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2013-01-18 00:55胡鹤年张力仁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年1期
关键词:政区陕南命名

胡鹤年,张力仁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710062)

0 引言

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和保留[1]。地名景观,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群体地名的通名或专名集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因素的一致性所形成的地名群体特征。政区即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实现自己的职能便于管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将国家分级划成若干区域,并相应建立各级行政机关分层管理的区域结构。政区地名是二者的结合,是地名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深入研究政区地名,不仅可以透视区域的地理、历史、人文等自然与社会文化现象,还可为科学严谨的地名管理和命名工作服务。目前我国的传统地名学研究,多集中在地名的起源、演变、类型、命名方式和规律及地名价值的挖掘与比较研究等层面,对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的研究相对较薄弱[2-5]。本研究选取我国区域差异最为明显的省份——陕西省作为个案,探索政区地名在命名规律和时空特征等方面的文化景观内涵,以期为地名研究、管理及命名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 资料来源

以陕西省现有县级以上(包括各县市、市辖区)行政区划地名117条为基准,按照政区地名最早设置年代、命名规律、命名时间和迄今时间(截至2010年10月底)等属性建立陕西省政区地名数据库,分类进行统计;数据库资料主要来源于《陕西省志·地理志》[6]、《陕西省志·行政建制志》[7]和史念海先生[8]的研究,并参考了陕西省省市县(区)地方志、地名志以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等资料。

2 陕西政区体制与地名演变

从地名学史来看,政区地名自然是与行政区划一起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县制和郡制的设立,宣告了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正式产生。政区地名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从一开始就深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使其命名带有较强的强制性和法定性,不得随意变动。历史上我国每一个朝代县级以上政区名称的变动率一般为1%~2%,除王莽新朝外,最多不超过3%,具有相对的稳定性[9]。陕西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大省,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类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公元前11世纪起,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定都于此,延续共约1 500多年;此后依旧是我国西部重镇,历代王朝控制西北的战略要地。反映在如今的政区地名上,千年古县等历史地名保存众多。据史念海统计,陕西现有县市区名使用了1 000年以上的有42个,占总数的36%。“陕西”两字本身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初年,但以其为政区地名则始于唐安史之乱后设立的陕西节度使,距今亦有1 200多年的历史[10]。

从具体时间段看,全省政区地名历经多次政权更迭而不断变动(表1)。秦朝定都咸阳,在今陕西省境内设置了内史、上郡和汉中郡3个统县政区及49个属县。汉承秦制,设置6郡93县,比秦增加近一倍。东汉定都洛阳,统治重心东移,陕西又深受氐羌民族起义等战事影响,政区减至5郡61县。汉末三国时期,州成为正式的政区,陕北为匈奴所据,关中、陕南分属曹魏的雍州、荆州和蜀汉的益州。因魏蜀对峙等政治原因,致使县级以上政区增多,县数反而减少,治在陕西共有1州6郡47县。西晋对三国的行政区划有所调整,陕西当时共治有2州7郡51县。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冗杂混乱,侨置盛行,对峙双方虚张声势,不断析置郡县以加强控制,其中西魏在陕西境内建置达21州55郡135县之多,远超过现在县市数量,成为历代之最。隋唐时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紊乱的行政区划进行了清理整顿,至唐时陕西境内共设有3道22州府114县。北宋以后,随着长安国都地位的不复存在,陕西相继沦为宋夏金等多方势力角逐的疆场,政区也相应大幅减少。元一统,实行省路府州等多级混合行政区划,其中高层政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即今陕西省的肇始,不过当时的辖境尚有甘、蒙、宁、川等省部分土地,今省境仅治有3路16州府57县。明兴以后,改路为府,将州分为直隶州与属州两层,形成了三级、四级制交叉的复式行政区划,还在陕北设立了榆林卫等军民一体的实土卫所政区。随着陕西人口大幅回升,反映在地名上县级政区增加了12个。清代进一步改革行政体制,康熙年间陕、甘两省分置,又将明代复式政区层次完全转化为单式三级制:省—府—县。随着陕西南北的大力开发,原来的军营卫所等相继转变为州府县等正式政区,县级政区地名增加了近20个[8]。至此,今陕西省的政区格局基本奠定。

民国时期全国政局动荡不安,政权迭换,政区变动剧烈。北洋政府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20年陕西新设镇平县,共计3道91县。南京国民政府又撤销道制,直接以省领县,不久因“剿共”需要,成立行政督察区。1938年陕西省划为10区92县,各区辖县屡有变更,黄龙山开发后成立设治局,到1947年共计有11区92县1设治局。同时为加强对基层控制,封锁陕北苏区,国民党于1933年在陕西推行保甲制,其层级为:县下划设区,区下划设联保,联保下置保,保下为甲。1938年全省共有487区,1 479联保,12 473保,138 412甲。1940年改区为乡镇,全省行政区划为省、区、县、乡镇四级制[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陕西全省共设有9专区97县(当时西安市由西北军政委员会直辖)。此后屡有变动,到1979年,陕西省共辖有西安、铜川、宝鸡3个省辖市和榆林、商洛2个地辖市,共计5市92县。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经济飞速发展,反映在地名上就是城市型政区如市辖区、市的不断增加,而地区和县的数量则相应减少。截止到1989年底,陕西省共辖有6地区、4省辖市和86县、7县级市、14个市辖区。后经不断调整,到2010年末,全省共有10地级市、24市辖区、3县级市以及80个县。至此,陕西省政区空间体系演变为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四级制[13]。

3 陕西政区地名特征分析

3.1 陕西政区地名的时空特征

据史念海先生研究,结合近来的地名变动,陕西省现有的117条县市级政区地名使用迄今超过2 000年以上的有7个,约占6%;1 500年以上的有21个,约占17%;1 000年以上的有42个,约占36%;500年以上的有65个,约占55.6%,说明全省现有的半数以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就已产生。从其诞生的朝代看,秦汉及其以前就产生了19条,奠定了陕西现有政区地名的雏形。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是发展时期,均诞生了20条现有地名。宋元和明清趋于缓慢,分别产生了12条。民国时期地名出现又复加快,仅30余年时间就诞生了12个县名,多是改动旧名或纪念烈士命名。建国后,陕西于1961年新设太白县。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陕西省也不例外,各个地级市纷纷设置了市辖区,专名多为新创,但也有的采用了历史地名,如宝鸡市宝鸡县改为陈仓区等,既凸显了地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又避免了县市重名,值得提倡。

从空间上看,陕西政区地名数量随时间变迁表现出波动变化。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政区建置数目就愈多,反之,则愈少。因而周振鹤提出:“政区的置废和分布情况的变化,实际上是经济兴衰和人口变迁的一项动态指标”[14]。从统计情况看,秦汉及其以前所设的 19条现有政区名称——长安、高陵、蓝田、鄠县(户县)、陈仓、咸阳、栒邑(旬邑)、白水、郃阳(合阳)、汉中、城固、南郑、旬阳、商县(商州)、盩厔(周至)、扶风、华阴、沔县(勉县)和武功,当中汉中等五个位于陕南,其余全部在关中,陕北则没有一个。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的大力开发,陕北土地逐渐被垦殖,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诞生了11个现有政区地名。其中后秦始设的洛川县沿袭至今达1 600多年,是陕北历史最长的千年古县。到北宋时,陕北成为边防前线,政府大量军屯移民,一些军堡城寨纷纷建立,至金时不少已演变为正式政区。故两宋时新增加的10条政区地名多达7条都在陕北,陕南仅有略阳1条,关中也就2条。明清时期,关中土地被垦殖殆尽,陕北也所剩不多,陕南荒无人烟的秦巴山地成为流民垦殖的热土,吸引了大量移民定居。故此时新增的12条政区地名7条就在陕南,关中仍为2条,陕北虽有3个新政区榆林、定边、靖边,但均由军营卫所转变而来,体现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区域经济地理面貌的差异。

表2 陕西2010年政区地名命名类型统计表[6,8]Tab.2 Types of place names o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Shaanxi Province in 2010

3.2 陕西政区地名的命名特征

按史念海、吴镇烽等人的研究,综合其他资料和地名学最新研究成果,以地名命名特征将全省117条政区地名划分为13类(表2)。其中因山和水得名共计53条,约占陕西政区地名的近一半,可见山、水等自然景观对政区地名命名影响之深刻。这与全国各省规律基本一致,即史先生总结县的命名“以有关地理方面的命名方式比较见长。而因山因水的命名方式,在普遍性和稳定性方面就更显得突出[15]”。此外,因古代年号、陵墓神祠、部落故国、古迹名胜、纪念烈士等历史文化遗产命名的达28条,约占全省政区地名的近1/4,充分体现了三秦大地历史文化悠久、人类遗迹丰富的特色。

从命名类型分布的时间段看,越早出现的政区地名,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地名,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越明显,反映了政区地名的文化色彩越来越浓厚(图1)。统计表明,秦汉及其以前全省出现的19条现有政区地名中有14条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属于社会人文事象命名的只有长安等5条,反映了人类的早期活动主要是对自然的逐渐认识和缓慢适应等特征。隋唐时期,全省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现有政区名称有11条,以社会人文事象为依据的政区名称有8条,二者渐趋一致,但自然因素仍占上风。直到两宋才有所改观,10条现有政区地名中以社会人文事象命名的达6条,首次反超了自然地名。此后变动不大。

3.3 陕西政区地名的语言结构特征

图1 陕西古代政区地名命名方式统计图[6,8,14]Fig.1 Naming types of place names o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Shaanxi Province in history

地名属于语言中的专有名词,从语言学角度讲,地名应归于名称学研究。因此,在研究地名语词结构时,只能把地名划归为专有名词类,通过比较同异进而找出地名语词的特征,以利于地名标准化处理。陕西现有政区地名多为复合词地名,即由两个语素合成的多音词地名。但在秦汉以前,汉语 朝代单音词占优势,双音词大多是联绵字,如汉代的扶风、弘农。秦汉以后,汉语双音合成词逐渐增多,相应地复合词地名也越来越多[16]。在陕西全省117条县市级政区名称中,除华县、乾县等11条单音节政区地名外,其余106条均为双音节政区名。单音节地名虽能定类,但却无指位性,不具完整地名的构成要件,并不能看作完全意义上的地名,其通名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省略;106条双音节政区名,在口语使用中皆可将通名省略。但历史上全省单音节政区名明显多于现在,现有地名中的户县、眉县等单音节政区名大都沿用了千年以上。

3.4 陕西政区通名的演变特征

如果说探讨地名的构词规律是对地名的语言学研究,那么通、专名的研究则是纯正的地名学。一般来说,现代汉语的标准地名由通名和专名组成。专名的形成与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认识有关,通名则标志着人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类,记录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举措和设施。政区通名更体现了行政管理的区划系统,该地对国家的重要性及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等[16]。因此,通名研究是地名学的重要课题。现有的通名皆是历史积存下来的,故通过考证地名沿革,分清新旧通名出现的层次,对于了解地名得名原委以及其所折射的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都有重要意义。陕西现有政区通名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致,包括省、市、县(区)、乡(镇)4级,本研究只探讨市、县和区3个政区通名。

从市、县、区三者出现的时间看,县作为政区通名出现最早,市次之,区最迟。县最初出现之时,性质比较模糊,后来逐步演变为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行政区。《史记·秦本纪》言: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就在陕西“初县杜、郑”。到战国时,各国已普遍设县。此后2 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虽有其他政区通名出现(如州、府、厅等),但作为行政区划的基层设置,县则一直存在,多在“州”、“府”下面设置,有时与“厅”、“道”、“监”并存。民国时期,“市”、“区”作为政区通名开始出现。建国以后,“市辖区”才开始使用。从三者空间分布看,全省分布也不均衡。以“区”、“市”、“县”作为通名的县级政区分别有24,3和80个(不包括10个地级市名),其中以“区”为通名的政区有19个就位于关中地区,其余5区也只集中在陕北、陕南地级市驻地的中心城区;更为突出的是,陕西省仅有的3个县级市兴平、韩城、华阴全部集中在关中。充分显示了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城镇经济在陕西省的优势地位,正在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无疑更巩固了这种地位。而在关中占全省半数的5个地级市境内,仅有32县,随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口号的提出,周至、高陵等也将撤县建区,关中辖县将进一步减少,市辖区会继续增加,加剧了三者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

4 陕西政区地名形成机制

“地名是人类盖在大地上的图章”。异彩纷呈的区域差异给陕西省的地名奠定了基础,历史悠久的人类活动造就了三秦大地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景观。

4.1 区域经营开发是陕西政区地名增加的基础

陕西三大地理区域中,“关中自古帝王都”,从西周开始就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延续长达千余年,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而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秦巴山地虽地近关中平原,却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人口相对稀少得多。从秦代起,除非中原王朝控制不到这些地区,否则都会对其进行开垦利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为有效管理新的垦殖地区,政府自然会相应增加政区设置,政区地名也不断增多。如秦代在今陕北地区只设有上郡和5个县,到汉武帝北却匈奴,“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17],区域农业经济的大规模开发,不断催生了新政区的出现,陕北当时骤增了西河郡和19个县。

在陕西三大地理区域中,陕南开发最晚。迟至清初以来,随着大批来自南方各省流民的相继涌入,由此才揭开了陕南秦巴山地大开发的序幕。据研究,清康熙年间,陕南仅有人口不足40万,但到了乾隆40年左右,陕南秦巴山地人口已接近400万。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区域土地垦殖规模的扩大,清廷在此也不断析县置厅,设官治民,先后增设留坝、佛坪、定远、砖坪、宁陕等厅县[18-19]。终清一代,在今陕西境内新增的17个县级政区中,陕南秦巴山地就有8个,几占新增县级政区的一半。今天陕南的县级政区格局也从此奠定。

4.2 地缘政治因素推动了陕西政区地名空间格局变化

政区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地域组织系统,其命名一开始就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故不同历史时期各个政权的统治重心变动和政治军事斗争等因素直接影响了陕西省政区地名的发展演变。

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陕西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亦是封建王朝政府移民开发的重点地区。从秦至西汉,陕西政区设置持续增加。但到东汉时期,随着国都东移洛阳,陕西地位一落千丈,政区也随之急剧减少。据《陕西省志·地理志》统计,东汉在今陕西省境内设61县,比西汉足足少了32县。其中京畿所在关中尤剧,减少了15个县。无独有偶,唐代盛极一时,在今陕西省境内设置了3府19州114县,比今天陕西省的117个县市级政区还要多。但到了北宋时期,随着国都东移开封,陕西成为中原王朝的西北边疆,政区的减少也就自然而然。即使将西夏在今榆林西北设置的2州3县计算在内,其时在今陕西境内设置的政区也仅有24州府军①“军”本是唐代节度使下的军事单位,五代时军事活动频繁,军始与州并列,分疆而治,渐成政区之名,到北宋终于成为正式的统县政区。[13]92县,较之唐代减少了20个政区。

大一统的时期如此,在大分裂的乱世,地缘政治因素的表现也很突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南一直是南北政权双方你争我夺的战略前沿。为加强对其的政治军事控制,双方都在不断析郡置县,尤以县的设置增加迅速。北魏时陕南共计27县,比西晋增加了11县,比西汉更增加了17县,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不过直接的军事冲突尤其是大规模战争则使人烟荒芜,政区减少。金宋对峙之际,关中、陕南屡次沦为战场,陕北也因金夏争夺战况不断,故关中、陕南、陕北设县均比宋初减少,全省范围内减少了9个县[7]。

4.3 全国政区体制变化带动陕西政区通名演变

政区地名直接源于国家的行政区划,中国历史上繁复的行政区划变迁是导致陕西政区通名变化的直接动因。长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中心的陕西,自然是中央政策推行的首要地区,并对其他地区起着模范和带头作用。自秦始皇一统天下,推行郡县二级制,历汉代的郡县王国二级制,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隋代的州县二级制,唐宋的道路州府县三级制,元明的多级混合制行政区划,陕西自是如影随形。清代州府厅并列,到民国又增加了新的通名——市、区和设治局。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迅速发展,政区体系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得相当部分县撤而改以市或区为通名,形成今日全省政区体系分布格局和通名景观现象。

5 结论

文化景观是文化在空间上的反映,是人类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所产生的各种人类可以感知的独特文化景象[20]。在陕西省117条政区地名中,半数以上的政区地名在明代及其以前即已产生,而且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愈突出;越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时空分布看,陕西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而表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规律。以县为例,北魏及其以前,陕西一半以上的县都集中于关中地区,其中三国尤甚,高达76%的县分布在关中。隋唐以来,随着陕西南北区域的不断开发,政区地名逐渐增多,并打破了原有格局。到了两宋,全省新置的10条政区地名8个均位于陕南陕北。这表明区域开发是陕西政区格局空间变动的直接推动因素。

陕西政区地名虽多为历史遗留,但随着时代变迁,也处在不断的更替之中。如何注意既保持区域传统历史文化特色,又把握住时代气息,应该是今后陕西省地名管理及命名工作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之一。

[1]司徒尚纪.广东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7(1):21-30.

[2]刘君德.中国政区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褚亚平.地名学基础教程[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9.

[4]柴海燕.风景旅游城市地名变更现象透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2):82-85.

[5]王彬,黄秀莲,司徒尚纪.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热带地理,2011,31(5):507-513.

[6]史念海.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书代刊),1985:145-201.

[7]陕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陕西省志·地理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37.

[8]吴镇烽.陕西省志·行政建制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9]吴必虎.中国景观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60.

[10]谭其骧.我国省区名称的来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S1):123-130.

[11]陕西省档案馆.民国时期陕西省行政机构沿革[Z].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

[12]史为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Z].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72.

[13]周振鹤,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先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5.

[14]周振鹤.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80.

[15]史念海.论地名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书代刊),1985:36-41.

[16]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9.

[17]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19]张力仁.人类空间选择行为与环境关系个案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3(2):60-69.

[20]李建华,米文宝,冯翠月,等.基于 GIS的宁夏中卫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人文地理,2011,26(1):100-104.

猜你喜欢
政区陕南命名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江苏省政区图
江苏省政区图
党建地图·陕南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隋唐之际王世充郑国政区管窥
基于色选技术的陕南工夫红茶精制工艺
春帖的历史记忆及其在关中、陕南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