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韦科 孙 萍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院输液室为例,现有护理人员14名,护士长1名,承担全院门诊和急诊患者的输液。24小时全天候对外开放,日均输液总量在250~350人次,高峰期达500人次。门诊输液室患者流动性大、病种繁多、突发事件多,在这种高强度的负荷下,有效地避免药物输液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2009年11月初我院启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得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1 移动计算机
护士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登录移动计算机,根据自己所处的岗位进入自己的操作界面。输液班和巡回班只要点击查看就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信息,而配药班的护士需要先点击退出进入主界面才可以进行查看了解相关信息。
1.1.2 无线呼叫系统
当患者按压座位上的呼叫按钮时,呼叫信息就会直接传递到巡回护士手中的移动计算机屏幕上。护士也可以用来呼叫患者到穿刺台输液,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输液须知等。
1.1.3 条码技术
执行医嘱的护士通过打印机打印两个带有条码的标签,上面标有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输液序号、登记时间、医生姓名等相关信息。一个标签给患者作为输液凭证,另外一个粘贴在输液药品上,只有两者的信息相符,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1.2.1 执行医嘱
执行医嘱的护士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登录门诊输液管理系统,进入输液登记的子界面,输入患者就诊卡号或处方号点击回车,出现一个标签,上面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药名、剂量、登记时间及编号等,点击打印后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的标签,一个给患者,上面的信息只有患者的姓名、输液序号、性别、年龄、就诊卡号、医生姓名、登记时间及相关信息。而另一个粘贴在输液药品上,这个上面除了上述信息还包括药名、剂量、登记编号、就诊科室等。告知患者标签拿在手中切勿折叠。患者一旦遗失可以重新打印。
1.2.2 配药
配药护士登录移动计算机,对准标签上的条码进行扫描,扫描距离控制在6~8cm即可扫描成功。这时配药护士就能看到配药完成的界面。配药完成后插上输液器就可以交给输液护士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1.2.3 输液
输液护士拿到配好的药液,进行三查七对,然后用移动计算机扫描输液瓶上的条码,广播即会播出“请xx号xxx到穿刺台”。这时患者拿着手中的标签到穿刺台交给输液护士,输液护士扫描患者手中的标签,如信息和药品上的标签信息相符,可听到清脆的铃声,提示可进行输液,移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执行成功,保存,然后巡回护士协助患者到座位上输液。如果信息不符,则能听到嗡嗡的报警声,并在移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该药品不属于该患者,请注意!!!”的提示。
1.2.4 巡回
巡回护士负责整个大厅患者的输液,包括查看滴速、患者输液后的反应、患者的需求、维持输液大厅秩序、协助卫生员保持大厅卫生等。如果在输液中有人出现输液反应时,移动计算机能在第一时间保存发生输液反应的时间和患者的反应。巡回护士点击手中的移动计算机,找到巡回记录,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在相应的异常现象前打勾,再输入当时的滴速,遵医嘱停止输液并在停止输液上前打勾,点击保存即可。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求助、结束输液或需要接瓶时,按座椅上的呼叫器,护士的移动计算机马上会显示患者的座椅号、患者姓名等信息,护士看到信息后可及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1]。
移动计算机就像手机一样,需要时刻保持在有电的状态。我科室现有5台移动计算机。白天至少需要使用4台,剩下的就处于充电备用状态。夜班除了正常的工作外就是给移动计算机充电,它的最长待机时间为24h。我院使用移动计算机2年多的时间里,遇到过2次停电和3次计算机中心系统升级,因为有备用机器,再加上系统升级基本上都在晚间进行,对工作基本没有产生影响。
以往护士在执行医嘱时,需要先将医嘱抄写在卡片上,并在卡片上注明患者输液时间、输液次数、患者姓名、性别、自己的代号、医生科室、医生姓名等,经两人核对后交给配药护士。配药护士再次核对药名和卡片信息,经反复核对无误后方可操作。操作完成后将配好的药液交给输液护士,输液护士除了正常的三查七对还要用同样的方法再次核对。这个过程需要10min,而现在使用移动计算机系统5min就能将所有工作做完。改造后的流程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环节,使护理工作从简单地完成输液动作到对患者全方位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要[2],减少了多年来多班次工作的重复性,节省了患者输液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当医护人员核对姓名时,常常由于发音的不同导致误认。由于读音上的相似,患者容易产生误答从而导致确认错误[3]。因此,在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念错、不认识患者的姓名或患者的随意回答而出现护理安全问题,尤其是同名同姓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时更易导致护理事故的发生。现在护士使用移动计算机对条码进行扫描就可以快速对患者的身份确认,了解目前输液的状况,以便更快捷的了解输液过程,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也杜绝了护士因看错医嘱、抄错医嘱而发生的差错事故。
护理工作繁重而琐碎,存在许多容易被忽视或难以觉察的小错误、隐患,稍微不注意也许就会酿成大错误,要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抓好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护理质量的高低[4]。我院从2009年11初开始使用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到现在已有万余人在我输液中心顺利完成输液,在此期间无差错事故发生。移动计算机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护理操作流程,减少了患者输液的等待时间,使患者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救治。
[1] 黄荣星.构建门诊无线输液管理系统.现代医院,2010,10(5):141-142.
[2] 刘罗薇,章志霞.静脉输液中心流程再造.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5,20(9):51-52.
[3] 黄芳琴.门诊注射室易发生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9(S1):240-241.
[4] 夏肖枫,周芳.注重细节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7):6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