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加上历年囤积的未就业毕业生,保守估计将至千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些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很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和谐和不稳定。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称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直接反映了该校服务社会的方向。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称,有些专业设置过时、过偏,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性较差,就业也相对困难。很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只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毕业学生理论知识很强,专业技能不够,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不够
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都一再强调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操作性,对申请单位和人员有较高的限制标准,各地出台的相应扶持政策也不够完善,大部分都还停留在政策层面,而很多大学生是初次创业,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使得许多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他们身上。
3.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大学里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交际公关能力较差。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更谈不上获得具体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了。
(2)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企业选择给的薪金是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去了大量的就业良机。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切实际地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