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萍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能文能武的古人对音乐的爱好绝对不亚于现在的追星族。文人墨客笔下随处可见对音乐的描述,白居易的这首《古琴》就是典型代表。
一首古曲,一个故事,诸如《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之类的名曲故事早已妇孺皆知,而《虚铃》《幽兰》《海青拿鹤》等古曲背后的故事,你未必知晓。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听着这些曲子,去感受那份古人的情怀。
《虚铃》:一音成佛
演绎乐器:尺八
普化尺八的古典本曲比较多,如今各尺八音乐流派的古典本曲也各有不同,可是究其渊源,所有的尺八古曲又都可以说是出自《虚铃》。《虚铃》不仅是现存的唯一一首唐代古曲,也是如今仅存的一首中国尺八曲。
关于这首尺八曲的来历,有一个很神奇的传说。
相传唐朝有一位普化禅师,言语行为都很轻狂,喜欢大声嚎叫,手舞足蹈。常往来于城市、坟墓之间,手执一铎,口中诵偈:“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当时的人都觉得他有点“无厘头”。
某日,他照例在街上化缘。
不管是给他衣服、食物,他都嘴里念念有词,“要的不是这个”,拒绝了众人的施舍。
这时临济禅师(中国禅宗流派临济宗的创始人)就买了一口棺材送给他。这下普化禅师便擎挟棺木在街上嚷嚷道:“临济替我做了衣物,我要去东门转世去了。”街上的人听闻后竞相追随观看。
不过当众人来到东门之后,普化禅师却说,今天心情不好,还没有到转世的日子,明天吧,去南门看看就知道了。第二日,充满好奇的人们蜂拥至南门。结果,普化禅师又变了主意,如是三日,人皆不信。“狼来了”说多了,大家都不信了。到第四日,就再没有人跟着去看热闹了。
于是,他独自出城,躺入棺内,请路人帮忙钉好棺材。消息传出后众人又都跑来观看,众人围着棺材盯了半天都不见动静。于是,有胆大的直接去打开棺材,却见棺材里空无一物,只闻空中有铎音隐隐而去。
当时河南府有位奇人名叫张伯,因倾慕普化禅师的风范,就以竹管仿普化禅师隐隐而逝的铎音作了一首叫“虚铎”的曲子(后称《虚铃》)。
普化宗依着此曲作为“吹禅”之方便,“明暗双打,虚无吹箫”,以期“一音成佛”,这首绝世之曲缘此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明暗心悟偈》道:“竹管本虚心,一曲会天真。高音表宽容,低音表谦逊。中音示平等,节奏话无常。吹奏前无始,吹奏后无尽。腾腾任达时,念念往一音。行到无声处,恰恰是自心。”
《幽兰》:深山幽谷,宠辱不惊
演绎乐器:古琴
国人好兰,兰文化流光溢彩。自孔子于幽谷中称“夫兰当为王者香”开始,历代文人墨客风雅相随,养兰、赏兰、爱兰、颂兰之风日浓,入诗、入词、入文、入画者络绎不绝。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幽兰》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也是唯一用文字谱的记写方式保存下来的琴曲,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此曲收录在《神奇秘谱》中,记谱年代大约在武则天时期,原来的谱曲并没有作者的名字,曲名前冠调名“碣石调”,故又名《碣石调·幽兰》。
“碣石调”的曲调来源很早,从谱前的小序可以看出,现存《碣石调·幽兰》是南朝梁会稽人丘明临终前传授给王叔明的。关于这首琴曲的内容,原卷子谱序并没有叙述具体的情况。
而在《琴操》中有这样的记载:春秋时期,圣人孔子周游列国求职时,得不到各国诸侯的赏识和重用,在他从卫国前往晋国的途中,见幽谷中茂盛的芳兰与杂草为伍,触动了内心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自伤情感,而创作了这首名为《幽兰》的琴曲。但此曲是否真是孔子所作,学术界尚存疑问。
兰花清雅、高贵,生长在深山幽谷,识者谓之为旷世奇珍,不识者目之为野处杂草。虽然如此,兰花却能够宠辱不惊,依然故我。《幽兰》所表现出的正是这种雅洁高贵、不同凡俗的气质。
此曲短小精悍,曲调清丽委婉,节奏缓慢悠扬。谱序中说“其声微而志远”,谱末小注说“此弄宜缓,消息弹之”。琴曲开端深沉忧伤,二、三段音色变化对比较大,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无限感慨,末尾以清澈的泛音演奏,明朗豁达,透过兰花性格,象征光明将临。虽然作者有着生不逢时的抑郁伤感,但哀而不伤,如入宁静致远无人之境,归于内心无限的平和与安详。
古琴作为人类音乐史上一件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乐器,它所追求的不是外在的表现,而是返归内心,求得内心的寄托。幽远静谧的音乐意境与空谷幽兰的自然环境相和,流露出深藏于内心的感伤、抑郁、寂寞之情。而这种生不逢时、寄情兰芳的君子操守,深得后世文人的共鸣。
《海青拿鹤》:天鹅历险记
演绎乐器:琵琶
这首琵琶古曲是目前能确定创作时间的最古老的琵琶谱,它取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猎生活。
海青又名海东青,是北方狩猎民族饲养的一种专门帮助捕猎的猛禽,当时的契丹王室常携海青外出围猎。《海青拿鹤》描写的是海青追捕天鹅的情景,海青矫健勇猛的形象反映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剽悍、挚诚的性格。
在演奏上,此曲要求轮子弦带挑缠弦,在品上摆动,表现天鹅鸣唳之声,并多处运用拼弦、扫弦技法,以描绘海青猎捕天鹅的激烈场面。
音乐开始时,天鹅展翅翱翔天空。音乐舒展起伏,天鹅自在逍遥,在3/4拍的旋律中,仿佛天鹅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圆舞弧线。之后,舒缓的音乐还来不及有半刻的停顿,就急转直下,速度加快。这是凶猛的海青出现了,它虎视眈眈地盯着猎物,音乐的气氛也变得凶险起来。海青和天鹅之间开始了一场追逐和逃脱。海青迅速擒拿,天鹅扑腾闪躲,琵琶弹拨的速度越来越快,搏斗的场面越来越紧急,正所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凶猛的海青和柔弱天鹅的这两段音乐交替着出现,音乐变幻中,突然迅速收尾—搏斗似乎结束,听者无法分辨出最终的结果。音乐在结束前变回了抒情,天地归于宁静,生命又呈现出暂时的和谐。
或许很多听者都期待那只天鹅能够从海青的利爪之下逃脱出来。元代的杨允孚在《滦惊杂咏》中咏叹:“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海青追着天鹅,天鹅躲避海青。古曲带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想象,而且这种想象是无穷无尽的。
《梅花三弄》:引三弄,不觉魂飞
演绎乐器:笛子
《梅花三弄》最早是笛曲,后又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和不屈不挠的个性。
《梅花三弄》中的梅花与湖南衡阳有关。
在衡阳有座云锦峰。云锦峰山峦深处有一古寺伊山寺。寺内寺外,梅树葱茏,梅影绰绰,有“云锦梅香”之称。有个10岁的小男孩,跟随父亲从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宦游蒸湘途中,便寓居在伊山寺,读书习武,观梅吹笛。
这个男孩就是桓伊,长大后成为东晋名将,《晋书》称赞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太元八年(383年),桓伊同谢石、谢玄等率8万晋兵迎战前秦大军于淝水,以一当十,打得前秦兵一败涂地。战后,桓伊功成身退,带着心爱的笛管又一次旅居衡阳伊山寺。
一个冬夜,下起了大雪,桓伊清晨放眼窗外,梅枝上的花蕾傲雪待放。他灵感突发,立即展素笺,走狼毫,谱就梅花一调。接着他照谱吹奏,清雅悠然的笛声绕过殿宇,穿过梅林。桓伊吹奏间似乎听到禅房有古筝和之,于是循声寻去,筝声却又停住。问起寺僧,寺僧说寺院本无会弹筝之人,更无此声。
不久后的一个清晨,雪后初晴,他推窗望见梅花已然迎雪绽放。梅与雪融为一体,梅中有雪,雪中有梅。桓伊即景生情,由情入神,遂谱成梅花二调,与梅花一调“合头”,紧密衔接。他握笛吹奏,在另一徵位上用泛音重吹两次,如宁静的西湖掀起万顷碧波,又如北方草原异军突起、铁马奔驰。夜里,禅房里又飘出梅花二调的古筝声。他循声寻至窗下,筝声又一次戛然而止。
初春,又是一场大雪,寺中梅花竟然再度绽放,舞玉翻银,暗香浮动。桓伊情不自禁,再谱成梅花三调,与二调“合头”,自此梅花三调遂成。他握笛吹起,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三次,并在一调、二调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一调,三调浑然一体。桓伊自觉十分满意,安然就寝。
他刚要入睡,有一老僧月下敲门,携筝求见,桓伊立即起身相迎:“老禅师为何姗姗来迟?”老僧道:“闻将军笛曲《梅花三调》,老衲剽学已成,故冒昧前来,欲与将军笛筝合奏,不知将军意下如何?”桓伊喜道:“此乃叔夏之意,请老禅师赐教。”于是,二人笛筝合奏《梅花三调》,珠联璧合,其音浑厚质朴,韵味隽永,更加优美动人。原来老禅师是寺院住持,筝技出神入化。从此,二人都认为找到了知音。
桓伊逝世后,《梅花三调》广为流传,唐代琴师颜师古将《梅花三调》改为同名琴曲,明代朱权将《梅花三调》改名为《梅花三弄》。到了明清时期,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俨然已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秦淮河甚至诞生了“停艇听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观。
《潇湘水云》:悲愤之音
演绎乐器:古琴
宋代是古琴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琴曲、琴人、琴派,三者齐头并举,把传统琴学推进到新的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相传由南宋琴家郭沔作曲。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比较多的一个王朝,面对北方外族的入侵,朝廷不积极抵抗,一味求和,一再南迁。浙派琴家郭沔创作的这首古琴曲是他一生悲愤的写照,他弹奏的不仅仅是琴声,更多的是“国破山河在”的悲壮。
当时蒙古兵南侵到浙江,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玩。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于是创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
传说中九嶷山是贤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郭沔是一个终生未仕的知识分子,生活十分清贫。蒙古入侵,大宋王朝即将灭亡,而他又是一个反对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人,故他借九嶷山为“潇湘云水所蔽”的形象,寄托他对现实昏暗与贤者不遇的义愤和对美好山河的挚爱。
《潇湘水云》原为10段,据《神奇秘谱》刊印的标题为:洞庭烟雨、江汉舒清、天光云影、水接天隅、浪卷云飞、风起云涌、水天一碧、寒江月冷、万里澄波、影涵万象,其后的传谱有50余种,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乐曲飘逸的泛音带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的技法,展现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