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锋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长沙市望城区东城镇人民政府,湖南 长沙 410203)
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朱晓锋1,2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长沙市望城区东城镇人民政府,湖南 长沙 410203)
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出现了一类以农村为母体依托,具有一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服务等城市所具有的特性化区域——小城镇。它作为承载农村走向城市化及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型。从国内小城镇建设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依托生态学原理提出小城镇建设的内涵和原则,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小城镇的方略。
生态平衡;区域联动性整合;生态型小城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报告要求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1]作为以农村为母体依托,具有一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服务等城市所具有的特性化区域的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型及农村走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在探究中国特色城乡结合及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力量。正确分析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态学基本理念,提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方略,这对于推进统筹城乡、促进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及农村城市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深远含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正在失去与生俱来的生态学和生活意义等城市概念,[2]小城镇周围一些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平衡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的健康稳态发展。
(一)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
城乡合理建设和长效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着城镇建设规划这张蓝图,这张美好蓝图能使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能实现统揽全局,而且能保证兼顾区域,实现生态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部分小城镇规划不科学和区域统筹不协调,科学性及前瞻性不足,城镇管理缺位及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完全不考虑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攀比和无态扩张,而忽视了环境、社会、人口、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从而导致小城镇建设规模偏小、公共服务水平低、缺乏自主特色、功能区域划分紊乱、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差和第三产业作用难以发挥作用,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缺乏必需的基础投入
政策帮扶及企业资金投入是保障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于现行财政体制的限制,当前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主动拉取赞助的积极性不高,这显然制约了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需要,使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缓,且对工业三废达标排放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小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指数的提高;[3]同时,大部分小城镇由于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明显,使得无法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功能和杠杆作用,投资风险高,且社会资本准入门滥高,往往导致难以吸纳足够的地方民间资本加盟。
(三)缺乏可持续的内涵发展
小城镇经济文化建设如要获得长足稳定上升的发展必须实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追求短期效益,经济与生态资源保护协调性较差,盲目和过度开发,忽视长远利益,片面的将小城镇建设中企业发展同环境、资源保护对立起来,使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展无法齐头并进,严重制约了小城镇未来拓建的可持续性。同时,当前小城镇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第一产业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比较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仍没有较大改变。第二、三产业核心技术层面水准不及国内标准值,缺乏明显的抗竞争能力,是典型的工业三高两低型的粗放增长,影响了小城镇集聚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也必然影响到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一)小城镇建设在生态学学科上的内涵
小城镇建设与生态学应用的原则有着天然的联系。基于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小城镇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新型工业化和产业为支撑,以环境生态和人文生态为两轮驱动,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建立政府引导、城乡统筹、市场主导的集群、低碳、循环和生态的新型小城镇发展模式。[4]
(二)生态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城镇建设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前提,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为目标,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自然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良性发展。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地理环境来制定小城镇建设发展策略。另外,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来保持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完备,从而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内涵化发展,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3. 坚持建管并举的原则
小城镇建设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城镇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公共设施,努力提高小区绿化面积,建立并完善符合当地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加大处罚力度,引导和规范其日常行为。
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小城镇建设就是把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协调统一起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小城镇,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小城镇建设内涵式发展。具体体现在:
(一) 重视生态规划前期布局,推进小城镇系统完善
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小城镇建设应遵循“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深化人本思想,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严格征地审批程序,根据不同城镇的地区功能以及生态承载负荷,对城镇建设实际规模、发展形势及开发方式进行合理区别管控,出台明确的地方性法规,依法严格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自然风景名胜区和河湖滞洪区进行不符合保护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5]依托科学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做好小城镇体系规划和修编工作,合理调整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规模,逐步撤并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的小乡小镇。要明确小城镇功能定位,充分挖掘小城镇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三者的优势,同时结合未来发展前景,加强其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规划应将环境保护纳入进来,要将小城镇内的基本农田、水库和山地等自然景观融入到小城镇建设中,要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小城镇进行整体功能分区统筹布局,积极分配工业区、商业区、教育区和生活休闲区。特别注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按照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尽量打破行政界限,高标准对其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特别加强对人文环境的保护,突出文化品位,充分挖掘自然之美及地域性特色景观要素,以突显其优势特色。[6]
(二)加快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推进小城镇绿色发展
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小城镇建设应着重突出“服务三农”和“宜居宜业”两大基本职能,要以提高城镇综合环境承载能力、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基点,注重保护生态资源,协调经济发展。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法律,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深入实施乡镇道路提升工程,及时升级小城镇给排水系统,改造供水管道,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生产垃圾,建立城市化的公共卫生体系,与城镇居民签订环境卫生责任制,适时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坚决取缔违章建筑,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提高小城镇绿化面积,切实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要完善城镇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标准,稳步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提倡和谐精神文明小区建设,倡导健康快乐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宜居幸福感,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三)巩固区域特色产业建设,推进小城镇内涵建设
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小城镇建设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特色兴城”的原则,实行资源有效配置,注重传承优良传统,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大拆大建。在发展过程中应对自身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比较研究,建立健全小城镇投、融资体制,在了解实际、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发掘特色产业,如发展具有开采价值的生态能源循环经济,促进小城镇产业生态化发展,以产业为依托实现以业兴城,以城兴业。要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向现代小城镇模式转变,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培育集“休闲农庄、休闲旅游和农副产品加工”一条龙生产基地。同时,积极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地理优势,加快新型高端产业项目入驻,促进资金、人才、技术三者有效整合,建设配套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宜居,产业机构合理和发展动力强劲的特色小城镇群,从而发挥集群效应,最终促进城乡经济发展[7]。
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发展小城镇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小城镇发展的整体性、和谐性、区域性以及高效性相协调,重视小城镇科学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以谋求小城镇更好、更快地坚实发展。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8(1).
[2] 左继林,陈 忠.用生态学理念建设小城镇[J].江西林业科技,2005,(4):19-20.
[3] 张 沁.推进湖南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33-35.
[4] 刘国斌,张令兰.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J].情报科学,2013, (1):129-131.
[5] 唐晓岚,张汉祥,卞桃华.关于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中若干问题的探索[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63.
[6] 孙晓红.依安县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学途径[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7, (3):56-57.
[7] 刘晓丽,王发曾,刘坤太,等.基于生态学思考的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新理念[J].生态经济,2005,(5):38-41.
On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Ecology Idea
ZHU Xiao-feng1,2
(1. Economic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Hunan; 2.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East Town of Wangche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Changsha 410203, Hunan, China)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social environment, there appears a kind of specialized area-small towns, which are supported by the countryside and is similar to city i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life services.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it takes countryside into urbanization and transforms the rural people into urban people, and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ay of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of China’s socialist road of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ssues in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It provide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y. At last,based on the basic idea of ecology, it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balance; regional joint integration; ecological small towns;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F323.1
A
1673-9272(2013)06-0059-03
2013-10-23
朱晓锋(1986-),男,湖南娄底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财政与区域发展研究。
[本文编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