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刚,于海洪
(1.吉林市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 吉林市 132013;2.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STS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简称,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它要求面向公众,面向全体;强调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创造时,都要考虑社会效果,并能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承担社会责任。随着STS研究的深入,形成了STS文化,构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STS的主要观点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仅是互动的,而且是一个整体。只有在这种整体的共同发展中我们才能通过社会变革途径,如政府政策、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秩序建立等,既推动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作出贡献,又能避免因技术发展导致诸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负面结果。本研究在STS视域下分析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一些措施。
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在我国起始于1990年,李绍东在 “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一文中指出,近几年来理论界对生态意识的研究虽然尚待深入但已有较大的进展,而对于生态文明问题却未能涉及[1]。这个结论可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够得到了间接验证。
通过资料查阅,在中国知网共收集到主题是生态文明的文献19976篇,在万方数据库中收集到学位论文1968篇,会议论文872篇,扣除重复论文,分布情况如表1、表2、表3。
表1 按发表年度分组
表2 按学科分组
表3 按研究层次分组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看出,对 “生态文明”的研究与宣传,可以说喜忧参半,冷热不均。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后,研究的热度明显提高,2008年以后都是几千篇文章发表,反映了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也说明广大学者对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可度。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集中在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和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方面,而伦理学、哲学、文化、新闻与传媒和教育,这些学科理应走在研究的前列,但是却没有。从研究层次看,同样是这样,研究的集中点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自科)、基础研究 (社科)和行业指导 (社科)上,而应该起到生力军的教育、科普、文艺作品却少的可怜。因此,导致了 “上头热,下面冷;环境领域热,产业领域冷;学术研究热,科学普及冷”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无影响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随机调查了500人,500人中有350名教师,50名科研院所技术人员,100名乡镇干部,其中教授20名,博士50名。除负责宣传的干部和学生物学 (大类)的89名外,其余411名被调查对象均不清楚生态文明的本质与内涵,其中有117名根本就不知道生态文明这个词,这117名中绝大部分是中小学教师。这个结论令我们震惊。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核心问题是对 “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甚至出现了偏差。早在2008年,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出以后,学界有了很多不同的解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需要加以澄清的观点。其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位就是一个核心问题。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的综合文明。这一观点表面上有一定道理,但是从理论角度看却缺乏逻辑架构性,实践中也难以操作[2]。
我们试探着从STS视角去分析,可以有效解决认识问题,可以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的定义进行融合,形成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综合性定义。生态文明是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5月24日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在学习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建设,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4]。
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文明形态,都由三个层面的构成系统:物质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对生态文明的构建也离不开这三个层面。理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物质: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制度:生态优先的制度体系建设和执行。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系统;前提是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键是处理好保护改善自然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过程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不断转变。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人和谐的社会,努力建设生态良好型国家。社会发展过程的生态化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这些观点看,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还是有所区别的,体现在空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长期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5]。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道路,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在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原则和价值观是基本一致的。人是社会的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因此,尊重自然规律,人与外部环境和谐,推动生态意识、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
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强调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都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都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牺牲自然生态和谐发展为代价,而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是一种更为完美、更为和谐的社会形态,它为建设高级的生态文明提供了制度保障。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不可能有优质的物质、政治和精神生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因此,生态文明应当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
其次,要强基固本,需要保护建设好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在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中,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荒漠化主要是因为森林植被不断遭受破坏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依赖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而存在的。森林生态系统是 “地球之肺”,负责人们赖以生存的 “空气”的产生与净化;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肾”,负责净化水生态;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之病,需要治理和修复;生物多样性是 “地球的免疫系统”,是提高生态恢复力的重要动力。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上两大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在调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地圈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能量与物质交换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
第三,建立健全的生态文化、法律和经济制度,有效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矛盾,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制度是文明的产物,标志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建设生态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把 “生态优先”的原则,纳入各项制度建设中,通过“生态优先”的各种制度设计,合理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和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下的社会制度,应当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按照公平原则平等地分配自然资源和环境责任,以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秩序。具体说,第一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建设与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第二是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但是,我们的国土开发问题比较大,导致生态恢复脆弱。按照中央精神,必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抓紧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生态恢复力强的地区,重点开发有生态恢复力的地区,限制开发生态恢复力弱的地区,禁止开发没有生态恢复力的地区。根据生态痕迹理论,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第三是节约资源。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实行全过程计算资源成本,大幅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强度。
第四是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恢复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提高生态恢复力。
中共十八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是科学的、准确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近些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可喜的成绩,但 “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这样的结论,不是来自某个危言耸听的环保组织,而是来自国务院授权开展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只是 “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仍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不断加剧的污染,正成为河山不能承受之重[6]。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计算,全国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 (水库)占25.0%,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 (水库)比例分别为18.3%和6.7%。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2.7%,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2/3的城市缺水,年均缺水量多达536亿吨,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受污染的耕地高达上千万公顷;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23.7万吨,氨氮排放量为253.6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3.05%、2.62%;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17.6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337.8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57%,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到2011年,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两亿辆,比1980年增加30倍,尾气排放总量增加14倍。煤炭消费34.25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近七成,而且仍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当例举这些数据的时候,我们很担心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就是简单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同起来。的确,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状况不容乐观。但是,另外一个因素也是忽视不得的,就是 “人”的因素。用冯之浚的话说,“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他说,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仍处在 “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尽快向 “技术优势”和 “品牌优势”过渡。若不如此,我们的 “打工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过度的生态透支,与所获得利润相比将得不偿失。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形成了事实上的贸易壁垒,这种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实现生态文明光靠科学技术、经济手段是不够的,更需要从认识上树立科学生态观,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自觉意识。科学的生态观的主旨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从历史沿革来看,人类经历了从 “人类中心主义”到 “生命中心主义”,再到 “生态中心主义”三个阶段[7]。说到底,生态文明建设还是 “人的素质建设”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我们必须改变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存在于领导的讲话中、学者的研究空间里的状况。在环境保护部门的倡导下,要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共同享受的新局面。
这样说,并不是无的放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网站发表了程湘清的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答问”。他说,据北京大学2011年10月发布的《环保法制30年——我们成功了吗?》蓝皮书,得出的初步结论是,“30年来中国环保法律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各项制度都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目标”。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也显示,1990至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6倍,但能源消耗增长了2.6倍,成品钢材消费增长了9.3倍,水泥消费增长了6.9倍,有色金属消费增长了13.2倍。粗放式经济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www.cecrpa.org.cn/yjjl/xsjl/201308/t20130805_20014.htm l.。原因是什么?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落地,没有在普通的人民群众中形成 “气候”,因此也没有形成新的文明范式。在人民群众中仍然是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理念在起着支配作用。
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源自哲学家培根的世界观的影响,是文明发展进程中呈现的一种典型的现代性现象和工具理性的体现,它为工业文明的现代性转换奠定了基础。控制自然还是遵循自然的问题关涉到一种更为深刻的伦理觉悟,对控制自然理论进行纠偏或矫正,是对现代文明发展方向进行的一种调整。罗尔斯顿关于遵循自然的意义分析包含着明显的道德哲学诉求,与 “控制自然”的道德神话及其解体相对应。“遵循自然”的道德哲学意义表明人、自然、世界和理性概念的重新奠基。从控制自然到遵循自然的哲学转变是文明转变进程中的一种伦理觉悟[8]。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是在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超越和包容下产生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等基本预设。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相互依托,形成文明范式生态转型的发展模式支撑和物质基础;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彼此契合,表明文明范式的生态转型所追求的,是摆脱了双重奴役的、平等自由的人际、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实践理性的共同发展,是人作为文化存在展示自身无限超越潜能的新阶段,是文明范式实现生态转型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建设范式,有其不同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制度设计,那就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契合。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契合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客观的内在性的,既是一种逻辑必然,也是一种现实需要,且唯有逻辑与现实的统一才彰显出其合理性。忽视了实践理性的科技发展膨胀了工具理性,工具理性选择了资本逻辑,成就了工业文明,而工业文明由于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而难以为继。当人类提出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之时,意味着实践理性的不可或缺,这不仅仅是因为经验的历史和现实告诉了我们,没有实践理性控制的工具理性选择了不计后果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实践理性对自然本能、物质欲望、自我利益的约束与超越,正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联系性、他在性、整体性、公共性、精神性、生态性等价值理念得以形成的关键。生态文明的发展只有在实践理性和生态逻辑的主导下才能得以进行。实践理性和生态逻辑也只有在对工具理性、资本逻辑、工业文明的现实反思和扬弃中才会愈益强大。
也就是说,生态文明不是排斥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和物质基础,科学技术及物质基础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它们要受到实践理性的约束,立足于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生态和谐这一服务目的。生态文明和实践理性的共同发展,是人作为文化存在展示自身无限超越潜能的新阶段,是文明范式实现生态转型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是STS新文化的体现,是全新的文明范式。
[1]李绍东.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2):105-110.
[2]欧阳志远.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位问题[N].光明日报,2008-01-29.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4]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
[5]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2012(9):16-19.
[6]任仲平.雾霾曾影响6亿中国人[N].人民日报,2013-07-22.
[7]冯之浚.生态文明和生态自觉[J].中国软科学,2013(2):1-7.
[8]杜明娥,杨英姿.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生态转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115-118.
[9]戴庆铎.社会学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