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岱泉
(辽宁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随着1999年国家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高速的发展,招生规模也急剧增长,随之高校毕业生数量也激增.2003年,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就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67万人,此后逐年递增,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与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相对应,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有限,就业难度逐渐增加,大连各高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根据大连市公布的就业率统计结果显示:在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总体每年呈下降趋势,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初次签约率都不足10%,6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就业意向.面对这样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无形增加就业心理负担,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极端事件也日趋增多,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势必将会影响大学生发展,也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2.1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概念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准备和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现象.
2.2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大学生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是当大学生面临职业选择时所产生的,是在就业过程中个人因素与内在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主要研究包括三个方面:(1)大学生就业压力不同群体差异的研究,如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年级差异等;(2)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测量与评估,(3)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措施的研究,主要分为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和消极被动的应对措施.
2.2.2 大学生就业认知
大学生就业认知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我、职业和就业形势和政策等问题的认识.只有充分地了解自我、职业和社会需求,才能在就业过程中取得成功.
2.2.3 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就业心态不端正;(2)专业技能不扎实;(3)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2.2.4 大学生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观念是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选择职业时一种相对稳定的观念,它受到自身的教育程度、性格特点和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影响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意愿和就业标准两个方面.
2.2.5 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
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能减轻就业压力应激反应,缓解就业焦虑情绪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的测量预评估;(2)大学生自身的差异对就业社会支持的影响.
本研究以大连三所高校在读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抽取样本,实际发放问卷共计1120份,回收问卷共计980份,有效问卷共计800份,有效率为81.6%.
研究采用问卷法、文献法和分析法.
第一步:文献综述.通过文献综述,与本课题进行比照,确定需要测量的变量和使用的量表.
第二步:正式施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大连三所高校大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在2011年9月份,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集体施测.
第三步: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1 采用葛鲁嘉和刘春雷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量表》,该量表包括37个项目,包括就业准备、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认知、就业压力等五个维度,一致性的信度R=0.89(P<0.01).
6.2 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1965).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其中9项为反向计分题目.20个项目相加为总粗分,总粗分再乘以1.25转化为标准分.
6.3 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1971),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其中,5项为反向计分.20个项目总和构成总粗分,总粗分再乘以1.25转化为标准分.
6.4 采用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共20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信度为0.79.
6.5 选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1986),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量表总分为34.56±3.73分,总分一致性R=0.92(P<0.01).
7.1 大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情绪的基本现状
目前大连高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总体水平处于常模的中等.其中,大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比较低;负向情绪上的得分较高,由此看出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存在很严重消极情绪,特别是在大四年级学生中已经超过半数.在就业应对措施上,有6%左右的人采用消极应对,尝试用的积极方式去应对人数占到27%.见表1.
表1 在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负向情绪现状
7.2 在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差异检验
7.2.1 对大学生的性别差异的进行对比研究
对性别不同的男、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以及负向情绪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性别不同的大学生在就业心理问题和负向情绪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存在相同和类似的问题,同时我们发现在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上,男大学生相对女大学生更多的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表2 在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以及负向情绪的不同性别差异比较
7.2.2 不同年级的对比研究
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各因子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在连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比较
由表3,我们可以得出:在就业心理问题(Wilks λ=0.952,F(93,795)=2.636,p<0.01)、就业措施应对方式(Wilksλ=0.970,F(93,795)=4.115,p<0.01)和情绪上(Wilksλ=0.966,F(93,795)=4.650,p<0.01),年级的主效应是显著.
7.2.3 学生城乡差异的对比研究
对来自城市和乡村不同生源地的在连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措施应对方式和负向情绪的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来自城镇和乡村的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的认知和焦虑情绪上差异显著.在就业问题的认知上,生源属地是城镇的大学生比生源属地是乡村的大学生呈现出的心理问题多;在焦虑情绪上,生源属地是农村的大学生比生源属地是城市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情绪.在应对方式上,二者差异并不显著.
表4 在连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与负向情绪的生源地差异比较
7.2.4 大学生就业心理、社会支持、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与负向情绪的关系分析
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社会支持、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以及负向情绪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
(1)在就业心理四个维度中,就业准备、就业认知维度与就业措施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7,0.26,p<0.01);就业能力与就业措施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3,p<0.01);就业心理四个维度与就业措施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很弱.就业准备、就业认知两个维度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
表5 在连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就业心理、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与负向情绪的相关系数表(r)
(2)社会支持与就业心理四个维度两两之间只部分存在负相关,且相关度比较弱;社会支持三个维度与就业措施积极应对方式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0.32,p<0.01),与消极应对两两之间相关不显著(p>0.05);社会支持三个维度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3)就业措施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显著负相关;相反,就业措施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显著正相关(r=0.25,0.23,p<0.01).
以大学生就业心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各因子自变量,以抑郁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见表6:
表6 就业心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抑郁的逐步多元回归预测
从表6中,我们可以得出:进入回归方程后,四个变量(对抑郁总分预测能力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积极应对、客观支持、就业认知对抑郁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对抑郁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
8.1 大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措施应对方式以及负向情绪现状
8.1.1 在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就业已经成为在连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关注度也不断增加.通过研究发现,在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毕业年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总体得分,这也是由于大四是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关键期,绝大部分学生在一阶段亲身经历职业选择,就业心理压力也会逐渐呈现先高后低,到学年末逐渐趋于平和,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连高校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兴趣、就业价值取向等相关问题的认识模糊,自我认识不够明确;缺少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和指导,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另外,在负向情绪上,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的得分高,说明大学生整体呈负向情绪体验呈,尤其毕业年级的学生50%以上人数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负向情绪很严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各高校应该切实有效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8.1.2 在连高校大学生就业措施应对方式的现状
在本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连高校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来解决,主要包括稳定情绪、改变认识、寻求帮助等,这可以说明我市大学生面对就业困难与压力时,善于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调节措施去解决不良的情绪和认知.对于大学生消极应对分值高,这说明大学生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方面依然存在着不理性表现,但从总体使用情况来看,还是理性的认知与积极的行为占绝大多数.在结论讨论时,我们发现大学生采用积极或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差异变化并不显著,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方法比较相似,但这也可能是受到社会期待的影响或者只是认知的倾向而非真实行为,实际情况是否一致,还需验证.
8.1.3 在连高校大学生负向情绪现状
在连高校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高于常模.大连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城市,受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金融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很多原本吸纳较多毕业生的外资企业和外包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录用毕业生的数量在一定程度的削减,同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毕业生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相对以往,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焦虑和抑郁水平增加.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连高校男、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有着相同或者类似的心理问题;在就业措施应对方式,男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女大学生的依赖性高于男大学生;另外,在抑郁和焦虑这两种消极情绪状态上,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在就业心理问题上,年级的主效应显著,在就业压力和就业能力方面,大四年级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在负向情绪上,大四年级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也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其他三个年级在以上方面得分也不一致,所以各高校在关注毕业年级学生的同时,也要对其他三个年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此外,对于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就业认知和焦虑情绪两个方面差异显著.
通过研究表明:就业心理维度中,在就业准备和认知两个维度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就业能力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相关很低;就业准备和认知两个维度与负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与负向情绪显著负相关,消极回避的应对方式与负向情绪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就业心理各维度两两之间只部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且相关度比较弱.
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不可避免的产生,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引导和防范,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政府、高校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
11.1 政府要重视就业心理问题,发挥其在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就业相关政策第一,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作用,发展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的数量,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第二,政府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要加强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体制性的障碍,加快人才有效流动;要制定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合理就业;要完善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收和费用;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监督和考核,使大学生就业政策落到实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周到的服务.
11.2 高校要减少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一,各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以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
第二,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发展有机结合,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三,各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优化就业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观念和就业能力,能够正确面对就业现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岗位,帮助大学生尽可能减少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11.3 大学生要学会调节自身的就业心理,加强自我认知,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第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自身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的决定,大学生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三观”的改造,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同时也要改变“从一而终”的传统就业观念,逐渐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
第二,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认知,合理进行人职匹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对自己、职业和社会环境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就业心态,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岗位.
第三,大学生为了就业,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具体应该包括专业技能、科学创造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和环境,不断地磨练自己,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在就业的时候,就会从容面对,成功就业.
〔1〕宋专茂.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3〕张建中,周石其.建立适合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