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6月,人社部在答复人民网网友有关问题时表示,延迟退休是必然趋势。这一答复随后引起社会热议。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本文通过理性分析影响退休年龄的有关因素和我国退休年龄政策存在的弊端,得出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的结论,并给出了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对于退休年龄,我国现行的各项文件规定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退休;另外,国家规定,机关及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女性副处和副高级以上工作人员,本人自愿、身体健康的,可到60周岁退休。
总体来说,我国的退休政策运行一直比较平稳,顺利实现了新老替换。但机关、企事业女性副处和副高级以上人员可到60周岁退休的政策各地执行得不是太好。近年来,部分女性高级知识分子要求男女同龄退休的呼声越来越强,一些学者专家也建议延长退休年龄以提高社保基金支付能力。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也在多种场合表示,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涉及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代际关系、社会保障基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在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龄问题方面,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有观点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高级专业人员等“短缺”群体的作用,拓展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增加退休后收入,同时,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仍是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
针对这两种观点,人民网最近一次网络调查显示,176万网友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