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凯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12年第11期撰文(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3期)指出,市场化是全球化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的加强既与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不断增加有关,也与一些国家缩小公共开支和公共赤字导致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减少有关。从全球范围看,私立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展,除日本和韩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中仅有的两个私立高等教育规模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其余都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高等教育民营化兴起原因有三:一是高等教育需求不断增长,构成高等教育民营化的基本动力;二是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财政紧张,成为高等教育民营化的直接原因;三是高等教育作为“私人产品”的观念不断发展,与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理论一起构成了推动高等教育民营化的理论依据。政府需重新考虑自己的角色,既要在提供充分的公共教育机会的同时鼓励合理地举办私立高校的意愿,平衡公私立高等教育,又要加强对私立高校的监管,保障私立高等教育的质量,维护受教育者的权益。
刘莉莉在《江苏高教》2012年第6期撰文,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的复兴凸显了市场的巨大力量。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本应是政府、市场、学术场域三种力量平衡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私立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正是源于以市场为主的经济力量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作用的增强。我国民办高校在市场中孕育,在市场博弈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并进入分化期。这些博弈表现为:关注学生的需要;提供灵活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创新办学管理机制。随着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缓解,民办高校在新的竞争中会呈现出发展的层次性与差异性。民办高校要想走向卓越,需要坚守大学理想和回归教育本原,做到守望大学之魂、强化行业自律、回归教育本原。
杨雪梅在《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撰文,指出战略规划是民办高校带有全局性的总体发展规划。以准确定位为目的的战略规划有助于民办高校有限资源的合理再分配,以大学理念为基础、以大学使命为宗旨的战略规划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可起到航标、向导和精神引领的作用。从重视战略到制定战略规划再到战略管理,是一个循环渐进的发展过程。战略管理则是民办高校的战略完成和实施的保证。民办高校的战略管理具有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的特征,因此,只有将战略规划推向战略管理,才能使战略规划在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具体途径有: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信息情报系统,实施战略分析;组建完善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实施战略选择;组建学校发展战略管理机构,负责战略规划的实施;形成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专家咨询群体,实施战略评价和调整。
唐果、徐军伟在《高教探索》2012年第6期撰文,指出我国独立学院在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较多问题,为此,教育部于2008年出台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对独立学院设定了五年的规范设置过渡期。由于政策执行者和目标群体追求自身利益,政策方案规划违反了稳定可调原则、现实可行原则和系统协调原则,再加上受政策环境的消极影响,时至今日,大部分独立学院仍然“按兵不动”。为了消解政策执行梗阻,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到以下三点:要适当降低对独立学院的硬件要求,占地面积多寡与其办学质量高低并无必然联系;要承认国有民营独立学院的合法性并进行分类管理,把独立学院界定为民办高校无法涵盖当前独立学院的整体状况;要大力进行政策宣传以加强政策认知与认同,对积极和消极执行政策的组织给予奖励或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