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的SWOT矩阵分析研究

2013-01-21 09:1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银行业务运营商银行

汪 璐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1 引言

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设备与终端办理银行业务的新型金融业服务形式,在有手机信号的前提下,拥有手机银行的用户可以在任何的时间、任何地点办理各种银行业务,为客户节省了在ATM机、银行大厅排队等候的时间,打破了银行要在固定地点办理相关业务的传统格局,在扩大了银行服务范围的同时也延长了银行的服务时间,为银行争夺更多的客户群,获得更多盈利的机会.

2009年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正式发放,3G时代到来,伴随着以iPhone、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风靡,手机银行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目前,我国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势头正强,为未来银行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创新点和利润点,但是手机银行毕竟存在于虚拟环境,其中存在更多的业务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尽快找出措施来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业务风险,保障银行业的安全运行.

2 SWOT 矩阵理论在手机银行应用分析

手机银行就是用移动手机办理相关银行业务,是银行借助移动网络通讯平台开创的一种新型业务.手机银行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对传统的银行业务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1 手机银行的优势分析

2.1.1 巨大市场机遇

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新型银行业务和服务形式越来越受到要求高效率、快节奏、求时尚的当代银行客户的青睐,作为客户的贴身“电子钱包”,手机银行使用方式简单、灵活、便捷,能够为客户提供查询、缴费、转账、手机付费等服务.200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仅将近20亿元,而预测到2013年底,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会达到1500亿元,当中现场移动支付用户的总量会达到6000万次,交易总额将达到300亿.与之对应的是中国银行业发行的13亿张银行卡,银行卡和手机银行一旦结合,将会产生巨大市场机遇.

2.1.2 业务成本低廉

电子销售和服务渠道是商业银行所有销售和服务渠道中成本最低的,手机银行通过运用成熟稳定的移动网络其运营成本更是低廉.按国内外银行业的标准测算,传统的银行业务交易成本是手机银行业务交易成本的七倍左右,在要求要效率,高便捷的现代经济环境下,手机银行的普及能很大程度上减少银行的运营成本,在为客户节约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移动运营商的收入,资金得到更合理的利用,经济效益更大化.

2.1.3 银行业的竞争推动手机银行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国内消费者逐渐熟悉手机银行业务,基本的手机银行客户群已经形成,至此,五大国有银行都早已推出自己的手机银行服务,竞争在国内手机银行间加速,除了五大银行之外,商业银行也加入竞争行列中,如招行、光大、民生、中信等,手机银行成为各大银行必争之地.金融领域的竞争创造了手机银行的生存发展条件.

2.1.4 学习国外成熟发展经验

国外手机银行起步较早,捷克斯洛伐克率先于1996年推出手机银行业务,目前在欧美、韩国、日本手机银行发展较为成熟.我国手机银行业务起步也不晚,但真正发展起来也只是近些年的时候,因此,在商业动作、技术研发、国家政策等等来说,国外很多成熟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

2.2 手机银行的劣势分析

2.2.1 安全问题

在使用手机银行的时候用户最关心的就是信息的安全性问题,毕竟手机银行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下运行,货币的电子化很容易使用户和银行在转账、支付、交易的时候产生各种风险.在2009年艾瑞网中,调查中国网民在没有使用手机银行的原因中,安全性担忧占到了63.5%的比例,成为最关键性的问题.信息传输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用户资金安全,手机用户的此种担忧,阻碍了手机银行的全民性普及.

2.2.2 政策问题

移动支付在国外由于中间业务的发达,通常由银行主导、运营商主导、第三方支付平台三者相互合作等多种模式经营,手机银行在其中得到良好发展,而在中国,发展却得到限制,国内由于第三方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手机支付市场完全可以由运营商扩展的网络用户来支撑,这样,他们推广手机银行的积极性更高于银行,然而,由于政策规定,非金融业务企业要受到金融监管,银行则也经常需要介入,或者要按照金融机构的法则进行管理,这样,市场准入的门槛将被抬高.

但若主导部门改为银行,银行则需要向移动运营商租用网络,同时需要从第三运营商获得商户网络.这样利润分摊,从目前看类小额支付金融机构得不到任何利益,这又不是金融机构愿意看到的,此外,各银行机构只为自己的手机用户提供移动服务,银行之间不相通,这样,银行部门不能单独主导,而他们也不愿意将移动支付的主导权交付给其他非银行部门.

这样,两个强大的垄断部门由于国家政策而相互制约,使移动支付产业停留在一个尴尬的处境.二者的相互牵制,阻碍了手机银行高效率的发展.

2.2.3 信用问题

金融业务需要良好的信誉环境为依托,信誉是连接银行和客户之间的纽带,我国落后的信用制度严重制约了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调查发现,40%的国内消费者不信任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只有15%的手机用户愿意完全相信移动支付,而拒绝使用移动网络传输个人资料的人数占手机用户的65%,收到过骚扰电话、诈骗短信的手机用户也高达90%以上.另外,手机因为自身的便携性,个人信息容易因为其丢失和损害而泄密,而我国的银行规定,用户除了要承担挂失前的损失之外还要承受挂失后24小时内可能存在的损失,银行这种转移风险的做法无疑也严重制约了手机用户群的扩大,即使用户对手机银行感兴趣,也不敢轻易涉足.

2.2.4 资费问题

在办理各项业务中,手机银行的收费普遍低于柜台和网上银行,这样对部分用户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然而,手机银行的使用除了向银行缴纳一定的服务费和手续费之外,还要向运营商缴纳一定的手机流量费.而对于一般手机用户来说,较高的流量费也让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成为制约其业务开通的障碍.

2.2.5 技术性问题

手机型号众多,其配置规格不同,造成了手机银行与手机的兼容性问题,倘若兼容性出现问题,手机登陆界面分辨率低,操作缓慢,数据传输造成困难,严重威胁到手机银行业务的使用,有些用户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手机型号不匹配而放弃了手机银行的开通.

2.2.6 消费习惯的制约

手机银行在我国的推广也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是传统的银行老客户还是习惯到营业网点办理各项业务.手机银行现在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打破客户以往的消费习惯,新型消费方式植入人心也成为手机银行要完成的一大任务.手机银行要宣传自己的优势,打响“节约银行”“绿色银行”的标志,引导用户逐渐接受习惯这一业务方式,也同时减少了柜台办理纸张和其他资源的耗费.

2.3 手机银行的机会分析

2.3.1 物联网带来的新机遇

物联网是现在信息技术的产物,是通过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仪、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互联网和任何物品按约定的协议相连,进行信息交换,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管理、监控.物联网的出现是人与机器、人与人、机器与机器之间信息的交互.我国于2009年将物联网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这为手机银行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2.3.2 手机银行业务在公共事业中的应用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家国内三大移动通信商可利用其成熟稳定的通讯渠道,加之第三方运营商的参与,与“城市一卡通”合作,实现手机一卡通,用户拿着手机就可以充当信用卡使用,在超市购物、去餐厅就餐,甚至乘坐公交.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手机一卡通可以代替钱包和钥匙的功能.方便了用户生活的同时也为“城市一卡通”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2.4 手机银行的威胁分析

2.4.1 专业人才短缺

手机银行虽然以手机为载体,借助通信平台运行,但其本质上仍属于流通领域,关系到金融、安全问题,与运营商的其他通讯增值业务不同.对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来说,手机银行的前期开发建设并不难,但是想确保其稳定持久的经营下去一批专业人员的加入是必须的,这批专业人员需要有金融、法律、设备采购、客服管理等等跨领域的才能.目前来说这方面的人才尤为缺少,要支撑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业务体系,需要庞大的专业人员队伍,目前人才的缺口也将阻滞手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4.2 法律及监管环境欠缺

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新兴业务,各方面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在国家法律政策上也处于摸索阶段.手机银行在开展大多数业务时都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如何保护用户和银行双方的利益,避免银行风险转移给客户,如何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泄密后的补救措施,以及用户的权利和义务都还不明确.

表1 我国手机银行产业SWOT分析表

3 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建议

3.1 找准目标客户,加强手机银行宣传力度

银行方面对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思路并不清晰,大部分属于跟风活动,关于手机银行的生存环境,推销范围等方面思考的都不成熟.有数据显示,听过手机银行这个名词的网民有89.1%,而真正使用过的网民仅为33.2%,在手机银行的集中使用方式上,短信银行比重占65.4%,成为主流,由此可见,手机银行对广大网民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各大银行应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加强宣传力度,锁定潜在客户群,重点关注时尚客户群和商务人士及股民等.手机银行的业务特征和功能要在宣传中格外强调.在宣传中还要联合运营商,调动运营商的积极性,使运营商在用户办理手机业务时主动向其宣传.各方面的宣传,加深民众对手机银行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对手机银行感兴趣,愿意尝试.

3.2 多方并举,维护手机银行安全性工作

推广手机银行最需要克服的就是使用中的不安全性,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手机银行的发展前景.因而,用户、银行需要共同努力,维护手机银行运行安全.

3.2.1 用户要加强操作安全

用户在使用手机银行时要保证密码的私密性和手机的安全性,确保从正规的银行端口进入账户操作,不要将账户密码存入手机中,每次操作完毕要完全退出,以防在后台操作.

3.2.2 银行要增强安全保障力度

银行必须完善手机银行在查询、交易过程各个环节的保密工作,引入身份认证、加密技术等安全保障技术.网络银行的安全措施也可以借鉴,如口令卡、动态密码以及有数字证书的读卡器等来维护手机银行的使用安全.

3.2.3 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

手机银行的推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家应该尽快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环境,从主体资格、业务范围、风险监管等方面综合整合.一方面,央行和银监会等相关部门要建立起移动银行的标准化体系,制定出移动银行建设的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移动银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建立保护消费者金融利益的专门机构,毕竟与银行相比,用户总是处于劣势,需要特殊保护,而目前我国只有消费者协会处理消费者权利问题,关于具有金融色彩专业性强的权力纷争,消费者协会力不从心,为此建议在消费者协会中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组,专门从事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权利保护问题.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用户反馈系统,投诉系统,让手机银行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得到推广.

〔1〕胡现玲.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1(1):61-62.

〔2〕焦扬,胡冬燕,丁淑贞.中国手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J].华北金融,2011(4):31-34.

〔3〕熊俊,陆军.国内和欧美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实践与创新[J].金融论坛,2011(3):64-67.

〔4〕陈燕玉,王盛恩.3G 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策略分析[J].电子商务,2012(12):45-46.

〔5〕熊国红,戴俊敏.对手机银行认识与安全问题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1(1):52-53.

猜你喜欢
银行业务运营商银行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几点建议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