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中
(淮阳县种子管理站,河南 淮阳 466700)
淮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油料生产先进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13万hm2左右,主要是以麦垄套种为主,占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的70%以上。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花生的需求量增加,花生价格上扬,种植花生的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高涨。为了解决粮、油争地矛盾,根据淮阳县的气候特点、土壤状况、耕作制度、生产条件及农民的种植习惯,结合实际生产状况,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麦套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规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麦套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改善了花生田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为花生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1.1.1 保墒提墒 由于地膜覆盖切断了水分与大气的主要交流通道,使水分只能在膜内循环,因而水分能较长时间地储存于土壤中,大大提高了花生对土壤中水分的有效利用。当天气干旱时,耕层水分减少,土壤深层的地下水通过毛细管向地表移动,不断补充和积累耕层土壤水分,起到了提墒作用。在发生雨涝的情况下,雨水又从地膜外流走,在一定程度上还有防涝的作用。
1.1.2 改良土壤结构 麦套花生地膜覆盖能使花生田土壤在全生育期内处于免耕状态,表土层躲避风吹、降水及灌溉的冲击,减少中耕除草、施肥、人工或机械践踏所造成的土壤硬化板结,从而使耕层土壤始终处于良好的疏松状态,有利于根系发育和果针下扎及荚果膨大。主要表现为土壤中三相比率发生变化,即固相下降,液相和气相提高,土壤紧实度变小。
1.1.3 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麦套花生地膜覆盖能够均衡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态,使土壤保持湿润、疏松、温暖、肥沃的生态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提高生物活性。由于地膜覆盖土壤微生物作用加强,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加速,可使土壤中氮、磷、钾等有效养分增加,使土壤保持较高的肥力水平,为花生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1.1.4 增加近地层的光照强度 由于地膜对阳光的反射作用,使覆膜花生植株行间及近地层光量增加,增加了植株下部叶片的光照强度,增强了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1.2.1 改变生育进程 一是麦套花生提早播种10~15d,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相对延长了花生的生长期,有效利用了光热资源;二是生育期提前,花生生理代谢活动加强,生育速度加快,提前进入结实期,饱果期的时间得到相对延长;三是利于培育壮苗,麦垄套种由于播种早,当“伏旱”来临之前,麦套的花生根系已基本形成,叶片光合能力增强,易形成壮苗。
1.2.2 利于开花结实 麦套花生开花早,开花量大,单株结果数、饱果数较多,双仁果率、出仁率均较高。
1.3.1 土壤的适耕期长 淮阳县的花生主产区分布在刘振屯、王店、冯塘、朱集、新站等乡镇,该区域大部分土壤为沙土和砂壤土,透气性好,适耕期长,小麦收获后能及时进行中耕灭茬、覆瞙,不受土壤干湿的限制。
1.3.2 土壤适宜 花生和其他豆科作物一样,根上生有根瘤,根瘤内生有根瘤菌,根瘤菌的形成需要良好的透气性。同时,疏松的土壤利于果针的下扎入土、荚果的膨大和花生的收获。
1.3.3 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和技术基础 一是该区域农民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远高于种植玉米和大豆,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农民舍得投资;二是多年的实践,当地农民掌握了一定的花生种植技术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接受新技术快;三是该项技术从试验到示范以及花生的高产创建均在该区域进行,为推广该项技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3.4 增产效果显著 经多年的推广实践证明,麦套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提高淮阳县夏花生产量的一项投资小、见效快,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措施。该项技术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的示范推广,特别是近三年花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以来,花生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2010年试验示范为例:麦套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实施田每公顷平均产量5699.4kg,平均收入3.4万元(花生按6元/kg计算),较不盖膜每公顷增产1328.1kg,增收7968.6元。2012年,通过花生高产创建,带动全县推广麦套花生地膜覆盖面积1.37万hm2,增收1.1亿元,社会与经济效益极其显著。
选用早熟、高产、优质品种是夺取麦套花生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应选用豫花9327、花育22、濮科花1号、豫花15、豫花16、花育16等适应广、开花结果集中,饱果率和出籽率、含油率高的优良品种。
2.2.1 晒种 提倡带壳晒种,播种前5~10d晒种2~3d。晒种既能利用日光杀死种子表皮上携带的病菌,又能降低花生种子含水量,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和发芽率,可提前出苗1~2d。晾晒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及果皮,选择晴天上午,在土地上(杜绝在水泥面)铺一层塑料布进行晾晒。天气好、气温高,晒1d即可播种。
2.2.2 种子分级 剥壳后选择色泽新鲜、粒大饱满、无霉变损伤的籽仁,按照籽粒大小进行分级粒选,分级播种,避免混粒播种出现的大苗欺小苗现象,以利苗匀苗壮。
2.2.3 拌种 药剂拌种是一项集防病治虫、固氮于一体的配套技术,具有投资小、效果好,方法简单易行特点。一是卫福10g+劲苗20mL+助剂50mL+钼酸铵15~20g,拌种20~25kg;二是用根瘤菌剂拌种。花生根瘤菌剂是用科学的方法从土壤和植株中分离出来的生活力强、固氮能力高,经人工繁殖培养制成的粉剂和液体细菌肥料。使用方法是:湿菌拌干种,或湿种拌干菌,或沾种子丸衣,若采用药剂拌种可采用湿种拌干菌。
播种时间以麦收前10~15d套种为宜,套种过早,会导致花生植株基部节间细长,侧枝不发达,根系弱,基部花芽分化少;套种过晚,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后期荚果饱满度差。播种时应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套种密度要根据所选品种的特征特性、土壤肥力、、栽培条件等因素来决定。其原则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株型松散宜稀,株型紧凑宜密;大棵型宜稀,小棵型宜密;实行单穴双粒播种,适当增加密度”。一般高肥力地每公顷种植12~13.5万穴,中等肥力地种植13.5~15万穴,可根据品种类型和土壤肥力酌情增减。
2.5.1 中耕灭茬,平衡施肥 麦收后要及时中耕灭茬,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便于覆膜。由于麦套花生不能施基肥,又有一定的共生期,为防止脱肥,应尽快追施苗肥,促进根系发育和根瘤的形成,起到壮苗早发、苗肥花用,为花生中后期生长发育奠定基础。一般每公顷施尿素225~300kg、过磷酸钙450~600kg,或花生专用肥525~600kg,有条件的还可施腐熟的有机肥15~22.5t,石膏粉225~300kg。
2.5.2 化学除草 结合中耕灭茬,视花生田草害发生情况,每公顷用花生专用除草剂克草星(花生宝)600~750mL,对水600kg均匀喷雾,可防治花生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发田。防治禾本科杂草:每公顷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600~900mL;或5%精禾草克乳油,或5%快锄乳油,或5%草通灵乳油900~1200mL,对水525~750kg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在花生三个复叶前,每公顷用24%克阔乐乳油390~490mL,或10%阔锄乳油300~450mL,对水450kg均匀喷雾。
2.5.3 及时覆膜 小麦收获后,在及时进行中耕灭茬的基础上,视土壤墒情,及时施肥、浇水、喷施除草剂,然后及时覆膜,一般在6月10日前完成。采取边覆膜、边打孔破膜放苗,随后用土把膜孔压严盖实,以解决高温烧苗和跑墒问题。地膜覆盖行数视地膜宽窄而定,一般采取双行覆盖,便于中后期追肥施药。
2.5.4 防寒排涝 花生是耐旱怕涝作物,苗期一般不浇水。但花荚期是水分临界期,对水分非常敏感。初花期土壤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水,以小水润浇或沟浇为宜。雨季积水应及时排涝。
2.5.5 合理化控 由于土壤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花生前期生长发育加快,中期生长旺盛,易造成旺长。因此,对有旺长趋势的地块,在盛花期每公顷用多效唑750g,对水450kg进行均匀喷雾,间隔15d,视花生田长势情况可再喷一次。
2.5.6 科学追肥,预防早衰 花生追肥应根据地力、前茬施肥量和花生生长状况而定。(1)苗期:肥力低或前茬施肥量不足,幼苗生长不良,应早追苗肥,促苗早发。一般结合中耕灭茬在覆膜前,每公顷施花生专用肥225~300kg。(2)花针期:应根据长相及时追肥。但此时花生根瘤菌固氮能力强,固氮量基本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对磷、钙、钾肥需求迫切,氮肥施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徒长。一般每公顷施石膏粉300~450kg,酸性土壤可施熟石灰225~375kg或过磷酸钙150~300kg。(3)结荚期:结荚期是花生果分化发育期,如果基肥少,前期追肥不足,会造成植株发育不良,影响荚果发育,此时每公顷可补施尿素60~75kg。(4)饱果期:此时植株逐渐衰老,根叶代谢机能下降,若缺肥会引起早衰,严重影响荚果的发育和充实。因此,应结合花生叶部病害防治,进行叶面施肥,补充营养防早衰。
2.5.7 防治病虫害 一是病害的防治:苗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茎腐病;7月中旬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叶斑病、锈病、网斑病,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d。二是虫害防治:地下害虫防治可于播种时用辛硫磷拌种或于小麦收获后,结合中耕灭茬,每公顷用5%辛硫磷颗粒剂37.5~45kg+细土225~300kg拌匀撒施进行防治。7月中下旬蛴螬卵孵盛期,此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每公顷用40%辛氯乳油750mL随水冲施。蚜虫、蓟马危害严重时,可喷施10%吡虫啉1000~1500倍防治。花针期防治棉铃虫和造桥虫,可喷洒40%辛氯乳油1000倍液。
2.5.8 适时收获 当植株长相衰退,顶端停止生长,下部叶片干枯开始脱落,花生70%荚果饱满,网纹清晰,果壳变硬变薄,外观呈现原品种的固有特性时,表明花生已经成熟。花生成熟后要及时收获,避免出现落果、烂果、霉果现象,同时要抢时晾晒,安全储藏,防止霉变和黄曲霉菌污染,达到丰产丰收。
[1]袁新社,荆建国,李振华.麦套花生高产稳产关键技术七要点[J].种业导刊,2010(05):34-35.
[2]王廷波.麦套花生低产原因及增产技术[J].种业导刊,2010(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