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以说促写”的有效途径

2012-12-31 00:00:00严秀美
考试周刊 2012年95期

摘要: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来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其中常用的“以说促写”的途径有:值日报告、口头复述课文或片段、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尤其是“小组讨论”形式,在过去的高考书面表达题中,不难发现其影子。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以说促写 有效途径

进入高中,尤其是进入高三以后,教师对口语这块的关注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没有,而对写作则非常重视。事实上,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来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学生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既适用于口语,又适用于写作。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书面表达是口头表达的提炼和升华。所以,高频率地说和多样性地说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一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值日报告

值日报告就像口头小作文。每天在上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笔者让学生轮流用英语进行值日报告。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及写作的帮助非常大,当然前提是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比如虽然学生可以选取发生在班级、家里或是周围等实际生活中的话题,也可以从报纸、杂志、网络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时事、体育、娱乐等新鲜话题进行报告,但值日报告必须有一个主题,而且有完整的结构,就像一篇小作文。

值日报告结束后,教师必须进行概括或提问。教师可以向班上学生提问,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his report?”“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in his report?”“What actually happened to the hero?”“Do you like his story?Why?”“Do you hold the same opinion with her?”等。也可以由做报告的学生向其他学生发问,只要是跟报告有关的问题、评价,就可以。

这样一方面是为了督促学生专心听讲,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好地增加学生的输出,加大学生的实践量,为写作打好基础。

二、口头复述课文或片段

复述课文或片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的课文内容,更能强化学生所学的词汇和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语言。

一篇文章上完之后,笔者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如关键词或图片等,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口头改编或复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题材、体裁、内容、特点和难易程度来确定复述的形式。具体的复述法有:

1.图片复述法。教师可以运用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复述课文。运用图片,抽象的教学文字就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清晰的印象。有时还可以在图片下面加些关键词做提示,这样学生就能更好更完整地组织语言,表达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和句型。

2.表格复述法。教师应把课文的脉络和各段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关键词进行复述。

3.关键词提示法。对于课文结构、脉络不太明显而内容又多的文章,教师可以在文中提取一些关键词或词组。这些空格可以是一些重要实义动词的各种形式,如非谓语动词,可以是虚词,如连词,也可以是体现文章中心意思的词汇或是这单元的重点词汇或新词汇。通过复述,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

4.段落结构复述法。学生根据文章的每个段落的中心句,复述文章的大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这些中心句,供复述的学生参考。

5.线索复述法。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根据课文故事发展的时间或是地点线索列出提纲,学生则可以根据此线索来复述。

课文复述是对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的改造、加工,学生在串联新旧语言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处理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学生通过复述课文,锻炼了组织文章的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相应地,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身心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概要性复述的方法,而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可以用填空补缺法、关键词提示法等比较简单的复述方法。

最后,教师还可以布置成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写一遍,来巩固加强学生对重点词汇、句式、语法的记忆和组织篇章结构的能力。

三、课堂问答

课堂问答是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并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种最常用的手段。教师提问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在课堂使用目标语的机会,从而提高口语与写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来练习口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量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保证每堂课都有适量的课堂提问。而且学生的回答应包含所提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以人教版高一第三册教材中的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为例,教师要提以下基于课文内容、事实的问题:“What are festivals of the dead usually for?”“What makes autumn festivals happy events?”“What is one important reason to have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也要提一些需要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的问题,如:“Compare the festivals of the dead in Mexico,Japan and China.What things are similar?What things are different?”

2.质的问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问答过程中的英语表达方式都要清楚明白、简洁而有条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注意提问方式和技巧,通过一些特定的、明确的目的语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提问时要避免晦涩、歧义,做到简练、井井有条。同时教师的提问应该与所学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提问要有关联。学生要针对该问题的回答,联系课文内容,而不是空洞的泛泛之谈。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的回答清楚明白、简洁、有条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答时,用英语大声回答,回答内容不能以单纯的单词、词组形式出现,而要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如,对问题“What are festivals of the dead usually for?”的回答,要求学生有完整的回答:“Festivals of the dead are usually for honoring or satisfying dead ancestors or others,who some people believe might return to help or harm living people.”而不是其中的几个短语或是省略了“Festivals of the dead are usually for”这开头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句子、语法、结构有完整的掌握。

3.方式问题。教师要特别关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持。如回答以下问题时,给予一定的提示:

——“What makes autumn festivals happy events?”

——“Autumn festivals are happy because...thankful that...is ready for...”

再如:——“What is one important reason to have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so ...enjoy life...be proud of our customs...”

其实高中生对很多事件具备条理清楚的表达能力,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但由于缺乏语言支持,他们采取了沉默或敷衍的态度。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提供必要的词汇和句型。

四、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对某个问题进行简短的交流和讨论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一种高效的辅助教学方式,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所学的内容有着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启迪思维的作用。将讨论引入课堂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要明确通过讨论能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要认识到讨论的结论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想了什么”和“怎样想的”,即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课堂讨论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在设置讨论话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个真实的、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讨论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讨论话题时,要考虑设计生动有趣、有吸引力的开放的讨论话题,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讨论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高考书面表达题中,不难发现小组讨论形式的影子。如浙江省2008年的英语试题:“请你以‘Working Individually or Working in a Team’为题,按照以下要点写一篇英语短文。”2007年的英语试题:“请围绕‘How do you prefer your English classes to be taught?In English only,or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这个问题,选择一种授课形式,写一篇英语短文。”2006年的英语试题:“请你以‘Film or book,which do you prefer?’为题,按照下列要点写一篇英语短文。”

这些都是小组讨论形式的延伸,所以平时教学中重视课堂讨论,对写作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

以高三Book6 Unit 4 Global warming为例,在comprehending一环中,设置“讨论”,围绕“We should do nothing about global warming”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方,或正方,或反方,先“讨论”理由,然后进行“辩论”。由于文中已有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暖分成两种态度的相关内容,因此就算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开口说几句,同时熟悉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型:one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be opposed to,severe,completely,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It is well known that...,In my point of view,I am in favor of/against...,It is worth doing something to stop...,People’s attitudes concerning about sth differ from people to people,some think...while others hold the idea that....Different people have a different attitude to sth.As a famous saying goes,every coin has two sides,...is no exception...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经验知识,运用教师提供的词汇句型,正反两方“辩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刚才的讨论内容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

在20世纪期间,地球温度大约升了华氏1度。这个数值对你我来说很可能是无所谓的,但是跟其他自然变化相比较,却是一种快速的增长。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还是需要做些什么?对此,我班开展了主题班会,讨论结果如下:支持者认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一件好事,改善人类的生活:①植物成长更快,庄稼产量更高,②促进动物生长;反对者认为:①水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严重的风暴、洪涝、干旱、饥荒、疫病等,③物种的灭绝。最后是你的态度。

模仿文本:Today,our class held a hot debate on whether we should do something about global warming.Some students are in favor of it.Firstly,...Besides,/What’s more...

While others hold the opposite opinion.The reasons why...are....

From my point of view,...

五、表演

让学生去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扩大词汇量、复习语法和提高口语水平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新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百万英镑》就给这些学生提供了极佳的表演素材。《百万英镑》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情绪都较为夸张、生动,在理解课文内容信息之后,也就是运用文字阅读模式之后,教师可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分角色地在课堂上表演这一场的内容,使他们感受地道的戏剧语言。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情节的理解适当加以发挥,虚构一些对白和细节。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地,也提高了相应的写作水平。

总之,说与写相辅相成。说对于写起着促进作用,能够使得书面表达更有深度、更有条理、更流畅,全面提高写的质量。除了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英语角、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晚会、英语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及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竹青.2010浙江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阅读手记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策略探讨.2010年绍兴市三项教学评比一等奖.

[2]吴炜.关于中学英语课堂讨论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2).

[3]杨良雄,黄远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1).

[4]欧阳芬,黄小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