.
[2]李小青.内丹术与《黄帝内经》[J].中医药文化,201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