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十几年来,作者发现大多数农村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因此如何培养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被提上日程。作者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现状、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如何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对这些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英语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一、现状分析
据调查发现,现在农村有43.3%的中学生认为英语这门课程是教育部和学校规定在校学生必须学的一门课程,不学不行。16.1%的学生认为是为父母和老师而学的。只有9%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自己的将来。19.4%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自己的升学考试,就此状况分析如下。
1.对英语越来越不感兴趣。
七年级92%的同学喜欢学英语;八年级78%的同学对英语感兴趣;九年级5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但由于他们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了想学又怕吃苦的矛盾心理。
2.中学生的共同特点——懒惰。
我在闲暇时间了解到大多数中学生没有吃苦精神,不勤奋,得过且过。他们中有35%的学生认为上了初中,课程太多,学不过来,干脆不学了,选择了放弃。有45%的学生一致认为小学英语简单,不需要记忆语法、单词。到了初中,要学语法,记单词,太复杂太难了。纵观以上现象,这些学生不学习,怕英语,就是因为太懒。殊不知,学习英语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
3.学习环境的影响。
农村孩子学习条件不够优越,农村父母天天忙于干活,真正能够关心孩子学习的寥寥无几。他们之中父母知识较贫乏,给孩子做课后辅导的更少几乎没有,加上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很多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网络知识都不能完美地呈现给学生,因此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那些在城市轰轰烈烈的打工农民队伍的逐渐壮大,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大多数中学生产生既兴奋又浮躁的情绪,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尽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教育改革的影响。
农村家庭生活水平并不很富裕。学生因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失去兴趣。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乐于生活享受。家长对学生中考、高考的要求越来越少,形成了一种家庭松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三、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1.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新形势下,教师不能只满足“一桶水”,而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只有教学方法灵活了,教学手段多样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另外,教师要改变观念,转变角色,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态度。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2.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
多表扬,少批评,对每个学生来说均很重要,尤其对后进生更是如此。教师要把微笑、默许、赞扬的眼神传递给学生,课堂上把good挂嘴边,作业中多几个“good”“excellent”之类的词语,让学生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精讲多练、参与互动、获得乐趣。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突破重难点后,应把课堂的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尤其是后进生,不管是做练习题还是讨论问题或是游戏,教师都要有意让后进生多参与,让优等生和中等生多带动他们,同时课堂上尽量解答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做到节节有收获,天天都快乐。
4.利用有效策略,互相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课改的精神实质,也是使学生获得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英语学习中,合作形式主要以二人为一组,有时三人,最多四人为宜。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获取知识,共同进步,特别是后进生在合作过程中可以提高参与意识:优生可以帮助后进生,同时提高自己的水平。学生可以合作记单词,探究记忆单词的规律及方法;学生可以合作听、说、读、写,探究听、说、读、写的要领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学生可以听、说、读、写的能力齐头并进,可以听说先于读写,也可以读写先于听说。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探究英语发音与汉语发音的区别与联系;可以探究英语句式与汉语句式的不同;可以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合作之中有探究,探究之中获成功,浓浓的兴趣也在喜悦之中滋生。
5.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分层达标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物,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手段。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而现代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难以很好地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特别是农村教育由于受时空、地域、信息的限制,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的现实,使每位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优等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合作,后进生厌恶学习,做事失去信心。我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学生随着学习英语的进程逐步表现出的各种差异:听有快慢之差;说有正误之分;读有理解之别;写有运用之异。我把英语学习分为认知层次、理解层次和运用层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定位,自由选择合作小组,增强参与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向别人学习;可以选择共同探究;可以选择帮助别人。要让学生在平等、轻松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巩固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6.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英语学习不应仅以课堂作为活动场所,课外活动也是课堂活动的延伸,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灵丹妙药。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为学生英语学习展示一个扩大化、丰富化、直观化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自由感知、自由思维、自由想象,从而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听、说、读、写”的环境,让学生听到英美人士的发音,看到英美人士的嘴型,模仿英美人士的对话,感受英美人士的学习与生活,从而在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兴趣。
总之,农村学校的英语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资源落后、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等诸多因素所致。英语教学工作者就是要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常规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实处做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夯实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研究和转化,从而达到全体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会有所提升,农村英语教学才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2]张薇.浅论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马金梅.英语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J].青海教育,2008,4.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5]施文雪.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