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增军 朱文双
当权力失去制衡就会出现廉政风险,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其廉政风险日益凸显,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在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的情况下,2008年中纪委、教育部、监察部还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高等教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高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权力集合体,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环节。廉政风险在高校不同专业部门、不同业务领域、不同工作岗位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其风险分布状况、关键风险节点、风险地图结构等也会完全不同,有招生录取、文凭授予等典型教育行业特征的教育腐败形式,也存在贪污贿赂等其他领域中普遍存在的腐败形式。
高校运行中,涉及基建项目、物资采购、财务、招生、校办企业、后勤和国有资产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中担任一定职务的院长、副院长或处长、副处长,文化程度较高,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在高校腐败案件中,犯罪人一般作案手段比较高明,往往利用制度不健全和工作中的漏洞,通过披上合法的外衣掩盖犯罪事实,这给廉政风险的防范带来了困难。
目前,高校常用的识别廉政风险的手段是借助以往的工作经验(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业内人士熟悉情况,可以准确地识别岗位廉政风险,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但是由于现阶段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知识的普及程度较低,在廉政风险识别过程中容易出现错报、漏报的问题;另外行业专家也无法进行跨领域岗位廉政风险的识别和评价,给高校的廉政风险防范带来了困难。因此,有必要为廉政风险建立一套标准,用来识别和评估不同岗位的廉政风险。
通过分析高校权力运行的特点不难发现,民主科学决策、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育收费以及奖助学金发放管理、基建(修缮)项目、物资(设备)采购、国有资产管理、招生就业、科研经费管理和规范学术活动等方面为高校廉政风险的重点防控领域。根据高校反腐倡廉工作实际,考虑到权力大小、腐败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等情况,将廉政风险按三级划分。即:一级风险(高风险级别)、二级风险 (比较高风险级别)和三级风险(一般风险级别)。划分风险级别的原则是:一级廉政风险,是指直接行使重大项目决策审批、干部人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招生就业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学生和社会培训管理、经营开发等管理权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二级廉政风险,是指有部分行使项目决策审批、干部人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招生就业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学生和社会培训管理、经营开发等管理权所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三级廉政风险岗位,是指基本没有事项许可、处罚及项目审批权,较少或基本不掌握人、财、物管理权力的教学、教育岗位及其他行政岗位所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高校廉政风险点识别及防控措施(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廉政风险点识别及防控措施
当前,违纪违法手段趋于复杂化、隐蔽化和智能化,高校应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智力密集的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现代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构建基于“制度加科技”的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加强廉政风险信息采集、分析、反馈、处理,准确判断和妥善处置廉政风险,筑起保护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廉政风险的防火墙,为高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规划提供决策支持,以便实现阳光高校新理念,促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模式的创新与变革。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系统架构 (如下页图1所示)。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系统要针对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际特点,通过网上的廉情信息收集以及信访举报信息收集来加强民主监督,将高校容易滋生腐败的工程建设、招生、科研经费、后勤、校产、采购、财务、干部人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点纳入实时监控的范围内,通过预警处置与廉政风险考核考评以及风险教育贯穿整个防控工作实施的全过程,在制度建设的前提下,构建以预警教育为主、内外结合、立体防范、科学规范的高校科技防腐新模式,从而有效实践“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PDCA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体系的长效建设。
1、廉情信息收集子系统。该系统可以24 小时收集互联网上社会公众、关联客户、本校教职工等提供的廉情信息,在分析甄别核实后分别存入政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平台中,进行预警处置,将预警信息传递给相关岗位或相关部门,同时系统会将该信息自动记录到廉政风险考核考评数据库中以此作为其考核考评的依据之一。
2、阳光透明高校权力库子系统。该系统涵盖分岗清权后完整规范的高校权力库,包含权力条目序号、权力类别、权力项目名称、权力行使依据(文件名称和条款)、权力运行流程描述、权力规范运行流程图、责任风险处室、责任风险岗位、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工作规则、现有相关配套制度等信息,可供对应岗位工作人员学习并对照执行,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公开,同时也为高校领导班子和纪检监察主管部门查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廉政风险识别管理子系统。采用定性分析法,通过“自己找、同事帮、领导点、集体定、组织审”五步法,按照流程逐级进行风险识别,可有效遏制走形式弄虚作假的问题。
4、廉政风险评估子系统。该系统在廉政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按照客观统一的标准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所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和频度进行自动评价,从而确定主要风险源、关键风险因素、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风险指数,确定影响程度和风险等级。
5、风险公示子系统。系统将审核后的岗位基本信息、岗位风险点、岗位风险等级、风险防范措施等数据信息进行内部公示。
6、廉政风险点监测数据交换与廉政风险点监控监督信息实时采集分析子系统。系统将现有学校内网中已经运行的高校平台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业务应用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实时抓取、同时将外网上开放给社会公众的廉情监测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实时整合到廉政预警防控平台中,结合廉政风险的岗位风险点萃取、分级分析并跟踪内外网数据中的廉政风险点信息,为廉政预警处置提供全方位的第一手科学数据信息。
7、廉政风险考核考评子系统。系统可导入各高校设立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固化考核评价程序,让考核评价结果与高校日常动态工作无缝对接,形成廉政风险关联考核机制,并可对考核结果进行分部门分岗位的综合分析,为改进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中所强调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图1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系统架构图
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要坚持服务大局、惠及师生、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四项原则。把维护和发展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制度、体制创新,既注重治本又要注重预防,不断优化学校改革发展环境,使党风廉政建设服务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大局之中。
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一方面要与学校管理相结合,另一方面则要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在高校日常管理和改革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套真正有效的教育机制与制度、权力监控与制约机制,并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其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减少、避免学校干部和工作人员面临违纪违法犯罪的诱惑和风险。同时,要求学校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敢抓、敢管、敢做的责任意识和工作魄力,也要有能抓、善管、会做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养。
1、要着力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在党员干部中要扎实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根本态度问题,进而加强工作沟通和衔接,密切配合、相互促进,以求取得实效。
2、要加快完善各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整个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跟踪的核心。因此,要以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将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风险。
3、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高校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问政于师生、问需于师生、问计于师生,并充分考虑到师生利益、充分尊重师生意愿,建立规范有效的民意反馈机制和科学的决策机制。
4、着力按照规章制度和政策开展工作。高校要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推行依法治校,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实施校务公开,从而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着力维护师生员工权益。切实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师生制度,完善纠纷排查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健全维护师生员工权益机制,解决损害师生员工利益的问题。
6、着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优良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而不好的作风往往是奢靡享乐、腐化堕落的助推因素。
总之高校反腐倡廉重在建设,贵在落实,要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突出问题,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大关键环节,做到责任明确、考核到位、追究有力。同时,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倡廉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而努力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