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盲人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3-01-03 02:42林志中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足球队裁判员盲人

唐 鸣,林 支,林志中,叶 青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福建 福州 350003)

盲人足球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1986年,西班牙首次举办本国盲人足球比赛.从那以后,这项运动在许多国家广泛开展起来,且发展迅速.1998年巴西举办了首届盲人足球世界杯;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盲人足球首次被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我国大规模开展盲人足球运动则是在2005年7月北京盲人足球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之后,各地先后组建了盲人足球队.2007年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盲人足球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同年5月,第一支中国国家盲人足球队在青岛正式成立.在这之后的几年间,这支队伍先后夺得了包括2008年北京残奥会亚军、2010年广州亚残会冠军在内的多项荣誉,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也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虽然,中国国家盲人足球队在国际比赛中屡获佳绩,但在国内盲人群体中,盲人足球尚不普及,各地的发展水平呈现极不均衡的态势,强队分布始终集中在几个省份.在全国比赛中经常出现非常悬殊的比分,这对于全面发展我国盲人足球的整体水平是十分不利的.并且,盲人足球训练中也存在教练员水平亟待提高、队员的后续发展与人才梯队建设严重不足、对世界强队训练方式、技战术缺乏信息来源等制约盲人足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保持我国盲人足球在亚洲领先、世界前列的地位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调查我国盲人足球开展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制约我国盲人足球前进的诸多问题,以期为我国盲人足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盲人足球包括B1级五人制盲人足球以及B2、B3级别的盲人足球.而只有B1级的五人制盲人足球被列为残疾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本文中提及的盲人足球,专门指B1级五人制盲人足球.

调查对象:参加沈阳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10支队伍的全体教练员及盲人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分析法

收集近年正式出版和内部交流的有关盲人足球的文献资料,对我国盲人足球发展现状做概貌的了解.

1.2.2 问卷法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参赛的10支队伍的教练员发放的10份问卷,收回问卷10份,有效问卷10份;对参赛的全体盲人运动员共73人发放问卷,根据盲人运动员的身体特征,问卷由笔者直接与运动员进行面对面问答的形式完成.

1.2.3 访谈法

对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体育管理中心的分管领导、国家盲人足球队的教练员、各参赛队教练员及国内部分优秀盲人足球裁判员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法,对问卷信息进行处理,对结果加以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国家队基本情况

中国盲人足球队成立于2007年,先后有27名分别来自云南(5人)、黑龙江(3人)、江苏(3人)、辽宁(5人)、山东(2人)、福建(6人)、广东、上海(各1人)及河北(1人)的盲人足球运动员入选过国家队,这几个省份也是近几年中国盲人足球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队员平均年龄22.3岁,平均身高1.74米,其中有13人从2005年开始参加盲人足球训练.在国家队组建后的四年时间里,中国盲人足球队先后夺得了包括2008年北京残奥会亚军,2010年广州亚残会冠军在内的多项殊荣.

表1 中国盲人足球队组建以来在国际大赛中获得的成绩一览表

2.2 各地方队的基本情况

2.2.1 队员的基本情况

2.2.1.1 年龄情况

从被调查的73名队员来看.年龄最大的队员是来自云南30岁,最小的队员来自广东年仅13岁,平均年龄21.5岁,大多数队员正处在从事盲人足球训练的最佳年龄段.

2.2.1.2 职业状况

盲人足球开展以来,各队教练员主要从各地区盲校或是特教学校选拔队员,以年轻学生为主.因此,71.2%的队员是来自这些学校的学生.除此以外还有19.2%的队员从事盲人按摩行业,其余8.2%的队员是无业人员.我国盲校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基本实行全寄宿制教学,这为盲人足球队集中训练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表2 我国盲人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表

2.2.1.3 文化水平

在盲人足球运动项目中在校学生占据了很大比例,其中小学在读学生占23.3%,初中在读学生占17.8%,高中在读学生占30.1%,已毕业的队员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各占6.8%,高中文化程度占15.1%.随着国家对残疾人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盲人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程度也正在不断的提升.让人欣喜的是:2010年长春大学特教院学生组成的盲人足球队代表吉林省参加了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盲人足球比赛的预赛,展现了当代残障大学生的风采,也为今后残疾人体育体教结合开辟了一条新的摸索途径.

表3 我国盲人足球运动员文化程度分布情况表

2.1.2.4 致残原因

从全体队员的残疾原因来看,67.1%是由于先天性或是遗传原因造成的失明,而13.7%的队员是由于后天的意外伤害事故造成了终生残疾,另有19.2%的队员是由于后天的疾病造成失明.

2.1.2.5 训练年限

我国广泛开展盲人足球运动的时间至今仅6、7年,而在这批运动员中参加训练年限3年以上的占60.3%,其余39.7%的队员是近1、2年才开始接触盲人足球的.因此,各队间甚至队内队员间的技战术水平差别也很大.

2.1.3 运动员对盲人足球的喜爱程度

通过对全体73名队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有86.3%的队员是出于对盲人足球运动的喜爱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比赛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运动项目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队员们更加强烈的拼搏精神,这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所共有的特性.经过盲人足球的训练后,许多队员认为自己不仅身体更加强壮了,而且,通过比赛互相交流使他们扩大了生活空间,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生活得到了升华.

2.2 我国盲人足球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2.2.1 教练员专项业务水平不高

教练员们在问卷中普遍反映了缺乏对盲人足球专项理论、实践各方面知识的深度认识.由于各省市教练员主要有几个来源:绝大多数是盲校教师,其次是健全人专业足球教练兼职从事盲人足球训练,他们执教盲人足球时间最多不过六、七年.在日常的训练生活中,盲校教师擅长把握盲人运动员的心理身体特点进行训练,而专业教练对足球技战术理解更高,二者各有长处却又互有欠缺的地方.大家普遍认为国内没有一套对盲人足球技战术训练有效的方式或方法可以借鉴,对国外盲人足球技战术特点以及训练方式方法的了解更无从说起.大家只能各自为政,摸索自己的方式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教练员的执教能力.

2.2.2 比赛经验缺乏

目前国内盲人足球比赛,最重要的赛事就是四年一届的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其次是每年一届的全国锦标赛,从开展至今举办了六届比赛.各队每年参加的正规比赛不超过8场,队伍中的主力队员都无法从比赛中获得更多经验,就更谈不上锻炼新队员了.由于缺乏比赛,有的队员上场后因紧张连进攻的方向都搞错,有的队员站在场上不知该做什么,有的甚至本方队员间互相争抢球权,至于技战术的运用发挥就更谈不上了.

表4 历届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一览表

2.2.3 运动队缺乏充裕的经济支持

各省市盲人足球队训练的各项资金来源都是上级残联划拨,球队自身缺乏造血功能.由于资金短缺,在训练时间上各队普遍是在赛前临时集训,训练时间少,训练周期短,缺乏系统的长年规范训练是困扰各省教练的一大因素.由于盲人足球运动所需场地比较特殊,要求人造草皮,还需要在边线设置挡板,资金的短缺使得全国仅有五个省市有专用的盲人足球场.另外,国内盲人足球的专用球生产商也仅仅两家,专用球的价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都是盲人足球大规模普及与开展的制约因素.

2.2.4 教练选材难,队伍稳定性差

盲人足球运动员要求是B1级盲人,即运动员必须是全盲或者仅有光感.队员的选材范围十分有限,同时,队员对动作的领悟能力,由于视力的关系无法直观感受,只能通过触摸、语言描述来领会,而队员中先天遗传因素造成失明的占了67.1%,这些队员从小很少参加各种运动,甚至对最简单的“跑步”这一动作都感到恐惧,对掌握各种复杂的技术动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对盲人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是各级教练员的头等难事.而那些经过1-2年训练的队员常常迫于生计又要离开队伍寻找谋生的途径,频繁的换人造成了各队战术上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合,队员在赛场上单打独斗,打到哪算到哪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就必然阻碍了盲人足球水平的整体提高.

2.2.5 裁判执法能力普遍不足

国内盲人足球裁判员多来自健全人足球裁判.2005年以来共举办了两期盲人足球裁判员培训班.由于裁判员对盲人足球队竞赛规则了解的深度不够,只能在摸索中不断提高.同时,裁判员对盲人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性格特征、生活习性、心理变化缺乏一定的认知度,容易造成场上裁判判罚尺度不一,甚至误判、错判,由此产生的场上队员、教练员与裁判员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比赛的正常发挥,因此,提高裁判员的执法能力是当务之急.

2.3 对策分析

2.3.1 促进国际交流,多途径提高教练执教水平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国内一批几年来一直从事盲人足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以及临场指挥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他们的经验值得推广到广大基层教练员中去.残联、体育总局应该多组织一些教练员培训活动,由这些教练员言传身教,从而提高广大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同时,利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通过对比赛现场进行录像,掌握国外优秀队伍第一手的技战术资料,提高国家队针对性训练的水平的同时,可以提供给有需要的各级教练员借鉴学习.这样在国内教练员们通过相互交流提高执教水平,对国际上不断提高的先进技战术,教练员们可以通过国际比赛的多媒体资料来吸取经验,对提高国内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3.2 加大社会媒体支持,提高盲人足球项目的影响力

国内媒体近年来对盲人足球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是往往局限于比赛期间的简单介绍或个人专题采访.要想让盲人足球这一竞技项目更加深入民心,应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把盲人足球比赛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这是对该项目最好的推介方法.2011年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期间,盲人足球黑龙江对浙江的比赛第一次以直播的形式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运动员熟练的运控球、酣畅淋漓地过人中观众第一次感受到在竞技场上盲人运动员带来的视觉盛宴,也让大家更深入了解了盲人足球这个运动项目.再者,媒体的推介可以带来更广泛的社会关注,社会关注度提高可以带来企事业单位对盲人足球项目各方面的支持,这或许能为解决盲人足球这一项目训练竞赛经费的紧张另辟一条新路.

2.3.3 完善竞赛体制,提高裁判执法水平

借鉴国外盲人足球联赛体制,加大竞赛组织力度,扩大比赛规模、比赛层次.例如山东省在全省残疾人运动会中举办省内的盲人足球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比赛来保持各地方球队的日常训练,提高裁判员对盲人足球赛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执法水准.同时,多层次的比赛可以在基层培养一批盲人足球运动员,群体规模的扩大对选拔优秀队员自然是一个很好的保证.

2.3.4 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做好退役安置

中国盲人足球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如果不做好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断层.各省市应该从盲校中选拔后备人才,从小培养,普及推广盲人足球.同时,各省市残联还应该做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工作,积极联系学校进一步深造或寻找合适的就业单位,使他们能够解除后顾之忧安心训练,也能吸引更多适龄视障人士参与盲人足球运动.

3 结论

3.1 中国盲人足球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近年成绩下滑,队员青黄不接.要使中国盲足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基层训练着手,从训练和竞赛体制挖掘原因.

3.2 我国基层盲人足球队选材难,队伍不稳定,经费投入、场地、器材都十分欠缺,教练员继续深造难,裁判员的执法水平不高都是制约我国盲人足球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3.3 要推动盲人足球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残联、国家体育总局加强裁判员、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工作,扩大比赛规模、比赛层次,以多种形式赛制来保障盲足的常年训练.

3.4 依靠社会舆论媒体的力量,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盲足,并积极为盲足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寻找出路.

〔1〕论文选编.残疾人体育研究[M].北京: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2004.

〔2〕陶然成.盲人五人制足球比赛特征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91-94.

〔3〕马冬梅.我国坐式排球运动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105-108.

〔4〕席振坤.我国盲人门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8):60-62.

〔5〕周芳.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5(1):18-21.

猜你喜欢
足球队裁判员盲人
Top football team rises from slum 贫民窟中崛起的足球队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山东省青年排球裁判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盲人节
功能性动作筛查在北京女子足球队中的应用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团购
盲人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