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春 郭思玲
(泰安市泰山区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肺炎支原体(m. pneumoniae,MP)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随着实验室检测手段进步和观察证明,MP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中约占30%以上[1],并且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然而,由于抗生素大剂量、不规则的滥用,患者家长凭经验自我用药等,导致耐药率和所谓“难治性MP肺炎”大幅上升。因此,对小儿肺炎及时做MP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用药是减少耐药和误治的关键。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90例小儿肺炎的MP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年龄18天至13岁,其中~1岁64例,~3岁71例,~7岁35例,~13岁20例。男101例,女89例。临床症状:发热176例,刺激性干咳184例,黄色粘稠脓痰45例,喘憋51例,咽痛、头晕、头痛19例,胸闷136例,腹痛、腹泻72例。实验室检测:血常规WBC 10~24×10964例,小于3×10921例,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09例,淋巴细胞比例升高58例,PLC大于30×1012者41例,小于10×101212例。MP抗体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浓度升高97例。胸部X线片主要为透光度低、纹理增多和点片状阴影。标本为咽部上皮和分泌物。全部检测MP和药敏试验。
1.2试剂 MP培养及药敏试剂盒购自陕西百盛园生物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药敏试剂药物为: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乙酰罗旋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判定标准
1.3.1MP培养阳性和阴性判定标准 ①C+孔培养基变黄色为阳性,② C+孔培养基不变色为阴性,③若C-孔阴性C+孔阳性,实验有效,判断余下各孔结果,如C-孔阳性表示污染,实验无效。如C-孔阴性C+孔阴性,表明无MP生长,余下孔不判断结果。
1.3.2药敏结果判定 A孔阴性B孔阴性表示敏感,A孔阴性B孔阳性表示中敏,A孔阳性B孔阳性表示耐药。
1.4培养方法 用棉拭子吸附生理盐水,在喉深部(最好是扁桃体发炎部位)捻转数次。将棉试子立即置于培养瓶内,搅动数次,提取棉拭子,用加样器吹打数次,吸取50 μl加入各药敏孔中,药敏板置于35~37℃孵箱,24天后观察结果。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定性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MP培养结果 19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MP培养阳性109例,阳性率为57.4%,阴性81例,阴性率为42.6%。各年龄段MP培养结果及阳性率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婴幼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学龄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年龄段MP培养结果及阳性率
注:与7y~和13y~患儿MP阳性率比较,﹡P<0.05。
2.2MP药敏结果 见表2。
表2 各种药物敏感实验结果[例﹙﹪﹚]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MP肺炎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2],近年发病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新生儿亦偶有发病报道。本资料婴幼儿肺炎MP培养阳性率约为67.4%(91/135),远高于学龄前以上儿童36.3﹪(20/55)。并且新生儿肺炎MP阳性有6例。说明MP为本地区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原。本资料MP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刺激性干咳、喘憋和少量粘稠痰等,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对小儿肺炎应该及时进行病原尤其MP的检测,以免漏诊和误诊。
MP作为病原体侵入机体以后,免疫系统发生反应,刺激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首先出现IgM。MP肺炎的血清学检测仍是主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IgM抗体检测作为感染早期诊断指标已经无异议。临床常采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P抗体IgM多于MP感染后1周左右才可以检出,而且可能有非特异性存在[3]。特别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MP感染后产生IgM浓度低,不易被测出。因此,小儿MP肺炎早期诊断常漏诊、误诊。MP分离培养实验为利用培养基中快速生长因子对MP进行增殖,24d即能定性诊断,特异率高,并同时对儿科常用抗MP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指导合理用药,减少了漏诊、误诊和乱用抗生素治疗的现象。本资料IgM阴性的81例患者经MP分离培养有12例诊断为MP肺炎。提示对小儿肺炎尤其婴幼儿肺炎应常规进行MP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
本资料药敏试验用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其中红霉素为51.3%,罗红霉素为51%,其次克拉霉素为46%,阿奇霉素为35.7%,克林霉素36%;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敏感率最高,耐药率最低,但由于其在动物实验中的严重骨骼和肝脏损害[4],18岁以下儿童禁止临床应用。因此临床确诊的MP肺炎应首选阿奇霉素或克林霉素。而且,阿奇霉素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组织浓度高,炎症部位的浓度较非炎症部位浓度高6倍。一般轻者需要用药7~14天,中度以上的MP肺炎抗感染治疗需4~6周[3]。本地区MP肺炎耐药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为:①一般医院实验室难以完成MP的培养和药敏试验,临床MP肺炎的治疗凭经验用药,滥用广谱抗生素,易引起耐药。②患儿家属凭经验自己用药,症状缓解即停药,治疗不彻底,病情反复后盲目乱用药,加速耐药菌株的产生。③过分注重副作用。由于大环内酯类固有的胃肠道副作用,部分患儿呕吐、拒食、哭闹严重,患者家属不能按疗程坚持治疗,治疗不彻底。④ MP感染治疗后,咽部可带菌长达5个月之久[3],易引起反复感染。因此,控制经验用药、滥用广谱抗生素和盲目用药、停药是本地区控制MP感染发病率高,耐药菌株增多,耐药率高的关键。
[1] 袁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
[2] 王幕迪.实用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3.
[3] 袁状,董宗忻,鲁继荣,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5.
[4] 晁兰芳,曹凤美,李芳梅,等.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5(1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