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强
(运城学院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山西 运城 044000)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公认的三大基本职能。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国家相继在地(市)级城市合并(升格)组建了一批综合性本科院校,它们立足地方、服务基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然而这些多建于改革开放后,由省(市)级人民政府主管或省市共建的,多位于非省会城市的新建地方院校,受自身专业、师资、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制约,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中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如何使新建地方院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挖掘服务潜能,已成为制约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新建地方院校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多以师范教育为特色。近年来,地方院校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学科发展方向,积极打造特色专业。然而传统基础学科所占比重仍然很大,新兴应用学科所占比重较低,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缓慢滞后,仍存在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致使新建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有限,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继脱节。有些新建地方院校专业设置上仍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地方企业需要大量的经济、建筑、新能源等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院校不顾自身办学实力和师资水平,忽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盲目增开一些新兴专业;另有些地方院校“因人设课”“因人设专业”,严重背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已广泛得到人们的肯定。然而,一些新建地方院校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仍缺乏正确认识,办学定位不明确,主动服务意识差,参与服务积极性弱等。甚至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教好书、育好人就行了,服务经济发展是重点大学的事情,与新建地方院校无关。同时,不少新建地方院校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还忽视了地方发展需求的导向性,把为社会、市场的教育服务简单等同于满足社会现实需求,缺乏对社会发展进行引导和引领的能力。[2]还有部分教授以“知识分子”自居,孤芳自赏、闭门造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建地方院校由于其所处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自身办学条件等方面的缺陷,教师实力相对较弱,高层次人才吸引力非常有限。学校办学定位多为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教师以日常教学为主,科研能力和水平相对处于弱势,应用学科建设起步较晚,科技成果数量少且转化率低,缺乏坚实的科研服务平台。然而,区域内大型企业多具有独立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研发团队且研发实力较强,即便需要合作,也往往倾向于选择实力雄厚的专业院校或研究所。部分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对科研创新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寻求科研合作方面往往力不从心。
近年来,高校服务社会的经费筹集总额在持续快速增长,但所获回报却微乎其微,尚未形成服务社会的良性态势。地方院校日常办学经费相对有限,仅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没有充足的经费扶持教师科研。地方院校拥有较为丰富的人才、智力和技术优势,但在结合区域经济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时,难免会受到各级政府的影响和经费的制约。此外,在校企合作中,地方院校过于注重自身利益的得失,致使合作无法深入开展。有些新建地方院校甚至规定,教师但凡参与地方合作项目,个人所得回报的部分定要上缴学校,更加影响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地方院校社会服务信息交流不对称,合作主体间互动交流的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地方院校与区域内企业间的沟通不够紧密;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对地方院校的社会服务实力缺乏了解,致使其对院校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地方院校在区域内具有独特的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区域内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也因缺乏了解而降低了对其服务能力、科研水平的认同,政府、企业在寻求合作时仍是不惜血本,舍近求远,寻求重点大学、专业研究机构的帮助和支持。[3]同时,学校教师在科研中也缺乏对区域内企业发展需求的了解、重复开发、产学研严重脱节,致使科技成果转化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地方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主要受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两方面的影响。新建地方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缺乏长远的规划,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不科学,组织管理不健全,分配政策不明确,政策导向模糊,缺少激励政策和统一规划等,严重挫伤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激情。部分地方政府缺少必要的引导激励机制,投资体制不完善,经费调控无法保证院校的整体利益,如科研项目申请、立项和经费分配、使用不合理;成果转化以及专利申请难等。地方政府不仅支持力度不足,而且干预过多,致使地方院校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和灵活性。[4]
地方院校的竞争优势在于地方特色和应用特色。新建地方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供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应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重点学科与地方重点企业、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我院的印刷电路专业与中国印染协会联合培养学生)。同时,根据院校自身的学科结构、科研实力等,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深化应用型研究,形成地方服务特色。其次,按照文理渗透、理工互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思路,结合自身条件,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所需的特色品牌专业(如我院的太阳能与风能专业等)。同时,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课程,调整各专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增设一些专业选修课、素质拓展课等工作岗位急需的专业技能课程。
地方院校应把自身长远发展建立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办人民满意的高校,强化办学中的服务意识,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实行开放式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列中。
教师队伍是新建地方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基本理念,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学科专业,合理配备教师,以专业带头人才和骨干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积极聘任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工作。其次,采取“内培外引”的办法,积极促进教师结构趋于合理。学校严把人才引进关(学位、职称及行业经历等),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职称层次、获取专业(行业)职业资格、深入企业行业锻炼,为教师搭建在职进修学习的平台,使教师在职进修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最后,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采取政策导向、制度激励等措施,着力改善教师培养培训的工作机制,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突出专业 (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批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途径,是地方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新建地方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与业界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建立长期、稳定、紧密、互动的合作关系,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开展广泛的合作教育,将合作教育逐步深化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次,院校把产学研结合列入长期发展规划,以产学研为切入点,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建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探索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最后,联合地方政府、企业,积极鼓励在院校内部设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各种社会实践基地,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合作共建、共同发展,积极拓展院校服务社会的领域。
地方院校要长期、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基于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目前,许多新建地方院校虽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合作,但合作领域较为狭窄,合作层次普遍较低,缺乏长效合作的保障机制。首先,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协调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建立稳固有效的服务合作关系;其次,以市场机制为基点,促进大学科技园区快速发展,共建高校与科技园共享合作的平台,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缩短成果孵化周期。最后,院校应主动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地方企业的认可,积极建立交流互动的平台,邀请政府领导、企业名流、行业专家等定期组织座谈,为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广泛的信息。
地方院校要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必须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机制。首先,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对教师履行社会服务职责提出明确的要求,对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5]其次,与企业合作设立社会服务专项基金,对区域内重点项目针对性地进行研发,减少科研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同时,发挥内部管理机制灵活的优势,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相关产品的研发。最后,大力引入董事会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学校内部管理,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赢得更多的经费支持。[6]
[1]王强,张玉琴.非中心城市新建地方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
[2]陈海利,邹树梁,王莉芬.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 [J].湖北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3]林仲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9(5).
[4]覃雯.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
[5]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6]蔡娟.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论略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