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富,王 萍,傅懿兵
(1.池州学院 经贸系,安徽 池州 247000;2.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3.烟台职业学院 会计系,山东 烟台 264000)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认识深度逐渐加深以及经济实践的要求,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正成为国内外学者经济增长研究的新源泉,日渐形成经济学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学者对经济增长数量问题的研究居多,而对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特别是如何将一国或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质量显示出来或进行定量测度尚没有一致的准则或标准。“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框架。”[1]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基础和内涵以及与其对应的反映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通用模型的构建,为后续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尺度,为地方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国外长期以来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中,更多的是利用睿智的思想和模型对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作用机理及经济增长的动态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研究,从而推动着经济增长理论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直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而依然生生不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经济增长质量”这一命题,或没有与经济增长质量直接相对应的理论,但是各阶段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却同时包含着一定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思想。这种理论演进与现实经济增长实践既是数量扩张过程又是质量变化过程应该是一致的。
中国经济的建设和运行具有显著的政府主导型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历来注重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以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学者群体成为政府制订中长期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的主要智力支撑。因而,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经济政策体现了对现实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认识逐步深入和科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根据当时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实行的是前苏联模式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了具有赶超型的数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高积累却低效益,高投入却低产出,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区域发展失衡等,反映了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提高经济效益,这标志着我国正式以经济政策主张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自此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中央政府决策层的重要考虑因素。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均从当时经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经济发展战略等角度反映和阐述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因此,有理由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对现实经济实践的反思,也不同程度地及时提出了相应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政策主张,其中蕴含着逐次递进的经济增长质量的丰富内涵,涉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民的福利改善等方面,体现了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本质。
国内学术界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思想体现在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和量度的研究中。自“九五”时期(1996-2000年)至今,国内学者就已开始关注和研究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涉及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如何定量描述、处理和协调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多数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描述体现了三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经济系统素质的增进;二是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三是经济增长本身的质的多面性。而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方面,学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取向:或者是采用单一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或者是根据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统一性方面分不同层次或维度来衡量。目前,定量测度经济增长质量以后者占主导。
国内外相关研究突出反映了对经济增长实践的反思,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丰富多样并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复杂性,同时存在各国或地区及其内部不同区域发展经济的禀赋差异、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受到内外不同的冲击,直至目前,仍难以从定性的角度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作出完整准确的界定,而只能作出有限的模糊描述。
现有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是在隐含既定假设条件下作出的,即一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政策和资源环境条件不变,而现实经济增长存在着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度变迁、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规模等差异。显然,科学准确地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仍然有困难。但值得肯定的是,政府和学界基本形成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本质认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既表现为扩张或收缩的数量方面,也蕴含了内生的要素使用或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等的质量方面,是经济发展中数量和质量的高度统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经济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就是改进全体居民的福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2]。
因此,我们比较认同的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可以是: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优劣程度的重要体现,是经济增长本质的反映,具体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和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的优劣程度,有质量的增长应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增长。也正是因为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复杂性,对其度量或评价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设置可观测的变量或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前苏联经济学家马耶夫(1977)[3]的探索对于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也为我国学者提供了研究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向。在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展开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或评价,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有价值的实证研究。我们在现有学者艰苦探索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择或设计的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获得性原则,根据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描述,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分成五个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性、潜力和福利性。
它是指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处于经验范围内,具有相对的均衡性,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增长相对变动率是否平稳、价格是否稳定、就业实现程度与否。在复杂多因素的影响冲击下,经济增长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一般当年的经济增长率在波动范围上没有超过前一年的±50%可视为稳定的”[4]可以考虑设置若干逆指标指标:经济增长率波动系数、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其中经济增长率波动系数=|(当期经济增长率-上期经济增长率)÷上期经济增长率|。
它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对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收支结构的相互配合、合理衔接的内在要求。测度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的指标可以选择:经济增长均衡率、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二元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投资消费比例、对外贸易依存度。其中经济增长均衡率=所在区域人均GDP最小值÷所在区域人均GDP最大值;二元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而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的产值比重÷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城镇化率=城镇就业人数÷全社会就业人数。
它要求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各种投入资源的合理使用或有效配置,同时要求资源的节约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在指标设置上可以选用正指标:经济增长持续度、综合能耗产出率、资源配置率和三废综合处理率。其中,经济增长持续度为经济增长率环比指数;资源配置率=投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它是指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增长的最大可能扩张空间,反映经济运行能够在多大程度接近或实现潜在增长。测度经济增长的潜力指标可以选择正指标:经济潜在增长接近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人均受教育年限、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其中,经济潜在增长接近度=(潜在经济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
它既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又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反映一切经济活动中人的能动因素和主体地位及其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其测度指标可设置为正、逆指标:人均GDP、城乡收入比、恩格尔系数。其中,城乡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比和恩格尔系数皆为逆指标。
将上述指标纳入三层指标体系 (结果见下表),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特点以及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选择合适的多维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如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AHP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DEA综合评价方法、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和两两集成的综合评价方法,等等),最终得到一层(顶层)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值。
表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分层评价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是目前国际综合评价实践中广为流行和易于接受的一种传统的多元统计方法。它是在反映分析对象的复杂多维度指标中利用指标之间的较强的相关性提取若干个不可观测的潜在因子或公共因子以达到降维或缩减指标的目的统计技术,即以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代表原有全体指标而使信息损失最小的指标降维统计方法。根据多维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目的,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通用模型的原理和步骤如下:
主要根据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或KMO即KMO样本充足性测度(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ency)判断原始变量数据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或是否适宜进行因子分析。若在显著性水平下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拒绝原假设,表明原始变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从而原始变量数据适合用来作因子分析,反之,则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在KMO检验下,一般要求KMO值在0.5~1.0之间才可以利用原始变量数据作因子分析[5-6]
一般地,在p维可观测的随机变量(指标)X=(x1,x2,…,xp)T中提取 k 个因子 f=(f1,f2,…,fk)T需要求解变量在因子上的载荷或投影,其方法主要有主成份分析法、极大似然法、主轴因子法、映像分析法等,本研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求解因子载荷并获得公共因子的初始解。由于各变量的观测值的量纲差异而使得方差的量纲不全相同,因而主成份分析法往往对原始变量数据先进行标准化变换,并通过坐标旋转使得p个主成份y=(y1,y2,…,yp)T相互独立,而且分别为所有原始变量 X=(x1,x2,…,xp)T的线性组合,最终得到在p个主成份中选取方差最大的k个主成份作为公共因子 f=(f1,f2,…,fk)T,因此,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得到的因子分析模型可写为:
其中:βij,i=1,2,…k,j=1,2,…p 分别为公共因子f1,f2,…,fk与原始变量 x1,x2,…,xp的影响系数。
因子分析模型(4.1)也可以称为因子分析得分模型,这里系数 βij,i=1,2,…k,j=1,2,…p 通常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解得:β=ATR-1,其中∶
为原始变量 x1,x2,…xp在公共因子 f1,f2,…fk上的载荷或投影矩阵;AT为A的转置矩阵;R为原始变量 x1,x2,…xp的 p×p相关系数矩阵;R-1为R的逆矩阵。
在综合评价中,因子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公共因子的提取是否有效。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各原始变量分别被提取的前k个公共因子所解释的程度即变量共同度2,…,p),根据统计经验 h2i≥80%,若 h2i~1,则说明k个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程度越高,信息的损失越少,从而k个因子对原始变量的代表性高,与原始变量的关系越密切;二是提取的前k个公共因子分别对所有原始变量的贡献程度或方差贡献率即,
通常要求前k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以更好地反映前k个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
根据(4.1)所求得的因子分析得分模型对各因子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即得到因子得分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F为综合评价值;f1,j=1,2,…,k为 k个公共因子;wj,j=1,2,…,k为 k个公共因子的权重,一般分别取前k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根据(4.2)式F值的大小,可以对综合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对比和分析。
准确分析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特别是对其综合分析和评价需要首先厘清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依据和内涵,然后才可以据此配合可观测的测度变量(指标)和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这一逻辑思路也符合当今多数学者研究该问题的基本方向,主张通过设置不同层级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价的学者占多数。但由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的不成熟,尤其是没有科学严谨的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以及学者的学术研究背景和研究视角的多样性,结果每位学者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目前尚无一致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因此,今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科学界定,复合多学科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并构建适合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仍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1]洪银兴.对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系统评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64-165.
[2]陈昌兵.福利改进和社会发展[M]∥张平,刘霞辉,王宏淼.中国经济增长前沿问题II-转向结构均衡增长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95.
[3]B.D.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1-202.
[4]徐辉,杨志辉.密切值模型在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计算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5(12)∶22-23.
[5]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52-377.
[6]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2版.北京∶电子出版社,2002∶31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