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方面应如何做好工作?本文从以科学规划为前提,认真搞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以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为原则,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谈谈看法。
关键词: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指人工创造的自然形成于一所学校内部的独特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它是一所学校独特风格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笔者认为,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科学规划为前提,认真抓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是办好学校的先决条件之一。布局合理的规划,实用美观的建筑,安静优雅的环境,既可以满足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品德,陶冶情操。学校应周密调查研究,认真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对校园建筑设施、园林绿化,以及各种环境文化宣传设施的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远景规划和构想,按照“依据现状,着眼细处,局部微调,分步实施”的原则,注重远景布局规划,配套设施规范齐全,使校园环境在管理和使用上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需要,保持校园环境的优美、安静和和谐。
学校可以为校园的园林绿化建设做出统筹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可以在校园内广种花草树木,使环境清新怡人。师生在这样的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可以提高鉴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美育寓于学校的园林绿化之中。
校园面貌的改善,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设施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强,做到建筑营造整体美,绿化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校园宽敞、整洁、优美,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并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这些都为育人环境的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为原则,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作为管理活动藉借的重要手段,它之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制度作为一种文化成果将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二是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方式),它之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与制约的双重作用。因此,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形式和保持更需要一整套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常规管理措施来予以保证。
学校可以根据《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精神,结合实际,按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如《先进班级评比标准》、《学校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建立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形成健全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加强督导实施、严格落实。领导、教师、学生干部密切配合,加强常规检查,对每个班级的纪律、安全、学习、卫生,每个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定期公布,做到优劣分明。这样可以激励广大班主任、学生的奋发进取精神,同时也使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有序、规范,对优化育人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校应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和规范教育与督导;制定班级、学生等各方面管理条例,对学生操行评定采用量化评分和班主任评语结合的方法。通过量化管理,形成教师、班级、学生自我教育合自我约束的机制,有效地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行为文化主要指学校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往往以活动形式表现出来。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及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推行素质教育。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各部门及学生会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富有特色的活动,寓教育求知、娱乐于其中,融会贯通且相互促进,这样可以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为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活跃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开展各项活动,以“常规教育(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为主线,专项教育为辅线,主题教育为载体”为具体实施思路。定期举办“校园读书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成人节”等活动。结合重大的事件、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校会、团队会、段会、班会、课堂、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通过开展目标学习活动,让每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制定学期、学年,甚至高考学习目标,以加强学习的导向性、自觉性,发挥目标的动力作用,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学业水平的提高。另外,还可以开展其他形式各异,内容健康的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如知识竞赛、游园活动、各种兴趣小组等。这些都从各个渠道引导学生在健康活泼的活动中增加知识、增长才干,提升思想境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各种主题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外力,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学校在人际环境建设方面可以做些尝试,因为人际环境对校园文化特点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相互谅解、信任、人格平等、团结友爱可以形成良好的氛围,保持学校稳定、融洽的秩序。学校领导对学校宏观、微观的问题应周密思考与策划,抓好实施,检查落实的严谨作风可以带动教师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学生刻苦钻研的学风。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优化育人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同时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建设,使学校在高层次、高质量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