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文气自华

2012-12-31 00:00:00阙红秀
考试周刊 2012年32期


  我们总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也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我们留给子孙的仅仅只是那片绿荫吗?树有枯萎老去的那天,祖先的福泽也会随着岁月淡去,可是,有一样东西,却因时光的历练而发出更夺目的光彩,那就是被高尔基喻为人类进步的阶梯的书。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苑囿,以书籍当朋友。”现如今,视觉信息虽日益发达,但我始终相信书籍可以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人。书籍是我们永远的伙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许多的文学经典不因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却反而日渐显露其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未知的征途,荡涤尘世带给我们的纷扰,安抚我们焦躁的灵魂。
  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古时有人“悬梁刺股”,有人“凿壁偷光”;而今,经济条件好了,热爱书籍、静心阅读的人却少了。因而,让学生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拓宽阅读视野,明白阅读真正的价值。
  一个5岁的小孩江亦龙在接受“我最宝贵的”国际调查时说他最宝贵的是“几本书”(城里小朋友捐的),他还说,如果有很多很多的书,看也看不完就好了。看了真让人感慨,也让人触动:有条件的不好好阅读,没条件的想读却没有机会。看过这样一则旧书拍卖广告:过期的旧书,不过期的求知欲。的确,书会过期,但知识却永远不会过期。正是求知的欲望促动我们跋涉在阅读的路上。对于莘莘学子来说,不是随便拿起一本书翻翻就叫做读,而是要阅读那些“自然之美,心灵相逗,有生命的文字”。要把读书看成是有趣的事,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在快乐中阅读,才能从书中悟出趣味。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说:“经常有人问我,读古典诗词有什么用?我告诉大家,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想想看,阅读这类心灵不死的作品,受益是不言而喻的。阅读的价值就在冬日暖暖的日光里,在夏日凉凉的树荫下。书,敲开了我们沉睡的梦,带来了久违的欢笑。
  有着深厚旧学底蕴的梁启超先生,他把中国的学问界看成是千年未开的矿穴,他说只要你花费心血去挖取,就会有相应的收获。他曾说:“一个人工作之余的愉快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对于我的这些读幼教和机械专业且知识底子薄的弟子来说,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看的书,适合自己阅读的经典。我们看到的是,小学有小学生必看的作品书目,中学也有中学生必看的作品书目。我的做法是尽量找身边可读的书,在读好语文课本中选取的部分篇目外,结合文化经典课,再给他们推荐一些杂志和报纸,如《读者》、《意林》、《中学生博览》,以及我们本地的《三明日报》、《福建日报》和《广播电视报》等。
  读书一定要深入书中,与书结缘,成为真正的书虫。晚清学人、梁启超的好友孙宝揎说:“以新眼读旧书,旧书为新书也;以旧眼读新书,新书亦旧书。”可见读书方法的重要,要有正确可行的读书方式,方能有事半功倍之效。《弟子规》云:“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对于阅读,我认为还要有三心:热心、静心和恒心。对文学名著、文化经典的阅读,最看得到的价值完整地体现在现今语文学科高考中。王国维说:“若禁中国译西书,则生命已绝,将万世为奴矣。”我们不仅要读孔子和孟子,读流传至今的中外名著,还要读时代之作。
  读这样的书,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单纯地阅读,只想着自己的快乐与满足,也许我们从书中收获的会更多。功利式、休闲式、随心所欲式,多种方式灵活运用,又有何不可?对书本知识的疑惑,有别于他人的感想,阐述别样的见解,都能在自己的内心产生那么一点从众或特别的触动。我们把书本上看似不经意的灵光闪现转化成我们生活中思想指引的航灯。我们读这样的优秀之作,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书上的死信息0c9ae55962cd2b9f375db59216b20b6de43d7ab705aa44489505e442e2b0e67f就变成了活知识。这样的好文章感染着我们,正如鲁迅的文章会让人产生“如匕首,如投枪”之感一般,阅读,对个人,甚至于社会也能产生影响。我总建议我的学生看《读者》杂志中“言论”这个版块。许多话语总结的就是我们平凡人的生活体验,当然,也有专家的真知灼见。读这些语段,会让人产生共鸣,甚至给人以警示。这样的阅读,在拓宽阅读真正可见的视野的同时,让我们感悟到了阅读带给我们的价值。阅读的价值是“润物细无声”的:让我们思索岁月记忆沉淀后的知识累积,检验我们多姿多彩的人生。即使现在,职业中学的学生书也看得并不多,但只要告诫自己不放弃,创造条件,通过不停地阅读和笔记的积累,他们依然能够翻阅众书,储备知识和素材,打下良好的基础。只要有这个读书的欲望和心思,即使条件再艰苦,也便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可现在,尴尬的局面是“该读书的人不读,该读书的时间不读书,该读的书不读”。节目主持人蔡康永曾说:“好多人认识了字,却只‘看字’,不‘阅读’;有了翅膀,只扇风生火,对付生活,却不用来飞翔。”的确,现在的人越来越早认字,却越来越迟沉浸在书林花香中。能静心屏气阅读一番、品味一番的人越来越少了,功利性阅读似乎越来越多。但对语文教学来说,能有这种阅读也算是一大幸事,毕竟一些名著的阅读是带有鲜明的考试印记的,有些部分,不强迫自己,是无法看完的。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的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当成提升自己,走向人生幸福旅程的智慧背囊。我不希望近在咫尺的书,成为我们遥不可及的梦想。当其触手可及时,看书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我们要紧紧抓住求知的欲望,拥有那种想读就读,想看就看的自然心态;当我们在书中徜徉,与书共鸣时,不仅仅我们的眼睛不再荒芜,我们的心灵也将不再干涸。我希望有这样一个阅读氛围:读了,剪了,想“作”;看了,抄了,去“写”。书读过之后能够有所悟,有所得,并记下你想写的。写下来,连成句,构成段,结成文,这样日积月累,阅读的价值就真正体现出来了。
  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出门,就能了解世界,而书籍,是那把打开世界最好的钥匙。“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如是说。当我们的学生爱上书,喜读书;当他们选好书,读好书,最后把读到的知识消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一定能领略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默读、诵读、复述等阅读的不同方式,用自己的话讲讲事件的前因后果,慢慢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在脑中有了大致印象,学生们甚至能在自己的作文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阅读过的经典事例,或是把自己认为优美的字句巧妙嵌用,正如大诗人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那时一定能让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真正感悟到阅读的价值。
  现今,许多人把阅读看成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指导性标向。根据调查,2006年美国人平均每天读书45分钟,日本人36分钟,英国82%的公众喜欢阅读,70%的9岁儿童和60%的11岁儿童喜欢读书。我们也看见了这样一些乐观的事实:2008年纸质读书阅读提升了0.5个百分点,开始有人读功利性不高,但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的图书。在2009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说:“应该让青少年多读能提升做人品位的书。”功利图书要读,文化底蕴深厚的书更要读;不能只读短、平、快的图书,还要读一些“文明之书”。通过阅读,感知这个社会,体验人间真情,种下爱和梦想的种子。徜徉于这些美妙的文字间,我希望我的弟子们的阅读量都可以不断地增长,他们的阅读兴趣都可以更广泛起来,而不仅仅只局限于读那些有趣的故事,科普类文章、优秀的画作,都能走进他们的视野。当我们养成乐于阅读的习惯,当我们真正走进书的世界,即使“粗缯大布裹生涯”,也一定要“腹有诗文气自华”。正如电视栏目《读书》彰显的那样:知识塑造精神,精神改变生活。
  读书月已过,书林香犹存。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达到在书海中遨游的那种境界,我们还需要努力再努力。我也希望我的弟子们都能做一条快乐的书虫,真正拓宽自己阅读的视野,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价值,像苏轼那样“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参考文献:
  [1]《读者》2009年10期、14期[J].甘肃省新闻出版局,2009.
  [2]《读者》2011年3期、5期、6期[J].甘肃省新闻出版局,2011.
  [3]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4]王心裁.梁启超读书生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5]光明日报,2009年4月23日;三明日报,2012年3至4月周三读书版.
  [6]百度搜索.中华文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