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发展探究式教学

2012-12-31 00:00:00黄铭张静朱春梅
考试周刊 2012年32期


  新的素质教育不断地关注学生创造力和创新问题,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1]—[5]。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工作者对创新教育的一系列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精神,是老师在工作中时刻要面对的问题,是老师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决定这门学科在学生心中地位的关键因素。
  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学生们共同探讨,共同领会创新的乐趣,共同把一个专业的学术问题推向更深层次的实践生活,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接轨?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对数学创新教育中有所裨益。我认为,发展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需要二者的共同努力,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创设情境,自觉学习
  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指导着认知学习。时间也证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发展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创设情形需要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利用情感对认知学习的指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的兴趣和愿望,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老师要保护学生的热情,碰到新奇的思维和荒诞的想法应该及时加以鼓励,报之以微笑,并且和学生一起探讨其可行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兴趣盎然。另一方面,激活学生思维,以要解决的问题为载体,必然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情感契机,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激活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有了想象,学生便会不断地探究生活中出现的疑点,并且试图利用书本上所学的东西去解决它。但是,学生的经验和理论毕竟很少,因此,他们常常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最后在许多次的失败以后,创新和探究的精神一点点消失。在与学生共同努力的过程中,老师绝对不能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了如指掌,对学生的问题不能因为自己不够清楚就敷衍了事。
  长期以来,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即便是素质较低的老师,借助所拥有的知识,他在学生面前依然是权威,居高临下,一切他说了算。但在探究式学习中,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希望研究的许多问题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有的即使在教师专业范围内,也是他平时不关心、不留意的,对于学生将要学习的许多内容,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如在高等数学的数列这一节的学习中,当讲到等比数列求和时,我们涉及银行的利息问题;对于买房中涉及的按揭和一次性付清这两种选择的利弊情况,其中有些是我根本不够了解的复利及通货膨胀等问题。于是,我翻阅了有关银行只是相关书籍,对学生也提出有关的要求,并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讨论。讨论时在大家有准备又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同学们在讨论中与我交流,自己也查阅了大量的书籍,丰富了阅历,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探索能力。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情境,需要老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学习的范围不仅仅是自己的专业,同时还应该涉猎别的领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在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应该努力去学习。
  二、突出过程,激励探索
  创新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传授现成的教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每个孩子都像一个小小的科学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创新式和探究式的教学至关重要。他们先产生想要了解某事物的动机,然后制订方案、收集资料、组织实施、最终分析并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老师的参与是不可能的。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形式逻辑思维培养的弊端,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的规则和结论,转移到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上。遇到问题不满足于老师给出的结论,而是去探索这个结果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形成探究的精神。在亲历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发现的快乐,并在反复的成功创新体验中,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如在讨论停车问题,我先提出“如何存放东西”之类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存放东西的各种方法。学生们回答:
  (1)把东西放进袋子里;
  (2)把东西堆成堆;
  (3)把东西放入罐头;
  (4)把它们折起来;
  (5)把它们拆开;
  (6)把它们放在架子上,等等
  然后,把要讨论的问题范围缩小。例如:东西很大,不能折起,进一步缩小范围,等等。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最后成功地得到一些合理的结论,在反复体会成功创新中,树立了探索和学习的信心。
  三、面向全体,发展个性
  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对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面对全体,同时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首先,老师不应以权威自居,而应发展民主式教学,及时调整教材,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自我表达、自我选择的机会、兼顾各类学生的不同的需要和接受能力,按规定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社会,竞争固然存在,但合作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然之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主动将自己的智慧向他人和社会开放,同时又能利用别人的思维和结论,求得共同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捷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多边合作与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群体的创造意识。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逆转的教学方法,可让学生担任教学工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备课,同时选取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讲课。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但会暴露问题,而且会大大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这种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四、手脑并用,主动学习
  只有在活动中,人的特征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各种要素才得以产生并结合成一个整体。人的活动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充分、越全面。人的活动越深入,人的研究意识就越强,越有创造力。老师和学生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无数次枯燥的讲解下,学生一知半解,可是,在一次实际的动手之后,学生可能将所有学到的内容永远记住。将手与脑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创造力,只思考不动手,那是空想。要让学生将空想变成实际,就要引导学生动手。给学生提出问题,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营造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在提出问题之后,应给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让不同实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回答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五、联系实际,注重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许多工作的正确性无法验证。美国著名科学家十分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了“handson”的教学方案,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围绕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教学和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试验、观察,并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结论。这比起老师简单地将结论告知学生,并让他们记住效果要好很多。学生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能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科课程的学习。其实,知识的相通性注定不可能把每一门学科独立起来,学生的创造能力差,是因为我们在这些方面重视不够,而不是学生天生的禀赋差。老师要善于联系实际,适时捕捉和挖掘素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和实际背景材料,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推理、发现和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进而培养创新的探究精神。
  六、改善人文环境,拓展思维空间
  一个自由的、民主的、开放式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生提问:冰箱在制冷的过程中会发出大量的热量,能把这些热量加以利用吗?下水道的水不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系统,可不可以在每个家庭配备一个水的循环机,让水可以多次加以利用,解决缺水的问题?这些问题,体现了学生大胆的思维和想象力,在现实生活这个充满丰富问题的大环境里,学生的思维可以飞翔起来。如果老师只是对这些问题报以权威的嗤之以鼻,同学们不能相互合作,不能动手实践,没有相关的资料可以查询,没有人支持,又怎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呢?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元素,这两个元素能否互动,是决定学生创新和探究精神是可否开发和发展的关键,是决定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是否可以将自己的创新精神用之于实践的关键,更是决定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生是我们的未来,学生的创新和探索思维是一朵奇葩,不要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创新和探究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林珍,曾万良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教育,2003,VOL21,(36):27-30.
  [2]苏奕华.WIKI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教学科研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VOL171,(7):162-164.
  [3]柴福洪.高职教学设计思想与范式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VOL6,(2):65-68.
  [4]谈慧娟.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VOL12,(4):91-93.
  [5]刘合群.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体制创新问题研究[J].高教探索,2004,VOL26,(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