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明,赵光洲
(昆明理工大学a.管理与经济学院,b.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杨光明a,赵光洲b
(昆明理工大学a.管理与经济学院,b.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研究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扩大就业以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阐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对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现状与趋势的分析,逐步展开对新型工业化与就业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就业扩大机理,反失业和促进就业等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回顾,并提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新型工业化;就业问题;研究综述;改进策略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各省市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了相关研究,大多是现状(问题)—对策型研究,阐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偶有新颖之见,但大都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对具体问题系统深入的研究[1-6]。随着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7],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也日益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就业问题的解决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拓展就业空间以缓解我国严重的就业压力,是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就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现状与趋势,新型工业化与就业难问题的相互关系等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并给予文献提出促进就业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政府等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对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8]。这里的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化,“新”是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的工业化[9];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的,以充分就业为先导的工业化[10]。
可见,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是通过技术进步迎接信息化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就业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最具体、最根本的措施[11]。可以说,扩大就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扩大就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需协调发展。
(一)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现状与趋势研究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新型工业化道路中要求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导致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2]。黄新萍和谭义英分析了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形势,指出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人口多,人口基数大;二是工业化的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的大量使用,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三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过程中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隐性失业显现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13]。
许晓红认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信息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导致我国就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技术结构性失业,原因是我国整体国民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14]。张劲松、赵自然和骆方金以桂林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就业现状,认为城镇劳动力的新增长,下岗职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剩余,高校毕业生的外流都延缓了新型工业化进程[3]。柳云飞基于中国国情,系统分析了中国当前就业问题的现状与趋势,指出了劳动力供大于求,失业率不断上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不断转移,新增长的毕业生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低下等就业现状[15]。
总的来说,中国目前的就业现状就是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失业率持续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新型工业化与就业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研究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贾宏鸣指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劳动就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16]。邱启照认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既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又是推进工业化的条件,而新型工业化道路蕴涵着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安排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只要措施得当,完全有可能实现工业化推进与扩大就业的协调发展,实现推进工业化——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良性互动[17]。
新型工业化对我国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德步和吕致文认为新型工业化对我国未来就业的影响表现在人口的绝对增长、效率优先的策略、农村劳动力的快速释放三个方面,继而使未来5到10之间的就业压力增大。同时还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新型工业化对不同部门的就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增长水平,会带来就业空间;但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低增长会减少就业机会[18]。潘国庆以合肥市为例,引入就业理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理论,分析了工业立市对合肥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型工业化能加速城市化,进而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第一产业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就业弹性的降低[19]。
上述研究表明,新型工业化与就业是互相影响的,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充分就业,而充分就业又反过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进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扩大机理研究
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如何扩大就业,就业扩大机理是什么,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鲍伶俐和薛骏以以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为依据,通过分析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力需求、供给、供需结合机制的影响,揭示了其就业扩大机理。从劳动力需求影响因素来说,信息化扩大就业;技术进步扩大就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就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农村工业化扩大就业;城市化扩大就业;对外开放扩大就业;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从劳动力供给影响因素来说,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高、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能增加就业岗位。最后劳动力供需结合机制的优化都能扩大就业[20]。
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中,陈璋和徐进以实证分析的角度,指出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引起就业机构的变动,进一步分析了就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第三产业应该得到更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其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对就业形势的扭转起决定性作用;第二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应更多依赖于市场的规律, 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资源浪费[21]。詹浩勇指出应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以之改造传统产业。将传统部门劳动力转化为现代产业部门劳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良性互动[22]。也就是说,就业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能够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
一些学者从就业模式上探讨扩大就业的机理。袁志刚,范剑勇提出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率的高低是影响区域制造业发达程度的重要因素[23]。城乡劳动力就业联动模式[24],非正规劳动力就业模式[25]等这些新视角的开拓,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线索。
(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反失业和促进就业研究
1.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就业研究
基于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专家学者们也纷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叶战备提出新型工业化必须把反失业作为一大任务,并指出解决反失业的对策:必须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增长的就业容量;加快城镇化步伐,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失业冲击力[26]。吴开明从互动的角度,认为构建合理的就业型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就业导向型的全民教育,推进城市化进程,建立健全就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27]。
丁润萍以山西省为例,从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认为确立正确的政策取向必将扭转山西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这些政策取向是制定促进就业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启动小额贷款;扶持社区服务和非正规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制度;增加和调整各级财政专项扶持再就业基金[28]。邱春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在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针对过剩与短缺的就业问题,比较了我国的就业政策和国外的就业政策,在借鉴了国外的就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协同促进的经济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就业优先”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9]。
综合前述研究,针对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促进就业的对策研究,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视角或侧重点不同,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表述各不相同,但实质是一致的。学者们大都从产业结构,教育培训,加强城镇化建设,就业政策、立法和社会保障等对策措施以促进就业。
2.促进农业人口就业问题研究
另一些学者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展开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情况是剩余数量大,整体素质低。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关系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进行,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30]。
姜保雨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出路不在于怎样向城市转移而在与怎样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吸纳。他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加强土地集约化使用、大力提倡“绿色革命”,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31]。梅士建以乡镇企业为例,认为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村就业的重要渠道。研究结论指出应通过推进乡镇企业走集成创新之路,实现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等途径推动乡镇企业扩大就业[32]。李君如以民营企业为例做了类似研究[33]。刘继国提出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增加就业机会[3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为产业发展是解决农村就业的基本出路,农村就业才是“三农”问题的关键问题。当前的产业发展不完善,没能为农村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也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提出的促进产业发展,创造农民就业岗位的对策建议是: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鼓励农民创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35]。李伯兴以广西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例,提出应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岗位,指出了应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等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36]。
(五)就业与失业问题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针对新型工业化过程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因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对策措施也不尽相同,但都大同小异,其根本主线是一致的。这根主线就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的最终载体是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一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工业化的岗位;二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的选择机会; 三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的能力;四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的愿望和动力;五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分享工业化的成果[37]。新型工业化强调不再只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多的是人的素质提高及专业能力增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今后的研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原则,推进新型工业化,逐步解决就业问题。
从研究内容上看,内容更具体深入,学者已经开始从中小企业,例如乡镇企业,民营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着手讨论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受“三农”问题的影响,开始从农村劳动力就业角度探讨促进就业的对策。但是研究不足的是,针对其他就业群体的文献确不多,这也是后续研究可以思考的方向,从研究方法上看,方法较单一,缺乏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
基于以上的文献综述,国内学术界对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尚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一是研究内容太泛,多是首先分析现状,然后提出对策,虽有不同的角度,但研究视角不够新颖,且很多并没有实践指导意义,缺乏针对具体产业和就业群体的深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都是规范演绎研究,缺乏案例与实证分析,虽有文献出现,但数量较少。就业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采用实证研究,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总体来说,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针对就业问题的文献并不是很多,但随着实践的开展,研究会越来越成熟。因此今后的研究应是朝着多角度,多方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具体而深入的方向发展。
[1] 伏润民,赵果庆.云南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3,(10):85-87.
[2] 梁燕海.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03,(7):55-57.
[3] 初铭畅.推进辽宁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26(6):21-24.
[4] 徐建龙.关于青海新型工业化实现途径的几点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4,(7):47-50.
[5] 安徽省政协经济委员会课题组.安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J].学术界,2004,(5):198-202.
[6] 饶水林,王朝晖.黄冈市新型工业化对策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8,(4):87-89.
[7] 刘绛华.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难点厘析和对策[J].求实,2003, (9):31-34.
[8] 简新华,向 林.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和优越性[J].管理世界,2003, (7):139-140.
[9] 李秀平.浅析新型工业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4): 34-36.
[10] 杜晓君,麻 媛.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4, (2):56-59.
[11] 张劲松,赵自然,骆方金.新型工业化条件下桂林市劳动就业问题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6):140-143.
[12] 李京文.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版,2003,(3):5-12.
[13] 黄新萍,谭义英.试论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就业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62-64.
[14] 许晓红.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结构性失业及治理途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0-15.
[15] 柳云飞.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及原因分析[J].前沿,2009,(10): 144-151.
[16] 贾宏鸣.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3,(2):43-45.
[17] 邱启照. 促进就业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先政策选择[J].学术交流,2004,(3):32-36.
[18] 高德步,吕致文.新型工业化对我国未来就业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11.
[19] 梁九妹, 张建国, 徐粤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125-126.
[20] 鲍伶俐,薛 骏.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就业扩大机理探析[J].北方经贸,2005,(1):9-11.
[21] 陈 璋,徐 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2):103-105.
[22] 詹浩勇.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互动关系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10,(3):31-34.
[23] 袁志刚,范剑勇.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 管理世界,2003,(7):4-11.
[24] 蔡 昉,都 阳.“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求关系及相关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5,(6):12-15.
[25] 胡鞍钢,杨韵新. 就业模式转变: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2001,(2):69-78.
[26] 叶战备.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反失业对策研究[J].财贸研究,2003, (4):16-17.
[27] 吴开明.试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扩大就业的对策[J].湖湘论坛,2007,(5):40-41.
[28] 丁润萍.新型工业化的就业政策取向—以山西为例[J].经济问题,2004,(7):28-30.
[29] 邱春高.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就业政策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50-54.
[30] 赵晓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中国的“三农”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2006,11(4):112-114.
[31] 姜保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J].农业经济,2004,(2):18-19.
[32] 梅士建.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乡镇企业就业问题探析[J].企业经济,2006,(6):45-47.
[33] 李君如.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民营企业扩大就业的政策取向[J].职业时空,2007,(7):18-19.
[34] 刘继国.制造业服务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机理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6(6):120-124.
[35] 刘 峰.国内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6):19-21.
[36] 李伯兴.发展新型工业化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J].消费导刊,2008,(4):50-51.
[37] 李佐军.解决就业问题的主线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R].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Unemployment-against and Employment-promote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YANG Guang-minga, ZHAO Guang-zhoub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 Oxbridge College, Kunming 650106, Yunnan, China)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 i cance to research into how to enlarge employmen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mployment pressure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of our country. Clarifying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the combined analysis of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status quo and trends of employment, the paper emphatically review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endency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employment, the employment expansion mechanism, and the counter-unemployment. I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employment, so as to provide related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employment; literature review; improvement strategy
F127
A
1673-9272(2013)06-0037-04
2013-05-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民族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批号:5116801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旅游发展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互动性研究—以民族村寨旅游社区为例(批号:YB2009013)联合资助项目。
杨光明(1987-),男,重庆奉节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赵光洲(1954-),男,云南大理人,昆明理工大学 津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研究和区域经济。
[本文编校:罗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