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 王聪聪 徐莉真
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称为低钠血症,它是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的表现之一。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易被原发病掩盖,漏诊率高,严重影响原发病的治愈率,延长病程,增加再住院率[1]。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使得老年人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2]。老年人因牙齿松动或咀嚼功能降低、饮食单一、进食量少,加之基础疾病多、长期应用利尿剂或含利尿剂的降压药物,轻度的低钠血症常不易发现或被原发病掩盖,因此,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
①部分患者合并心脏病。为避免加重心脏负荷,补钠过少,导致低钠血症。②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因吞咽障碍而影响食物摄取。③意识障碍。病情较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而影响进食,导致低钠血症。④发热、大汗、呕吐、腹泻。部分患者因吞咽困难、喂食不当、免疫力低下引起吸入性肺炎而出现发热、大汗、呕吐、腹泻致丢钠过多。⑤血液中有大量高渗透性物质如高血糖、甘露醇存在时,血钠浓度降低。
长期应用强效脱水剂治疗,如甘露醇、呋塞米等,使钠从尿液排出过多,导致低钠血症。
由于老年人反应差、基础疾病较重,一般要求进清淡、流质饮食,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的患者,临床上多给予利尿、限盐等治疗方案,造成患者及其家属对摄盐的误解,认为少盐甚至不摄盐有益,从而导致患者低钠血症。
合并有低血钾的患者,由于机体可用于交换的钾减少,造成细胞内外流的钠离子减少,导致低钠血症。
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由于心排血量降低,致使脑内不适当的高加压素水平以及脑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水平增高,导致过度口渴,患者经常饮水致水摄入过多,导致低钠血症。
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脏保水增加引起稀释性的低钠血症[3]。
低钠血症的轻重程度与患者预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不能进食、水肿、长期使用利尿剂等患者,每天认真记录24h出入量,保持出入平衡,监测尿比重、电解质的变化。
受社会健康饮食宣教的影响,我国老年人饮食习惯趋于低盐饮食[4]。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纠正错误的摄盐观点,保证正常的摄盐量。能全力的含钠量为100ml含80mg,属低钠饮食,因此对单纯鼻饲能全力的患者,建议每500ml内加钠1g。对已发生低钠血症和使用利尿剂、呕吐、多汗的患者每日增加2g左右的摄钠量。对心力衰竭所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患者限制水的摄入,每日<800ml,待低钠血症纠正后逐渐加至正常。
2.2.1 可自行进食者
患者取端坐位,避免辛辣、干硬等刺激性食物,选择软食、半流质或者糊状食物,少量多餐。
2.2.2 不能进食者
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者,及早留置胃管。不能进食者,级予静脉营养,根据心功能的程度严格控制补液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荷。尽量采用微量泵输液。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确保针头在血管内,防止高渗溶液漏出血管外导致组织坏死。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疾病的病因、诱因、治疗方案及配合要点,说明反复抽血化验和留取24h尿液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一定的饮食原则,让他们认识到饮食治疗是疾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自觉接受为其提供的饮食治疗方案。
老年人一般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在就医时,他们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应针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沟通,消除他们的悲观情绪,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应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协助卧床患者床上洗头、擦浴;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心理状况,及时提供帮助;指导并帮助卧床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翻身拍背及床上关节运动,解决患者的自理缺陷问题,鼓励其自主活动,增强自理能力;为行动不便的患者订餐并协助喂饭。
加强老年患者的病情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低钠血症。当发现低钠血症的表现时,应严密监测血钠水平,积极寻找致病因素,去除诱因,限制入水量,及时补充钠盐,合理饮食。注意事项:轻度低钠血症患者补钠以口服为主,适量增加饮食中钠盐的摄入量[5];严重低钠血症患者静脉输液补钠时,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24h内血钠升高不超过12mmol/L,48h内血钠升高不超过20~30mmol/L。
[1]刘英明,朱智明,杨晔.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5(7):678-680.
[2]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1.
[3]周金细.急性脑梗死合并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849-2850.
[4]刘汉玉,韩翠英,黄敬.老年患者院前低钠血症9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99.
[5]朱小兰.危重病人继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