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企业实习的心得体会

2012-12-31 00:00:00滕桂红
考试周刊 2012年58期


  摘 要: 作者主要介绍了四个月在盐城悦达·嘉华4S店(汽车维修岗位)实习中的心得体会及对汽车维修与检测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汽车维修 实习目标 实习收获 一体化教学思考
  现代汽车已经成为各种高新技术的载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汽车”。由于各种功能和结构的复杂化,导致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在职业技术(技工)院校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但智力良好的前提下,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修技师,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骨干人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一、明确下企业实习的目标
  1.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不因自己是来研修而放松自己,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维修实践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该动的东西绝不动;把维修质量放在第一位,积极参与对来厂车辆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维修车间的日常打扫工作,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一定不乱说,充分体现我们技师学院的素质和精神面貌,给实习单位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以小学生的身份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维修操作相结合,对理论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技能上的不足一直让我非常困惑,因此我很珍惜这次下企业实习的机会。在实践维修操作过程中,我经常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常问为什么,真正做到不耻下问。
  3.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从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发现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优点,以便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第一天去上班,我就发现企业员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在汽车维修车间也是如此,他们安排了值日表,每天都有专人负责。对于维修工具的使用,他们也安排了值日表,每天也有专人负责。但也有一件奇怪的事,一个星期下来我没看到他们开过一次晨会,但每项工作井井有条,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便请教了他们的领导。领导反而问我:“你是不是发现我们的卫生、服务、维修工作中有什么不满意的?”我说:“没有呀!就是因为事事做得都很好,我才觉得好奇。”他便接着说:“那还用得着开晨会吗?”我无语。他的回答令我佩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就应该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形式。
  汽车维修企业是一个服务性企业,对环境卫生的要求比较高,维修师傅们每保养、维修完一辆车总会把作业场地打扫一下,把更换下来的零部件装好,按照客户的要求放到车内的指定部位。在汽车维修工作岗位上实践期间,我也发现在维修企业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对维修工具的规范使用不够重视。比如:对于维修工具的轻拿轻放做得就不是很好,以及对维修工具的使用也不太规范。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应该给学生灌输这样的一个思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汽车维修企业实践期间,我寻找在维修实践中实际操作技能与我们教学的差距,为今后更好的教学、为企业输送更多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下企业实习的收获
  1.明确正确、快速拆装汽车零部件的重要性。
  在汽车维修工作岗位上实践期间,我发现车辆定期保养在来厂维修车辆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除了事故车之外,定期保养的车辆要占到85%或者更高的比例,因此定期保养非常重要。有许多故障隐患都是在定期保养中发现的,比如减震器、方向机漏油,横拉杆球头磨损、老化等,及时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对于从事汽车维修人员来说,对每一辆车进行定期保养时,检查一定要非常仔细,这样才能发现车辆存在的故障隐患,及时告知客户,对车辆进行维修,给各户的车辆使用带来方便。
  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常说汽车维修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我觉得“七分诊断,三分拆装”更为确切。因为一旦找到故障点,明确故障所在,则采取换件的方法解决,所以怎样正确、快速拆装汽车零部件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快速拆装汽车零部件是必备的基本技能。
  2.促进自身提高。
  通过汽车维修实践,我的实际操作技能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下企业实习,进一步激发我对汽车维修的兴趣,并结合实际故障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同时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我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在今后教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明确了企业维修作业与教学之间的差距。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每一项作业都是在整车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则是以某一个总成进行。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操作之间必然会有差异。当然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知道了、重视了,完全可以避免。
  三、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1.优化教学课程。
  根据汽车维修岗位内容设立课程,当然,近几年在我们汽车系的实际教学改革中,一直在做、而且也努力在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项目应符合“教学能做到,企业也需要”,并且每一个教学项目中的教学任务都应该以汽车维修企业实际维修作业为依据,真正贴合汽车维修企业生产需求。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毕业时就能达到“出炉即成钢”的育人目的。
  2.创设工作情境。
  以汽车维修企业实际维修岗位作为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确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更是一位汽车维修企业的员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交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安全生产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明确遵守厂纪厂规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评价既要从学生的角度,又要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
  3.理论技能并重。
  以汽车维修企业实际操作工作过程或流程为教学主线,在实际工作的每个环节中要体现理论知识对维修实践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体会既要掌握技能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此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达到既掌握理论又形成技能的双重目的,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医生”。
  4.充实一体化教师队伍。
  目前我们的师资队伍现状:要么就是理论老师,要么就是实习老师,真正的一体化教师比较少。学院每年都安排了部分教师下企业实习,培训师资。但是每年下企业的教师人数毕竟有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将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进行整合互补,让一个理论教师、一个实习教师同时负责一个班的一体化教学,因为专业理论教师有较深的基础理论,从而在学习操作技能上应该比较快。另外加上实习教师与理论教师的互融,可以让他们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能力,最终达到既完成教学、又达到充实一体化教师队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滔.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J].机械职业教育,2006(9).
  [2]骆美富,陈开考.对高职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