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探析

2013-01-04 06:09张凤太苏维词杨鸿雁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石漠化岩溶少数民族

张凤太,苏维词,周 杰,杨鸿雁

(1.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学院,南京 210093;2.贵州师范学院 a.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b.地理与旅游学院,贵阳550018;3.贵州省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阳 550001)

贵州省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山地面积大,是我国无平原省份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 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省份,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9.7%。贵州省经济发展落后,按中国新出台的2 300元扶贫线测算,贫困人口有1 764万人,贫困发生率50.7%,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1]。目前仍然是中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但是,贵州省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保存了原始、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民族风情,生态、文化等绿色资源丰富。守着资源仍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1 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自我发展能力,国外学者主要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分工与专业化的角度开展研究;或以人为研究对象,从人的可行能力或功能性活动的角度开展研究。在国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发展制约因素和瓶颈、战略路径的选择、对策措施等方面。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结合企业和区域,从政策、资源开发、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教育、产业结构、布局、生活条件、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研究,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但这些研究主要考虑的是财力、物力、人力等流动性生产要素,注重自我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自我社会发展能力和生态平衡发展能力,效果不甚理想。

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应主要体现在其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以及生态平衡发展能力方面。贵州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区域性自我发展能力,是指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革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整合民族文化、扩大改革开放[2]、开拓市场等措施实现区域整体要素的有机融合,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动态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达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自觉传承、生态效益最大发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2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制约因素

2.1 自然生态环境本底的脆弱性

自然生态系统本底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喀斯特环境的易损性、容量小、植物生长具有嗜钙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低,生态系统变异敏感度高,易遭破坏并难于恢复,承灾能力弱,岩溶旱涝灾害频繁等方面。贵州岩溶自然生态系统,已被人工生态系统或次生性生态系统替代,生态系统稳定性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目前,贵州石漠化面积3.6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4%,并且仍以933 km2/a的速率递增。石漠化标志着生态系统已崩塌,它实质上是岩溶山区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的顶级阶段,一旦石漠化,恢复治理就相当困难,而且恢复速率也极慢。由此推测:在水热条件良好的自然恢复情况下,岩溶石漠化地区发展成乔木林地,至少需要45年。岩溶区的可耕地比重小,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75%,每平方公里宜耕地平均只有10.67 hm2,比全国13.13 hm2的平均水平和湖南18.3 hm2的平均水平都低,全省岩溶山区人均耕地只有0.052 hm2,已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3]。

表1 岩溶区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解析[8]

2.2 区位与交通的边缘化与封闭性

从区位看,贵州地处西南腹地,是既不沿江、也不沿海、更不沿边的“三不沿”省份。近年来,周边省份相继崛起,但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铁路为例,贵州铁路等级低,运行速度慢,平均运行速度只有60 km/h,最高100 km/h,贵州的铁路运输已经跟不上周边省市的步伐,出现被“边缘化”趋势。例如,随着渝怀铁路的贯通,原先通过贵阳到广州的火车大部分改道。而且,贵州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没有通动车的省份之一。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从1988年开始,到2008年才建成924 km,平均每年仅46.2 km,建设规模小。到2008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54 km,比1949年增长63.3倍,公路密度达到71.16 km/100 km2,但是与云南省21.45万km公路通车里程相比[4],还远远不够。另外,目前贵州省的铁路和公路整体的覆盖率较低,交通的骨干网络不完善,高等级公路建设滞后,目前还有多数国家及省级旅游风景区没有通高等级公路或者铁路[5],省会城市与地级城市之间快速交通系统尚未建立,尤其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土路和山路,交通的辐射范围有限,已经严重制约少数民族的自我发展。

2.3 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

人口文化素质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尤其是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更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低以及是否受过培训与其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据“六普”数据显示,贵州文盲人数为303.85万人(15岁及以上人口),粗文盲率为8.74%,且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6]。民族地区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95%,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为6.9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为30.9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为 44.78%,粗文盲率为13.06%。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远低于汉族及全省整体水平[7]。

2.4 现存发展模式有缺陷

针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状态,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生态环境特点制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这些政策在实施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并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但随着近几年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挑战,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模式设计过于简单,不便于大规模推广;政府主导,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如表1所示)。

3 提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与保护

岩溶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根本原因是贫穷落后,因此,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点解决少数民族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这是实现生态环境有效治理和保护的关键,具体应做到以下4点:1)制定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2)石漠化防治必须依托科技,结合防治工作需要,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整治与产业发展所需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引进、组装和推广转化力度。如农业特色品种的选育、推广,农田水利水电建设等。3)积极与需生态治理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培育生态旅游产业,多产业结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生态、经济双赢。4)加强基层科技人员及农民的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防治石漠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治理者的整体素质。

3.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首先,加快完善贵州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的覆盖面,加快建设以贵阳为中心到各地州市的快速交通干线,实现3小时到达,打通主动脉。其次,加快贵州交通与西南、华南大交通的融合,解决过境运输的“肠梗塞”现象,使贵州真正成为西南与华南交流的交通枢纽和通道。第三,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加大通村公路建设力度,优先安排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通路项目,改善交通状况。第四,加快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村水利建设,将其列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牧区水利建设扶持重点,解决岩溶地区工程型缺水的现象。

3.3 提升劳动力素养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促进生育观念转变,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衔接和落实,有效控制人口数量。从提高人口素质角度入手:1)要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普及六年和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进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在职培训和教师的再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农村素质教育的需要;2)要全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特点,调整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农民培训为重点,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实用型人才。

3.4 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

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需要资金和科技投入的保障。其基本思路是:1)政府财政拿出一定数量的低息或贴息资金,建立专项基金;2)银行设立专项贷款,扶持一些地区的发展;3)广泛吸引社会闲散资金;4)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内资和外资投入。其次是科技投入,增加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科技投入量。特别针对一些特色项目,以高科技武装农业,重点实施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绿色工程等,形成科技配套工程,建设高科技园区、高科技设施、高科技产品、高市场占有率。

[1]张伟.扶贫线提高贵州贫困人口增四倍达 1764 万人[EB/OL].[2011 -12 -20].http://www.nxnews.net/dz/system/2011/12/20/010192080.shtml.

[2]李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问题研究述评:兼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与提升[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1):24-27.

[3]苏维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及治理的优化模式[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2):29-32,79.

[4]中国新闻网.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再次提速[EB/OL].[2012-03-2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3-20/3759061.shtml.

[5]段刚.贵州交通运输业的对策与展望[J].理论与当代,2010(8):13-15.

[6]邓玲玲,熊翠琳.贵州民族地区文盲半文盲人口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贵州民族研究,2011,32(6):76-81.

[7]李国和,张晓娜,杨侦,等.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与劳动力就业[J].南方论刊,2009(12):51-53.

[8]张凤太,王腊春,苏维词,等.岩溶脆弱生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构想:岩溶流水养鱼生态沟驱动模式[J].热带地理,2012,32(2):210-215.

猜你喜欢
石漠化岩溶少数民族
穿越岩溶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