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毅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互联网使用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探讨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韩国留学生为例
唐小毅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拥有更多的信息,并与祖国文化社团或学生组织保持联络。这对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和文化适应是更加困难还是有助于他们适应新环境文化?通过深度访谈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文的十名韩国学生,探讨了来华留学生媒体使用尤其是互联网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和互联网使用对于他们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疑虑消除的影响。
跨文化适应;疑虑消除;互联网使用;韩国留学生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旅行。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分别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韩国共有62442人来华留学,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21.3%,为来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1]在深圳留学的韩国学生大多第一次来中国,陌生的语言环境,教育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可避免的给他们带来价值观和文化身份上的冲击。韩国留学生在深圳生活的适应情况究竟如何,本文将就此领域进行相关研究。
了解韩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文化适应程度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但本文更加关注的是影响他们文化适应程度的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疑虑和不安(Berry, 1999)。[2]换言之,疑虑消除(uncertainty reduction)与否,和文化适应(cross-cultural adaptation)程度息息相关。
然而,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大部分关注的是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对文化适应的影响,在大众传媒使用方面的研究相对有限,对来华留学生媒体使用与跨文化适应关系的研究更加缺乏。因此,本文将以跨文化适应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依据和研究借鉴,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在深韩国留学生互联网使用与跨文化适应关系进行探索,希望解决以下问题:韩国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如何消除疑虑?韩国留学生如何使用不同策略(主动, 被动,互动策略)来消除疑虑?互联网在韩国留学生疑虑消除策略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人类学者Redf i eld, Linton和Herskovits (1936)最初把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定义为 “由个体组成,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或以上群体直接地,持续地发生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3]Grave (1967)对于文化适应过程提出了更具体的定义,即在新文化环境中态度、行为、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过程 。[4]Cuellar等人(1995)将文化适应界定为行为,感情和认知(behavioral, affective, and cognitive)三个方面。行为层面包括不同类别的行为,言语行为、饮食、习俗等文化表达的各个方面。情感层面包括主要指与文化相关的情绪,如个人对新文化的认同程度。认知水准主要包括男女社会角色,态度等方面的信念。[5]
Berry(1990)提出,文化适应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保持对自己母文化(native culture)的认同,另一个是保持与当地社会群体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整合在一起,可以组成四种文化适应的策略, 即整合(integration),分离(separation), 同化(assimilation)和边缘化(marginalization) 。[6]Birman (1994)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适应有两个层面:认同层面的文化适应(identity acculturation)和行为层面的文化适应(behavioral acculturation)。[7]
综上所述,可以把文化适应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认知有关的文化适应,包括对新文化的理解,态度,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文化适应;二是与行为相关的文化适应,包括文化参与,社交行为等文化接触过程中的文化适应。
疑虑消除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源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范畴,
最早由Berger和Calabrese于1975年提出。他们建构这个理论的目的是解释陌生人在第一次互动时如何使用传播降低人们之间的不确定性。[8]Gudykunst & Hammer (1988)用该理论来验证人们文化适应的结果,他们发现疑虑消除对跨文化适应有着显著的影响。[9]
在疑虑消除理论和文化适应研究的相关文献中,个体由一个文化迁移到另一个文化,可以被看做是新环境文化中的“陌生人”。要了解个体与地主文化之间的传播,必须认清个体在其中扮演的“陌生人”角色(Gudykunst & Hammer, 1988)。[9]Gudykunst等学者认为,文化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的完好契合,也就是,陌生人在适应地主文化的同时,其自身也与所处环境形成完美契合(Gao & Gudykunst, 1990)。[10]
个体为了适应一个不同的环境或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尝试消除各方面的疑虑,不安或不确定感。疑虑消除策略先后由Berger等学者研究发展而来,他们提出被动,主动与互动三种消除疑虑的策略(Berger, 1988)。[11]他们的研究取向呈现了不同阶段的理论发展。
表1 疑虑消除策略
日常生活中的媒体使用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情况。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资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它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这些传播媒介传播资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Vivian, 2010)。[12]人们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有较多的话题与他人分享,也可更熟悉所处的社会文化。
在文化适应研究领域,学者们发现,大众传媒在个体进入新社会环境,适应新文化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Kim(1988)认为,当个体进入一个新文化环境时,与新环境的社会大众媒体接触程度和与当地社会成员人际交往的程度,是个体获得更高程度的文化适应的两个重要因素。[13]作为社会和文化枢纽,大众媒体能帮助旅居者减少在适应最初阶段中人际交往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感;同时通过大众媒体传递的新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会促使旅居者更好的完成文化适应过程(Barnett & McPhail,1980)。[14]Anne和Stefano(2008) 在调查对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语言能力能够帮助移民产生对地主社会的归属感和情感依赖,而接触大众传媒是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15]Yang (2004)对84名在美国的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收看美国电视台新闻和美国新闻网站以及使用BBS,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美国文化。[16]而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除了传统媒体,新媒体也成为研究媒体的文化适应角色的着眼点。Huang(2008)研究网络对华人移民的跨文化适应影响时发现,互联网能够帮助在美华人移民了解美国新闻以及与外国朋友沟通,从而提供了认识新文化的渠道。[17]
互联网无国界的特性,网络内容可以涵盖各地人文风土民情,使世界各地的上网者有更多机会接触多元文化和信息,从而形成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在电脑中介传播的诸多特色中,互动性(interactivity)可以说是最大的特色。[18]Rogers(1994)也指出,新媒体最独特的本质,是它们的互动性,这意味着它们与印刷及电子传统媒体单向,以一对多的传播的方式有了重大的改变。在互动的传播系统中,个人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19]
本研究以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文的10名韩国留学生为访谈对象,访谈对象在深圳学习生活3个月以上到2年。为了深入了解韩国学生互联网使用和文化适应情况,分别有不到半年的韩国学生4名,一年以上的韩国学生6名接受了每人1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访问。受访者中男女生各5名,平均年龄20岁。
1. 请问您来深圳多久了?您对深圳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 .请您回想一下,第一次到达深圳的时候,您是如何学习中国文化的?
——最早和中国人交谈的时候,谈些什么?在什么地点?
——使用传播媒介吗?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最喜欢看报纸的哪些内容(中文或韩文报纸)?上网主要做什么?
——其他的方式?如何?为什么?
3. 在学习中国文化方面,上面哪种方式最能帮助您适应中国社会?为什么?
4. 就您的个人经验而言,哪种方式影响您对适应中国文化的态度?哪种方式影响了您与中国人的人际交往?
5. 作为韩国留学生,您个人对于疑虑消除,减少不确定情况的经验是什么?根据您的经验,如果重新来过,第一次进入异国他乡,您会如何消除疑虑,减少不确定情况?
6. 一些研究表明,语言能力好,越容易与当地人交谈。然而有些华人移民在美国的研究却发现,语言能力与当地人的交谈无关,您个人认为经验为什么不一样? 还有些研究发现,居住在美国华人移民越久,越不常使用英语传播媒介,也越不希望与当地人有交往互动,就您个人经验,您的看法是什么?
7. 有些研究反映,移民或旅居者对传播媒介的态度,会影响其疑虑消除的方式及文化适应,您认为互联网扮演了什么角色?
根据访谈结果,韩国留学生在语言能力无法传达,或语言能力没有进步,或生病时产生疑虑的情况较多,社会环境还不熟悉的他们,会通过参加校内或校外活动逐渐降低对新文化环境的不确定感。
A.在深圳生活不到半年的韩国留学生对于文化、环境、语言上的差异会感到疑虑。有受访者说:“这里气候不习惯,太热,饮食也不习惯,生病的时候尤其感到疑虑。”还有的受访者对深圳的公交制度不了解:“ 坐公交车有时候是一票制,有时候是分段收费,搞不清楚。”
许多受访者在新的文化环境里感受到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因为与异国环境接触引发了惊奇和不确定性,进入了新文化可能会引起一种令人困惑和使人失去判断力的经验。文化休克的反应可能是不愉快,挫折,疏离感,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新文化环境里会感到疑虑。
这些新来的留学生会通过意见沟通和尝试了解对方的方式来逐渐消除疑虑,或者找来中国时间较长的韩国学生交谈来调整心情。另外,从与中国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学习文化差异,也可以消除疑虑。
B. 已在深圳生活一年以上的韩国留学生,对中国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和中国文化已经比较熟悉,也会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他们的疑虑消除方法之一。例如对于校园文化,有受访者说:“中国同学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上课时间快到的时候还有同学会去买早点,带到教室吃。在韩国,我们不会这么做。”韩国留学生在深圳生活学习的时间里,由多种方式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个体不断调试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与环境相适应,并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互动沟通。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他们会自己鼓励自己,课堂上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互动,常听音乐或关心深圳社会新闻,找韩国朋友或者上网聊天,看韩国的电子报等,这些可以降低留学生活中的不确定感。
韩国留学生会采用默默观察中国朋友言行的被动策略,或主动询问重要信息,或上网搜寻当地新闻的主动策略,或通过学习或社团活动中与他国同学互动或与当地人人际交往的互动策略,来消除在新环境中的不确定感。
A.未满一年的韩国留学生是刚开始采用被动的立场,然后逐渐主动或互动策略来疑虑消除。一位来深圳三个多月的受访者说:“当中国朋友和我打电话时,很紧张,不知该怎么讲,经常答非所问。”他认为深圳的中国学生对留学生非常热情,而且很多人对韩语很感兴趣,对韩剧韩语歌曲都很追捧。他已经有几个非常好的中国朋友,常一起聊天,吃饭,教他中文,让他感到生活很充实。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学好语言很重要,但不可能很快就流畅自如。在新环境里,他们由最开始的默默观察对方言行,到主动去找中国同学请教问题或表达意见,通过与当地人的人际交往互动来消除疑虑,降低不确定感。
有受访者被动观察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互动,看电视剧,看中文报纸来了解中国社会,听广播音乐来缓解压力;他们使用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网站,去与韩国朋友互动,这是主动策略;互动策略是常与中国同学之间一起聊天,与中国同学之间形成友好的关系。
B.在深圳生活了一年以上的韩国留学生是由主动或互动策略来消除不确定感,其次采取被动策略。一年以上的韩国留学生在深圳生活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中文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是遇上方言(广东话)时还是没法沟通。感觉考试很难,希望能和中国同学做好朋友。有些人会比较容易适应新文化,有的人却因文化变化而无所适从。一位受访者说:“中文级别越高越难学,对于考试最困难。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事,会问深圳的中国朋友。”另外一位受访者说:“在和中国朋友交谈时,感觉没法说出自己心里的意见,语言没法正确表达我的意思,所以会去找韩国的朋友。”
由于考试困难引起的疑虑,他们会自己安慰自己,找其他韩国朋友谈心事来消除,或者为了与中国同学之间聊天找话题,主动去问当地同学和老师了解问题以主动策略来降低不确定感。和中国同学一起吃饭,课堂中学习中国文化是互动策略。被动策略是以电子邮件和祖国的亲朋好友谈心事,看韩语新闻或收看中文电视来了解当地社会新闻来适应新环境文化。
表2 韩国留学生的疑虑消除策略
为了适应新环境,来深圳韩国留学生认为,他们除了使用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之外,会经常使用互联网。网络是联系新文化和母文化的主要桥梁,而网络互动也能有效减少不安情绪,降低不确定感。
A.来深圳不久的韩国留学生经常上网。一位受访者说:“我常去韩国留学生网站,认识了一些韩国朋友,他们经常分享留学经验,我也会在网站留言,如果我们遭遇同样的经历时,我心里会比较安慰。”许多韩国留学生网站都会给出留学生所需要的相关知识。
大部分受访者上网以收发Email为主,也有同学经常使用MSN,也有同学使用中国最通用的QQ。一位受访者说:“经常使用MSN与祖国的亲友聊天,使用中文和班上的同学或当地朋友聊天,很方便。”但有些受访者表示,经常上网会感到更孤单,虽然网上聊天,但会更加想念祖国,所以会感到不安。
B.在深圳生活一年以上的韩国留学生看电视的时间较少,会关心深圳的社会新闻,偶尔看韩剧回想祖国的生活,常使用Email和韩国朋友谈心,看新闻是想和当地中国朋友聊天有话题,他们的媒体使用是多样化的。
他们经常使用网络查找学习有关的资料,浏览韩国留学生网站,和朋友通Email。他们通过网络保持与韩国亲友或在中国的韩国朋友的联系。一位受访者说:“我会在网上看韩语新闻,但会克制自己,尽量不看韩语,因为我想利用留学时间好好学习中文。”大多数韩国留学生并不完全脱离自己的母文化,网络是提供他们母文化传播的渠道,留学生使用网络是跨文化适应过程中自我满足的需要。但是也有受访者表示,要和母文化传播保持一定距离,不然会对他们留学生活,学习中文设置心里上的障碍。
在互联网方便快捷,韩剧热潮的环境下,在华韩国留学生比以前拥有更多的韩文传播来源。韩国留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祖国的消息,并与祖国文化社团或学生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络。韩国留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Email)快速与朋友或陌生人(BBS留言板)沟通联系,凝聚成一种虚拟但重要的网络社区。
整体而言,网络的使用对于来华韩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有正面影响。网友和网络资讯提供双向的互动,上网可以获取更丰富的相关知识,更多机会接触多元内容。韩国留学生可以在网上阅读中文或韩语新闻,也可与中国朋友或韩国亲友互通电子邮件联络。这都有助于韩国留学生适应新环境,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认识两种文化。
另一方面,大量上网,或仅在网络虚拟世界自我暴露也存在弊端。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如果一遇到压力就过量依赖网上聊天,游戏或沉溺其中,用网络世界取代真实的人际交往互动,反倒会助长留学生对新文化环境里人和事的不确定感,适得其反。跨文化适应研究也发现,人际传播对适应新环境文化,比传播媒体使用的成效大。[20]也就是说,主动接触地主居民进行人际交往(即互动策略)比只使用与地主文化有关的媒体,更能适应地主文化。
互联网提供留学生认识新文化,消除疑虑情绪的渠道,有助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但是如果过度依赖网络,反而产生更多疑虑,阻碍跨文化适应。
[1] 宋成龙. 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 i les/business/htmlf i les/moe/s5987/201202/131117.html.2012-03-13
[2] Berry J W,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 Redf i eld R, Linton R, Herskovits M J.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36, 38:149-152.
[4] Graves T. Acculturation, access and alcohol in a tri-ethnic community[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67,69:306-321.
[5] Cuellar I, Arnold B, Maldonado R. Acculturation rating scale for Mexican Americans-2: A revision of the original ARSMA scale[J].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1995,17(3): 275-304.
[6] Berry J W. “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A]. In: R Brislin (ed.). 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C]. Newbury Park, CA: Sage,1990, 232~253
[7] Birman D. Biculturalism and ethnic identity: An integrated model[EB/OL]. http://www.brycs.org/documents/upload/ethnicidentity.pdf.1994-10-03.
[8] Berger, C.R., Calabrese, R.J. Some explorations in initial interaction and beyond: toward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75,1(2):99-112.
[9] Gudykunst W B, Hammer M R. “Strangers and hosts-an uncertainty reduction based theory of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A], in Kim,Y.Y., Gudykunst, W.B. (eds.),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 Current Approaches[C], Sage Publications, Newbury Park, CA,1988, 106-139.
[10] Gao, G. and Gudykunst, W. B. Uncertainty, anxiety, and adap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0,14(3) :301-317
[11] Berger, C. R. “Uncertainty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A]. In S. W. Duck (ed.).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C]. Boston: John Wiley and Sons, 1988, pp.239-254
[12] Vivian, J. Media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John Vivian (2010,Ringbound / Mixed Media) [M], U.S.: Allyn & Bacon, Incorporated,2010.
[13] Kim, Y. Y.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 integrative theory[M].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1988.
[14] Barnett, G. A., & McPhail, T.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United States television and Canadian ident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4:219-232.
[15] Anna, M. & Stefano, T. (2008). Exposure in immigrants’ adaptation:The inf l uence of length of stay,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media[J].Cross-Cultural Research, 1980,43:46-61.
[15] Yang, C. et al. Tuning in to fit in? Acculturation and media use among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4,14 (1):81-94.
[17] Huang, W. V. (2008).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upon Chinese Immigrant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aking Chinese immigrants in Austin, TX as examples[EB/OL]. http://www.mediaguide.nccu.edu.tw/uploads/conference/20100326114035.pdf 2010-03-26.
[18] 谷玲玲,张慧蓉. 网路社群的人际互动:以玉山虚拟航空公司为例[J]. 新闻学研究 2002,(72): 55-83
[19] Rogers, E. M. 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 A biographical approach [M]. New York: Free Press,1994.
[20] Kim, Y. Y. Becoming intercultural :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M]. Thousand Oaks,Calif: Sage Publications,2001.
Internet Use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in China:Taking Korean Students in Shenzhen as Examples
TANG Xiao-yi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518055,Guangdong, China)
This research conducts an in-depth interview with 10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edia uses (particularly Internet use) and their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Meanwhile, the effects of the use of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 as well as the role of Internet use in uncertainty reduction strategies are also explore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 internet use; Korean students
G03
A
1673-9272(2013)05-0181-05
2013-08-29
唐小毅(1974-),女,广西玉林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本文编校:罗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