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筱辉,钟 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8)
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且富有争议,但一般都认为文化是以某种普遍认同的精神信仰为基础的价值体系[1]。本文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或集体内部普遍认同的思想、精神、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
本文所称的“文化价值”是指社会或集体的内在思想、精神、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取向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力或影响力。它具有科学性、气质性、规范性、精神性、默化性等特征,决定着一个社会或集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引导着一个社会或集体成员的行为。
大学治理是大学内部师生员工、外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实施的大学管理制度。其特征是多元利益主体的互动、协调。大学治理是过程,更是模式,其构建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乎大学命运的兴衰成败[2]。
大学治理与文化价值是相互影响,互为动因的关系。
一方面,大学治理促进文化价值的发展。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因为它不单是传播知识的地方,而且是养育文化、培育人文精神的地方[3]。如果说大学是孕育文化的土壤,大学治理则是使土壤更加肥沃的活动。大学作为独特的文化机构,汇聚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大学治理是传承、选择、整合、创新与传播这些文化资源的过程。其根本是一个推动整个文化价值发展的过程。
另一方面,文化价值反作用于大学治理,是大学治理发展的动因。首先,纵观历史,人类文化的每一次变迁都对大学治理产生着深远影响。西欧中世纪大学诞生之初,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受世俗文化的影响,重视医学、法律;而受到宗教和神学的影响,巴黎大学则重视宗教神学的研究和教学。柏林大学发展之初,就受到了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培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哲学家,造就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的“精神贵族”。到了19世纪的美国,在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的影响下,为社会服务开始成为大学的职能[4]。其次,文化还可以提高大学组织成员对大学理念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隐性地作用于大学成员的精神风貌、行为模式上,从而提高大学治理的效率。因此,通过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人、用崇高的大学精神凝聚人,用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励人,用浓郁的人文气息感染人可以使大学治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用潜移默化的、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力可以使学生成为具有民族使命感的追求真、善、美的中华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大学治理发展的动因。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5]。这使大学的职能在其传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
大学治理应该承担起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文化传承应当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对我国而言,人类优秀文化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两方面。首先,大学在文化传承中应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对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我们需要更多地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其次,大学应传承国外优秀文化。中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国外文化的滋养。大学在传承国外优秀文化时,应该坚持以我为主,求同存异,在充分保持民族特色基础上传承国外优秀文化精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学一直承担着传承国外优秀文化的重任。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引领我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代代相传,与我国民族文化相交融的产物。
大学的文化传承主要应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大力发展通识教育。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育人来实现。通过培养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的人才来实现文化传承是大学治理实现文化传承职能的最主要方法。合格人才的培养,无疑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都有较高的音乐艺术修养[6]。通过将人文教育纳入到通识教育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选择性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使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同时具备知识与情操并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气质和人格修养。
第二,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和核心知识点的研究,寻找文化传承的新手段与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承模式、文化传承机制;通过对国内外文化的比较研究,追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知识接口。
第三,在校园环境建设上,通过图书馆建设、校园建筑物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传统民族节日节庆宣传活动等手段将文化传承融入校园。在校园中大力普及中华民族文化知识,营造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师生在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染文化气息。通过发挥文化的隐形影响力实现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大学的职能之一。然而,传承什么样的文化,涉及到文化选择。文化选择,是对有文化合理因素的肯定以及对落后的、不符合现实需要的文化因素的否定或扬弃。大学作为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组织,承担着为整个社会批判、选择文化的任务。
在我国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很多次文化选择。从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而开始的大规模中欧文化交流“西学东渐”开始,中国就开始面临着在中西文化间的选择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年中,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跌宕起伏,中国的文化选择始终没有停息,始终饱含着舍弃与保留、拒绝与接纳、批判与重构的矛盾情结[7]。在中国第一代文化先进分子的带领下,我们选择了西方的大学理念与大学制度。此后,大学成为文化选择的阵地。
文化选择的客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复杂多样的文化选择客体为大学文化提供了可能性条件。然而在我国面临的多样性文化面前,最主要的选择仍然体现在东西方文化间的选择。如今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中。伴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涌入,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对我国大学学生文化价值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处理好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关系,是当今大学治理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的传统中国儒家思想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思想代表了对社会抱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美德观念的东方文化价值观。具体来说,东方文化具有很强的美德意识,强调“德”对于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强调整体意识,有很强的集体精神与利他主义内涵;重视和谐,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
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其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深深受到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双重影响。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价值标准多倾向于理性、平等意识、个体取向和法治。其价值目标的核心是个人利益、意志、愿望和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大学在对待东西方文化时,既应该坚守东方文化的优势,又应该看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时代差距。卡尔·波普尔指出:“进化和进步的主要动力是可供选择的物质的多样性。”[8]多样性的选择是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对于东西方文化不能持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二元对立态度,而是应该秉承既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价值的同时又坚持、传承、并不断创新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原则。应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意识,例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美德意识、人文关怀精神、诚信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服务意识。对于西方文化,应该选择西方文化中先进文化因素,例如崇尚理性、法治、科学精神等价值观。
文化整合是对国内外文化进行整理、整顿、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文化价值认同体系[9]。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入侵,世俗文化滋长,传统民族文化流失。如何处理好西方文化、世俗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大学治理进行协调整合。大学治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实现文化整合。
第一,发挥大学的文化引导作用。在文化整合中,首先应对东西方文化进行研究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保护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理性地汲取适合我国国情的西方文化精髓。对社会中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进行过滤和加工,吸收优秀多元文化合理内核,并融会到大学的文化中,引导大学文化发展方向。
第二,发挥大学的文化批判作用。当今我国的文化形态呈现主流文化意识淡化,低俗文化、腐朽文化滋长的趋势。以消费、娱乐为取向的大众文化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在大学治理中,应发挥其对低俗文化,腐朽文化的批判作用。对低俗文化、腐朽文化的批判主要依靠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对高雅文化、先进文化的渗透。
第三,发挥大学的文化协调作用。文化协调是相对于文化冲突而言的。大学治理中除了引导主流文化发展,更应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对待多元文化间相冲突的部分应该起到协调作用,努力体现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
第四,提高大学人的文化审美意识。文化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种具有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而这种整体价值理想力量是通过大学人自己自觉的价值判断形成的。引导、批判,是一种外力对文化价值取向的干预,而文化审美能力的提升是人自觉选择主流文化价值取向、内在认同其文化价值的过程,也是大学治理中进行文化整合的最终目的。
大学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动力源。大学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三方面向社会注入创新型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创新与发展。大学治理对于文化创新的意义体现在使大学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研成果产出。
第一,应将文化创新纳入大学办学理念之中。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方式的总和,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直接指导其办学行为,影响大学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10]。将文化创新纳入大学办学理念之中,对于肯定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引导、鼓励全体大学人进行文化创新具有指向作用。例如北京大学,一百多年来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之学风,孜孜以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之理想。以创新的理念引导大学师生不断进行创新。
第二,构建创新型大学文化氛围。在大学文化中营造开拓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11]。通过构建创新型大学文化,将创新精神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渗入到大学人的思想、行动中,塑造成一种创新型大学文化。这种创新型大学文化将形成一种巨大的文化力,不断推动着大学文化创新、社会文化创新。
第三,增强大学领导者的文化创新意识。大学领导者是大学治理的核心成员与重要决策者。大学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对大学治理十分重要。大学领导要善于综合运用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营造信任、理解和沟通气氛[12]。领导大学师生共同构建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校园气氛。
第四,构建大学文化创新机制。在推进文化创新方面,首先应该发展开放、包容、民主化、透明化、规范化的制度文化。在制度构建中充分体现崇尚学术,兼容并包的特征。只有在一个开放、包容的制度体系下,才能孕育出文化创新意识。其次应当构建起鼓励文化创新的科研机制。在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方面,应积极促进交叉学科建设,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并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文化传播是大学的最基本任务之一。纵观历史,大学一直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在大学发展的历史上,一直发挥着文化传播的作用,通过传播文化,引导着社会文化的主流方向。从北京大学发起的“五四”运动到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传承创新,从辛亥革命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传统学术文化体系的确立到现代中国文化的交流等,无不发端于大学的校园[13]106。大学治理对于文化传播的意义,一方面体现在引导传播内容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增强文化传播的力度,扩大文化传播范围的广度上。
首先,大学治理对文化传播内容起引导作用。大学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是文化产生、集聚与传播发散的中心。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应该通过其对文化的引导,促使大学传播对国家、社会、民族乃至世界有用的优秀文化。这种优秀文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播作为我国民族精神财富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既是伟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崛起的精神力量。传播传统民族文化,既能实现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增强我国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传播当今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文化的流向和代表,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主要影响的文化。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在各种文化互相激荡和意识形态互相交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高度的大众认同感和强大的融合力[13]105。我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大学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任务。在大学里,所有的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只能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主心骨去引领。
其次,大学治理应通过以下几方面增强大学的文化影响力。
第一,在教学方面,利用交叉学科推动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要发展现代化传媒技术和文化传媒专业,大力发展互联网、手机通信等新兴媒体和网络影视制作的学科专业教育,使大学能够利用新兴媒体成为传播文化的前沿阵地。第二,在学术研究上,应当建立起鼓励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当今我国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的学术机制。通过建立学术研究组织,加强对人民群众关注的意识形态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运用大学的文化传播力影响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面向社会传播具有正能量的主流文化。第三,在社会服务上,大学作为一个社区,一个区域的文化辐射源,应该发挥其文化传播的作用。通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将文化传播到社区群众当中。加强区域文化研究,传承、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途径,把大学和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与区域文化发展联系起来,支撑起祖国文化发展的广阔天空。第四,大学应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加强文化的输出和吸纳,把中国的优秀文化推向世界,把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吸纳进来,丰富发展中国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利用大学人才优势和传播资源,提升推介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韵味的优秀文化产品,为中国大众和世界各族人民提供精神食粮。
[1] 彭小兵.城市拆迁冲突公共治理的文化价值视域[J].重庆大学学报,2011(03).
[2] 湛中乐.北京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大学治理与大学章程”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C]//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2011.
[3] 柯文进.社会转型与中国大学理念[D].北京师范大学,2003:69.
[4] 李立国.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3):55.
[5] 胡锦涛.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05.
[6] 苗玉宁,等.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战略、策略与行动的科学对接[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23.
[7] 王京生.从“文化选择”到“文化强国”——关于深圳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几点思考[N].中国文化报,2012-04-17(12).
[8] [英」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127.
[9] 何祖健,章兢.论大学的文化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1(7):65.
[10] 翟海刚.大学文化对创新人才的育人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11] 常文磊.大学创新文化[J].大学,2007(12).
[12] 柯文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的竟争力[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2):7.
[13] 赵学通.论大学在主流文化传播中的引领作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