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2-12-31 00:00:00朱小蓉
群文天地 2012年20期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西部地级城市的众多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由于人才培养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上都还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制约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上台阶,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观念
  一、西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基本问题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办学者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需求状况,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西部地级城市高职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和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一)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影响依然严重
  西部地级城市高职院校办高等教育的时间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重,学校的办学观、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教育质量的评价观尚未实现完全转变。教师、教材、教室“三中心”的格局依然存在;学生学习依然“缺乏合作学习的心态,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基本上还处于应试制度下被动的“接受”学习阶段。由于历史与现实各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西部地级城市的高职院校构建与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步伐远比东部同类高校更为缓慢。
  (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居主导地位
  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要么定位不准;要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不新。普遍的问题是:教学计划仍不完善、教学内容仍然陈旧;课程设置仍然偏多、教学改革力度不大;理论与实践结合仍然不紧密,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处于倡导和实验之中。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难于起步;以启发式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风和学风仍然难以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仍然难以建立。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和制约这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才培养质量仍然不高
  由于尚未走出应试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的误区,学校、社会、家长仍然把考分作为衡量学生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导致毕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高分低能普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普遍较差,学非所用现象突出。学工程技术的不懂不会使用所学技术;学建筑设计的不能设计建筑作品;搞工程维护与管理的不会实际操作等问题十分普遍。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基础不牢、实践能力弱、创新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不强。
  二、西部地级城市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内容
  (一)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点。四川一些高职院校十分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围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整体优化与少而精,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的改革总体思路和“注重整体优化,建立学科交叉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紧跟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改革原则,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教学计划是高校根据国家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定位和办学条件,按专业对学生培养作出整体设计和规格安排的教学文件,是关于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和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我校完善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一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注重素质教育,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三是优化课程体系,按照优化结构、扩大选修、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四是重视实践环节,颁布《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五是突出专业特色;六是注重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
  (三)不断完善学分制的改革与实践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分为计算基础,以选课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方式。推行学分制管理,有利于因材施教、强化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性。当前,西部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把学分制纳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我校实施学分制原则是:以终身教育的理念设计学分制方案,正确处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以主修专业的学历证书与辅修专业能力证书相结合;以模块化课程结构为主导,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培养方案,使具有不同基础和爱好的学生顺利成才。学分制的改革与实施,必须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否则,选课、选专业、选教师、主辅修、第二专业、双学位、实验室开放、增加选修课等都将成为纸上谈兵。
  (四)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希望在教师。实施高校质量工程,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历史和现实的若干因素导致西部地级城市的高职院校师资结构矛盾突出,师资队伍老化现象严重,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师资引进困难,流失严重。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师资培养与培训的经费投入,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攻读硕博士学位,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也为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西部地级城市的高职院校要实现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只有不断凝炼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准确规划学校的发展定位,不断学习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并且从自身的办学实际出发,探索适合自身办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实践第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构建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学校、教师、学生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弱化知识的运用与获取,忽视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现代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做”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构筑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实践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在教学制度设计、教学实践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等诸多环节全面融入“实践第一”的教育教学观念。我校在实施“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十分重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做”中学,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育人平台:注重人文精神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注重专业基础培训,教会学生“做”事;注重课堂实践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实践第一”的教育观,强调把被动教学、被动学习向主动、积极转变,以“实践第一”为理论基础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新体系。
  (二)素质教育的人才质量观是构建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基础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最大的亮点不仅是评判应试教育的弊端,还要告别应试教育,完善素质教育新体系。有研究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转变以分数论人才,以升学率论效益的质量观;确立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确立多渠道、多规格育人的人才观,确立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施教观”。
  (三)社会即学校的大教育观是构建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基础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的大教育观突破了应试教育体系的边界,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结合,把教育视为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有学者提出:将人类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都纳入学校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倡导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育手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估模式多元化。大教育观要求地方高校办学者和教育者都必须转变观念,构建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体系的重构、课程体系的重构、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构;实现从学校为中心转向以社会为中心,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学习转向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
  参考文献:
  [1]董义琳.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法革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桑丁霞.鲁迅教育观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6(4).
  (作者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