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泳祥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危重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也程上升趋势。特别是急性加重期,可由诸多因素导致,难以根据病因予以有效治疗,治疗效果不乐观。尽早清除痰液恢复呼吸是提高COPD患者生存率及改善生活治疗的关键。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月诊治的13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创机械通气与传统西药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月COPD患者130例。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均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排除肝功能异常、痴呆无意识、其他传染性疾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无创组和传统西药组,各65例。无创组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42~74岁,平均(62.5±6.4)岁,患病时间8~25年,平均(11.8±3.5)年;传统西药组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43~75岁,平均(62.4±6.3)岁,患病时间8~25年,平均(12.1±3.2)年。无创组中呼吸衰竭22例,心力衰竭13例;传统西药组中呼吸衰竭21例,心力衰竭12例。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各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传统西药组:给予该组所有患者长时间低流量吸氧,维持酸碱水电解质的平衡,按照病情采用对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备选药物包括普米克令舒、异丙托溴铵、可乐必妥。无创组:采用无创呼吸机经口鼻面罩通气治疗,控制吸入氧流量保持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直到呼吸衰竭好转。
1.3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疗效判断标准包括:(1)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痰夜完全清理,生活正常,无功能障碍,呼吸正常,胸片示无肺气肿;(2)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痰夜基本清理,生活基本正常,基本无功能障碍,呼吸基本正常,胸片示基本无肺气肿;(3)无效:治疗后患者咳嗽不减退甚至咳嗽加重、痰不减少甚至增多,不能正常生活,呼吸困难,胸片示肺气肿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每组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无创组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西药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注:与传统西药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无创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西药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传统西药组比较,#P<0.05。
COPD是临床中好发病、多发病,由于痰阻滞气道而导致。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呼吸困难、喘不得卧。具有进展缓慢、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上的预后并不理想,效果不佳,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2-3]。该病是临床重症,治疗较为困难,治疗方式虽多但效果不明显。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传统西药以及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
传统西药疗效一般、副作用大、容易产生耐药性。有创通气有创伤大、风险较高等缺点同样不被患者接受。无创通气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容易护理等优点。目前,机械通气成为治疗COPD的发展方向,而无创成为首选。COPD早期,患者神志较好,能够自行将痰排出,但患者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引发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给予气道较高的正压通气,克服气道阻力,有助于气体进入通气不良的肺泡[4],有效调整体内气体布局,扩张气道,可以防止低氧血症;又能提供低水平内正压,降低气道闭陷或者肺泡塌陷的发生率。因此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潴留,缓解吸气肌的压力。本研究分别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和传统西药治疗COPD,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与西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创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西药组。对于重度COPD患者,亦可先尝试无创通气,如效果不佳或病情恶化,则应及时改用有创通气治疗[5]。
综上所述,无创组较传统西药治疗COPD合并Ⅱ型创伤小,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低,治疗效果显著,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国家中医院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8.
[2] 郄国玲,韩江玲,刘志敏,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84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0(5):1217.
[3] 瞿云中,彭红,陈平,等. 胸部物理治疗联合间歇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9(7):655-658.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6.
[5] 居琪晅. COPD患者BiPAP无创机械通气压迫性损伤的预防干预[J].护理学杂志,2010,19(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