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核心是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江泽民曾经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要塑造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从教育入手。而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媒介,以教育为手段,通过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系统工程。
初中美术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艺术情操。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传统的美术教学理论和方法已不相适应。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使整个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想转变是教学创新的前提
1.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在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美育培养、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也就意味着培养、发展人的创造力。作为人类精神能力最高体现的创造力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不是单纯的理性思维能力所包含的,而是感性和理性、直觉和思维、肉体和精神高度融合的产物。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靠理性教育,还要靠美育这种感性的教育。
把美育定位为创新教育,不仅为美育地位和作用重新确认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且对我国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美术教育中实施创造教育才能适应这个要求,才能正确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教师明确推进创新教育的实践原则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题歌,那么如何卓有成效地在美术教育中推进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条原则入手。
(1)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统一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而要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则必须有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这一环境与氛围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
(2)坚持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德、体、美、劳还是智育都必须依赖一定的师生关系。良好、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建立并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以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搞好创新教育的基础。
(3)坚持提高教师素养
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而良好的教师素养正是实现创新型教师的基本保证。
(4)坚持启发式教学
启发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创新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而言,创新本身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
传统教学片面强调练习、抄写、背诵和死记硬背的考试,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只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己找规律,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二、教学方法要为学生创新学习提供条件
美术课应以开放性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和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发现、认识和总结造型方法和规律,以及运用物质材料进行表达。应注意让学生接受综合教育、跨越不同学科,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取得理想的表现效果。
教学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诱导为原则。我在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可行的:(1)寻找美术教学中的创造点;(2)提供激发创造灵感的美术教学素材;(3)创造自由学习的空间,增强课堂的随意性,降低对学习过程的要求;(4)课堂气氛应宽松、自由、生动、和谐。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对中学生来说,所有方法的训练离不开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这一条主线。离开“兴趣”谈“方法”,往往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甚至会出现“无效学习”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即是“方法”。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对美术缺少兴趣和爱好,加上没有升学压力,极易产生厌倦情绪,“混”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只要适当运用一些方法,利用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解决总结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创造性思维,发展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思考能力。也就是说,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而重点抓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如:现在学校都有网络,可上课中让学生上因特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问题就更多,思维也更发散。
四、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教师应树立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教师的作用不一定像过去所说的“传教、授业、解惑”那样强化、单一,可以提供一个场地、氛围,与学生打成一片,甚至做学生的听众,形成情感融洽、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努力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及一专多能的能力。教师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本身就是对学生身上创新创造的唤醒。
五、改革评价方式,发展创新思维
教师应摒弃一切旧的、与时代不相适应的评估标准,淡化评估模式的单一性、支配性、权威性。很多教师都评价学生,谁听话,谁守纪律,谁的作业洁净,就有好成绩。这些标准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吗?创造性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能体现。评价应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画面构图是否大胆,三看作画态度是否认真;作业允许迟交,要的是质量;作业当面批阅,不进办公室,每堂课都布置好作业后,批阅上次的作业。这样可以当面肯定作品的成功和指出不足之处,甚至亲自动手改画,且可进行师生、学生间讨论或当场表扬。
总之,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我们要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更好地实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路平.“兴趣”即是“方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胡晓.论现代美术作品赏析对中小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5.
[3]张玲.现代美术的个性表现对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5.
[4]王子轶.中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过程性评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3).
[5]刘美双.浅谈在美术课中渗入审美、创新、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6]闫同林.美术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3).
[7]张玉婷.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创新教育[N].美术报,2006.
[8]河南省济源市双桥一中.孙秀梅.扬“长”补“短”开展农村美术教育[N].美术报,2006.
[9]四川省华蓥市第一中学.付勇,魏萍.美术教育在农村中学中如何开展完成[N].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