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预习导

2012-12-31 00:00:00戴阳
考试周刊 2012年32期


  马克思说:“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儿童在学习中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嫩芽,也必须在教师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中才能茁壮成长。如何在40分钟课堂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出彩,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学的更多,是每位老师所孜孜以求的目标。所以,大部分教师都想尽办法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这无可厚非,但是,有一句话叫“功夫在戏外”,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意志力和思维的活力,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学空间。因此,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使每位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要求,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便于因材施教。
  一、数学预习环节存在的误区。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预习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
  第一种情况是,教师往往不放手让学生去预习,原因是怕学生知道了教材中例题的结果,上课时学生都知道了答案,丧失了新鲜感和兴趣,让自己设计的各种引导环节失去作用,因此很多数学教师不让学生预习。我认为,教师的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课堂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表演舞台,况且,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如何“学会学习、探索知识”才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纯粹的“表演课”为交换课堂主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对他的后续学习很有帮助。
  第二种情况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也意识到了预习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教材,好在第二天的课堂上配合自己的教学活动。
  学生漫无目标、毫无思考地浏览教材是不能称之为预习的。教师应该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利用“由旧知引新知”的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现行的教材,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十分重视过程的解读,比较注重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倡导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预习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启发性的例题、活动越来越多,留给学生的预习空间越来越大,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教师预习环节的设计和学生自我学习时的发挥。
  二、设计有效的数学预习导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预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设计教学导案,是我组织学生预习的重要方法,它主要有“四个步骤”和“五个动作”组成。
  在预习导案中,我总体的设计步骤是:预习什么内容、具体做什么、问一句为什么、明白了什么和发现了什么。
  其中,“预习什么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可以是书本例题,可以是动手操作,可以是具体实践;“具体做什么”是预习的过程,既是让学生在跟着老师引导的步骤中掌握预习的方法和学习的基本环节,又是学生能否完成预习任务的主要环节;“问一句为什么”是预习重要的环节,在学生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探究知识源头的兴趣、引导学生剖析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明白了什么和发现了什么”是对学生预习的检测与深入,是学生链接课堂的路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预习导案中,学生的预习过程主要通过“五个动作”来具体操作。
  一是“动手翻书”,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复习前面的知识,从中找到新知识的源泉,复习和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初步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是“动笔画框”,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对新课中的自己认为重要的文字或公式、例题,以及不懂的地方做一些标记,便于听课时关注。
  三是“动手操作”,尽可能地根据现有条件,动手做出课本中的图形,在教学三角形、圆、立方体等内容时,我让学生都动手做出相应的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是“f51cd273d204b059a4adfe960b4e65c7动笔做题”,在完成预习后,自己从课后的习题中选择一些和书上例题同等难度的或类似的习题来练一练,预习得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编题进行练习。
  五是“动脑思考”,伴随整个预习过程,在预习导案中体现在能针对新知识,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并积极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分析。
  三、合理评估学生预习效果,及时反馈预习时产生疑问,优化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在独立预习教材中的过程当中,一个人经历了思维、情感和能力的锻炼,无论最后掌握了多少知识,都是值得鼓励的。对于一些探究性的较难回答完整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未能解答或解答不完整而加以斥责,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中,我让学生预习分数乘整数与分数成分数的意义时,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而有一部分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不透彻,他们的思维局限于课本提供的例题图形,没有自己动手画线段图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调整了教学设计。
  同时,预习的最终归宿仍是课堂,预习不过是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心灵沟通的桥基,心灵之桥能否畅通无阻,还看课堂上教师铺设的路面是否宽敞平坦。教师要重视预习作业的反馈功能,以便进一步明确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目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课堂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我的做法是,对于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完全懂了的坚决不讲,学生基本懂的加以引导,学生完全不懂或大多数不懂的作重点专题突破,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更好地完善“预习导案”的设计,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对我而言,任重道远,我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